2014年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及答案法律硕士

摘要:法律硕士真题的价值对于法硕考研来说是其他资料无法取代的。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能熟悉考试题型,了解复习重点,掌握出题人的一贯思路以及其研究方向。下面是希赛网整理的20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真题不仅可以了解历年考试范围、考试难度以及考试题型、分值分布,也可以帮助考生进行自我检测,有助于对自身的复习状态进行检验。希赛网整理了20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大家带来帮助。

(文后附PDF版可供打印)

2014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依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下列关于法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私有制是法律起源的经济根源

B从存在形态看,先于法律产生

C法起源时就有别于道德、家教等规范

D从一般调整到个别调整及法起源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A

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终审判决

【参考答案】D

3.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B从刑事法律角度上看,法律义务就是法律责任

C违法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不违法就不担法律责任

D过错责任既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也要承担思想上的责任

4.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

B有利的义务都不可以放弃

C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D义务可以放弃,权利必有享有

【参考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下列关于本条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规定属于法律原则

B.该规定具有指引作用

C.该规定属于禁止性规则

D.该规定意味着我国《合同法》没有溯及力

【参考答案】B

6.罗马法称“法理不理琐碎之事”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琐碎之事”不是法律调整的范围

B.“凡事皆诉讼”是现代法治的标志

C.法律无法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D.法律对自身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问题一律加以规制

7.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

A.立法体系的结构

B.立法者的主观意志

C.立法机关的设置

D.法律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

A.立法解释

B.非正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9.下列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方“民主”一词源于罗马法

B.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

C.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不需要法治

D.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只要通过道德教化治理

10、下列关于法律实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的实施意味着法律的实现

B.法律的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

C.法律的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化的过程

D.法律的实施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各环节

11、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法律使用原则的是

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赵某保外就医

B.法官钱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

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的批示,并按批示要求处理案件

D.村长李某对一起强奸案进行协调,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5000元私了

12.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是守法的较高状态

B.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不在我国公民守法的范围之内

C.公民甲被迫缴纳行政罚款的行为不属于守法范畴

D.公民乙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某项立法建议的行为属于守法范畴

13.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

B.一个法律规则只能用一个法律条文表达

C.一个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表达

D.法律规则同某些要素必须法律条文表达中予以省略

1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

B.法律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C.法律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D.法律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15.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法律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

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为确定性规定

C.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人案,应该以此条文裁判

D.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法

1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基本法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17.按照宪法的分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

A.钦定宪法

B.协定宪法

C.成文宪法

D.柔性宪法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内容的是

A.立法权

B.防务权

C.独立的司法终审权

D.货币发行权

19.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地方法规的是

A.某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物业管理办法》

B.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布的《人才招聘管理方法》

C.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辐射污染治理条例》

D.某省公安厅转发的《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规定》

20.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村民委员会向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B.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C.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型组织

D.应当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决策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

21、下列关于宪法解释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一般由较高权力机关解释宪法

德国创立了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

日本是最早采用宪法法院进行宪法解释的

美国经由马伯里诉麦迪案确立了专门解释宪法的体制

22.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关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不劳动者不得食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3.下列关于我国检察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较高人民检察院是较高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检察院是的法律监督机关

C.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导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

D.人民检察院有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并领导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职权

24.根据我国宪法,兴办各科学展,发展教育事业,应当予以普及的学校类型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义务教育

C.中等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

26.根据我国宪法,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发改委

D.民政部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平等权

B人格尊严

C言论自由

D受教育权

2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资源中,只能属于所有的是

A森林

B城市土地

C滩涂

D草原

3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资源中,有提议进行宪法修改的主体是

A较高人民法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省人民代表大会

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32.我国的奴隶制五刑为

A.笞、杖、徒、流、死

B.昏、墨、贼、赎、鞭

C.墨、劓、腓、宫、大辟

D.折杖、充军、刺配、迁徙、凌迟

33.西周时,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审判方式称为

A.三刺B.三赦C.五过D.五听

34.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经》的作者是商鞅

B.《法经》将“名例”列为首篇

C.《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

D.《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36.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

A.律B.令C.科D.比

39、下列关于宋代“翻异别推”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审”与“判”相分离

B.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审判

C.皇帝特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

D.犯人翻供且“实碍重罪”时,须交由另外司法官或司法机构重新审理

40.元朝在中央设立的较高行政机关为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行省

二、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57.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的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的效力低于法律

C.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解释时的要求

D.当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参考答案】ABCD

58.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的有法律解释

A.进行询问和质询

B.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C.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D.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参考答案】ACD

60.按照周代礼制,已婚妇女不被夫家休弃的情形包括

A.恶疾

B.有所取无所归

C.与更三年丧

D.前贫贱后富贵

【参考答案】BCD

61.下列选项中,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的有

A.子产“铸刑书”B.邓析“竹刑”C.赵鞅、荀寅“铸刑鼎”D.商鞅“分户令”

【参考答案】AC

62.宋初为强化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增设的机构包括

A.审刑院B.制勘院C.都察院D.推勘院

【参考答案】ABD

6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A.采用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C.规定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制度

三、简答题:第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64.简述两大法系的区别。

【参考答案】这类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的渊源不同。在大陆法系,正式的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制定法,法院的判例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在普通法法系,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律的分类不同。大陆法系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进入20世纪后又出现了经济法、劳动法等兼有公法和私法两种成分的法;普通法法系无公法和私法之分,法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

法典的编纂不同。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普通法法系,尤其是英国,一般不倾向于法典形式,它的制定法往往是单行的法律、法规。即使后来英美法系逐步采用法典形式,也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奉行职权主义,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法官审理案件除了案件事实外,首先考虑制定法是如何规定的,随后按照有关规定来判决案件;普通法法系的诉讼程序奉行当事人主义,法官一般充当消极的、中立的裁定者的角色,法官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的事实与以前案件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从以前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

以上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两大法系的不同历史背景造成的,也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一般来说,大陆法系倾向于理性主义,而普通法法系则倾向于经验主义。进入20世纪后,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已逐渐缩小,融合也正在发生,但由于传统的不同,差异还将长期存在。

65.简述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参考答案】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66.简述清末修订法律的意义。

清末修律活动在客观上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随着修律过程中一系列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不仅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被抛弃,而且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其次,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对后世特别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再次,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修律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了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从而促进近代法治观念的逐步形成。

最后,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近代化。

四、分析题:第67-69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68.2002年3月,李村的王某突然失踪。不久有人在该村的废井中发现一具无法辩驳的女尸,经公安部门初查,认为该女尸为失踪的王某,并认为张某为犯罪嫌疑人。为快速破案,该市组织公安局、检察院检察长和法院院长的三长会议,并就张某故意杀人罪达成一致意见。随后,张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八年后,王某回到家乡,随后,省高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撤销了市中院对张某故意杀人罪的判决和省高院的复查程序,宣告张某无罪。

(1)本案中有关机关的行为触犯了张某的什么宪法权利和自由

【参考答案】(1)触犯了张某的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由法院召开的三长会议是否存在违反宪法的情形,为什么

【参考答案】(2)三长会议违反宪法。我国宪法原则中规定司法独立原则。人民法院有依法独立审判的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本案中,公安局,检察院没有审判的职权,因此干涉了法院的司法审判,因此违反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五、论述题:第70题,15分。

70.试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的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①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

②法的特性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

③法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制约

④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运用法律格言并联系现实得出启示

法律硕士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售后投诉:156-1612-8671

您还不是该课程的学员,无法下载哦~点击下方立即学习,即可下载更多专享资料

THE END
1.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2.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挑战,比如数据隐私保护、大数据利用规范、新兴科技产品监管等。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这些新兴领域将成为未来的热点话题。本课程将结合现有的法律框架,以及不断演变中的政策调整,为学生提供最新动态,并探讨如何适应这一快速变化的情况。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368.html
4.法律法规大全揭秘国家各项规范的全貌简介法律法规都有哪些:揭秘国家各项规范的全貌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在不同领域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管理等。 国家基本制度与政策 法律法规之中包含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如宪法规定的人权尊严保护,以及一系列https://www.gvc8vf4gh.cn/jun-lei-yang-sheng/189408.html
5.2020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备考考点:法律基础知识3.法律规则的分类 (1)根据不同的行为模式,可分为授权性法律规范、命令性法律规范和禁止性法律规范。 (2)根据法的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是否确定,可分为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准用性规范。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8089258.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法律规范的分类:①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弱程度分: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②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分: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光明点睛#汇总(三)(四)权利义务性: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权利本位,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五)国家强制性与程序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1.任何规范均具有强制力,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强制力属于国家强制力。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50462843988621
8.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7)国际条约。作为立法视角的法的渊源,特指经过一国政府缔结或批准的国际条约。 (8)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制定的军事规章,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经济特区所在地市的人民代表大会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9.安徽省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考试大纲第四章 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五章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 二、归责与免责 三、法律制裁 第六章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 三、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https://fgzx.ahsz.gov.cn/public/2655677/193458721.html
10.依法行政探讨法律12篇(全文)一、法律保留原则以及分类 作为依法行政的主导思想, 法律保留原则最早是由德国的奥托·迈耶首提出, 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法律保留原则的重要作用在于, 如果行政机关出现了危害人民财产或者人身安全的时候, 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制约和限制其权利, 从而有效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法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szyprwm.html
11.我国法律位阶的学习和了解最近在做些制度相关的工作,会涉及到法律法规位阶方面的知识,不是法律专业的,确实了解有限,看了些资料,体会到我国法律体系的规范性,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第一位阶: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宪法是制定下位法律规范的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https://blog.csdn.net/bisal/article/details/134356271
12.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11.当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仍不能查明时,我国法院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A.驳回起诉B.适用我国法律C.适用同本应适用的外国法相近似或类似的其他国家的法律D.适用一般法理 12.中国甲公司进口一批日产空调,合同规定以信用证支付。甲公司开出的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为1996年7月10日至7月20日,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13.高考政治高中政治选修六知识点总结5. 我国现在的荣辱观和特点 荣辱观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荣辱观的理解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6.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5110432
14.关于发布自贡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大纲的公告(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代理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无权代理,表见代理 (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所有权的内容,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http://www.zgrsks.com.cn/newsDetail/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