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案由:

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置,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1、垃圾产生成分繁多、数量增加。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较前更为复杂,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如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农用地膜、药瓶、电池、电瓶等难降解有机物质成分占很大的比例。这些垃圾释放出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又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2、垃圾堆放点多面广。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处理单位,村民们把垃圾随意倒在河塘、路边、村口等。垃圾侵占公路、蚕食农田、阻塞河道的现象比较普遍。

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环境保护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我国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乡各类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约为3.6亿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7亿吨,清运量1.4亿吨,处理率为60.3%;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9亿吨,清运量与处理量甚微。垃圾不仅影响景观,还污染了与我们生存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但另一方面,垃圾也是人类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垃圾资源化的潜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增长。在垃圾的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有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这些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而且,有些物质通过合适方法的转化也能成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先分类再回收利用是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综上所述,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的强弱和行为的能力。

本文以我国浙江省H市部分城乡居民为调研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了该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分析了该市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和行为,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藉此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早已有之,综合起来可概括如下:

(一)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研究

(二)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三)关于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三、调研结果分析

1、当地生活垃圾投放处所在位置状况

当被问及“在您生活的地方,生活垃圾投放处设置在哪里?”问题时,有94.65%的被访者表示在家附近都会有生活垃圾投放处。这说明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投放出所在位置基本便于居民投放。

2、居民每天处理生活垃圾的次数

3、被访者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种类情况

当被问及“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种类?”问题时,仅有44%的人表示了解,不太了解的占了50%,而不了解的有6%。这也表明大部分人对垃圾如何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有待加强。

4、被访者实际处理生活垃圾的情况

当被问及“您是否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时,只有46.47%的被访者有保持一直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而很少或从不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被访者高达53.53%。这说明大部分被访者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虽较强但实际相应行为却不多,意识与行为不相对应。

5、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认知情况

当被问及“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问题时,有26.04%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是堆放;有33.82%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是填埋;有40.14%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是堆放焚烧。这说明在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上居民分歧比较大,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也不甚了解。

6、居民获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途径

四、讨论和建议

(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讨论

1、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传统的垃圾集中排放、收集、处理的方法,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已经形成了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行与普及。

2、落后的环保意识

从调研来看,不少居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他们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还只局限于大气、水源等污染,很多居民地认为环境污染与自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无关,居民对自己制造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认识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阻碍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十多年前,浙江省H市就试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排放与收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从调研可以看出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上看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宣传还不够,这些都导致居民无法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4、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缺乏有效监督

(二)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持续推动,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还需要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日本,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备:日本对保障垃圾回收的实施制订了三个层次的法律,分别是促进建立循环社会的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以及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的综合性法律、根据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垃圾分类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十分明确:在日本的法律中,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各参与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每个人不论什么角色什么地位都主动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需重视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出台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垃圾的分类,明确单位和居民的垃圾减量和分类责任,规范运作模式,对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制定与垃圾减量和分类挂钩的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和扶持规模化、产业化的旧物回收企业,建立科学的旧物回收机制和规范统一的旧物回收网络;建议完善的奖惩机制,细化各项标准,使垃圾在分类、收集、处理、回收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

4、增加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引导

安排专人对居民的生活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垃圾放混的行为进行引导,对于引导劝告后屡次不进行垃圾分类的村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罚款,对于表现积极的,认真做好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有利于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

5、完善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进资金支持

政府有必要规范垃圾收运和回收的主体,扶持和发展具有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收运企业和回收公司参与垃圾分类,吸引市场资本对垃圾进行产业化投资,建立有效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回收利用体系。例如在垃圾收运环节,村委会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将清运车拍卖,同时与车主签订协议,实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输使用效率。

6、居民要积极配合、认真实践

参考文献:

[1]岳金柱.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从源头破解垃圾围城与污染的治本之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06).

[2]尚兵.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11).

[3]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4]杨天周.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7(05).

[5]张翠华,范小振,施民梅.农村垃圾处理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20__年9月19日)

我市生活垃圾目前采用垃圾箱不分类的收集方法和简单的填埋与焚烧式处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集中处理,彻

底消除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环境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用垃圾箱简单收集,浪费人力物力,并造成二次污染。

我市共有垃圾箱2083个,垃圾房(架)3143个,由于垃圾箱都是铁制品,受到垃圾腐蚀和空气

氧化之后,很

快就会破损,一般使用寿命只有二三年。我市日产生活垃圾995吨,如果按国家环保总局统计

城市生活垃圾每年8的增长率计算,目前垃圾箱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承载垃圾的需要。

为方便倾倒垃圾,我市垃圾箱常设在居民区内和企事业单位附近,由于常设垃圾箱管理不善和个别居民的素质低下,原来投放时加盖的垃圾箱不出几日就变成了敞口垃圾箱,垃圾随意堆放,饭店附近更为严重,箱内或周围的垃圾有时会随风飞扬、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污水外溢。垃圾在适宜的温度下,每天还会向大气中释放100多种有害气体,还有多种致癌、致畸物质,危害极大。清运有时不及时,既影响城市景观,又造成了二次污染。

环卫部门每天要派6391名清洁员在大街小巷清扫和保洁,每个清洁员要分管10个垃圾箱

,从早上5:00到晚上5:00长达12个小时,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人们对垃圾箱周围卫生怨声

载道。

2、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式处理垃圾,浪费了资源。

垃圾箱中的生活垃圾多数没有分类,每天要由垃圾压缩车搬运一、二次,运往我市唯一

的羊耳峪垃圾场做填埋和焚烧式处理。

据了解,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机垃圾和可回收的垃圾都是资源垃圾,把这些垃圾做简

单填埋和焚烧式处理,极大地浪费了资源。3、认识不清,资金不足,尚未从源头控制。

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基础设施单一,无分类收集,填埋后无害化效果不理想,先进的

垃圾堆肥技术未被启用,生活垃圾尚未形成有利于垃圾从源头资源化、减量化的有效管理体

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研究力量薄弱。

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应从长远和全局出发,认识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

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强化领导意识,齐抓共管,落实项目,落实资金,促进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设,出台配套政策,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为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提供保障。2、全面发动,大力宣传。垃圾的收集与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应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保护环境意识,认清垃圾带来的危害,让全市人民都来关心和支持垃圾的收集与

处理工作。建议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公开信,召开动员大会,争取社会支持,为垃圾的分类

收集与集中处理奠定基础。

3、合理分类,定期收集。建议学习国内外分类收集垃圾的先进经验,取消常设垃圾

,改设定期定时收集的垃圾摆放点,引进奖励机制,按期按时投放者奖励,否则罚款,资源

垃圾投放达到一定数量者给予奖励。定期定时分类收集垃圾的摆放点可先在规范的小区内试行,然后再向全市推广。收集时可派监督指导员指导分类或由监督员大体分拣,这样把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作为资源收集起来

,把不可回收利用的送到垃圾场或焚烧或填埋或堆肥(危险品另外处理),既增加了社会财

富,又减少了垃圾的生成,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4、全程管理,推进减量化。城市生活垃圾的“三化”处理指的是“无害化”、“资源

化”和“减量化”。其中“减量化”要求控制好垃圾的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一次

性豪华包装,尽量不用外包装。

垃圾减量化后再进行集中填埋处理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建一个填埋场需要大面积的空旷地带,且一个耗资几千万元的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并且产品在包装、运输及垃圾在

收集、运输、建场、管理的成本方面数目巨大,如果减量化再进行填埋处理,能延长填埋场

积极引导垃圾减量化,实行以垃圾减量化为核心的管理方针,做到从源头减量,从源头控制

,对社会生产、流通及消费全过程制定严格的垃圾减量措施,使垃圾中的部分资源返回经济

循环,变废为宝,削减初级资源的消耗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

5、积极探索,变废为宝。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是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的三种方法

,填埋

法因费用低、方法简单而被普遍使用,填埋后的垃圾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

生大量沼气,建议把沼气收集起来作为燃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还会节省很多

能源。另外把垃圾堆肥作为绿色肥料,把蔬菜在净菜销售前的下脚料、骨壳类垃圾、食品产

业废弃物等加以利用,还可产生大量的再生资源。

6、走产业化道路,良性发展。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引导社会来利用垃圾资源

,发展

垃圾产业,提高垃圾收集与处理水平。适当征收居民排污费,动态监测羊耳峪垃圾场的堆积

量和污染情况。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各方面资金来进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设

施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制,切实保障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

关键词:生活垃圾;减量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X799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快速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已成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领域一直致力于末端治理技术的研究,虽然对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发达国家拥有并实践的垃圾减量化理念能够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加各类垃圾的循环利用率,甚至达到某类垃圾的零排放,这种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对于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2.1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紧急促进法》中所确立的垃圾处理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减量化与资源化、无害化是垃圾管理体系中相辅相成有着紧密联系的3个因素。垃圾重新回收利用变成资源后,将有效降低生活垃圾的含量,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能利用的实施再利用,实在无法利用的按类别进行焚烧填埋,从而促进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提高。

2.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研究意义

3常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3.1常州市生活垃圾量和处理体系

近年来,常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率基本达到100%。常州市(含金坛、不含溧阳)2010~2015生活垃圾年处理量如表1所示。

常州市的生活垃圾年增长速度接近8%,现有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1个卫生填埋场,总设计日处理能力为4210t/d,基本能M足常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需求。但随着生活垃圾的日益增长,处理压力也不断增加。

常州市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还是传统的不分类混合收集,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都由垃圾前端运输车,运往垃圾转运站进行预压缩或直接装箱,最后进行焚烧发电或直接填埋。虽有部分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但后期还是混收混运,没能达到预期分类处理的目的。

在常州市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且长远的意义,对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维护城市环境系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2常州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活垃圾收费模式有两种:定额收费和计量收费。常州市采用的是定额收费的方式,即按人头收取垃圾处理费。

该市目前按照2001年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常州市市区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实施细则》对城镇垃圾进行收费。该细则规定如下:“生活垃圾,单位负担部分为在职职工(含临时工)每人每月4元,个人负担部分以每户每月6元测算,具体征收对象和标准为在职职工每人每月3元,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2元,其他人员(无工作单位的赞助人口等)每人每月3月。”定额收费的方式比较简单,实施和管理难度较小。但是垃圾的定额收费制度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由于家庭不用为多抛扔的垃圾额外付费,家庭缺乏垃圾减量化或再循环的激励;二是厂商也缺乏积极性去生产垃圾处理成本更低的产品。大多数学者从理论上认为定额收费方式虽然在执行上比较简单,但是显然计量收费更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

4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4.1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了很多先进的垃圾管理理念。例如英国推出的垃圾金字塔(WasteFrameworkDirective),如图1。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探索,发展方向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自上个世纪末起,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城镇化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化的发展是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但是由于公用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远远跟不上城镇化和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现有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务院提出,要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发展目标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在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1、提高无害化率:2015年达到80%以上。2、重点城市严格要求:2015年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全部达到无害化处理。3、资源化率达标: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50%,全国达到30%。

三、什么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生活垃圾分类(Refusesorting),是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两种分类。

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再进行细分后,由专业回收的机构运走进行再利用。对于不可回收的部分,则由专业负责垃圾处理的机构,进行填埋、焚烧等处理。

四、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遇到的问题

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单单涉及垃圾收集点的分类回收,还包括整个分类回收系统的垃圾中转站、转运系统等。在中国,生活垃圾的处理属于是市政公用类项目,具有服务公用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效果显著以及沉淀资本大、价格受管制的特点。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价格,一般是根据政府政策、消费者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遵循补偿成本、保本微利、节约能源、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的。在以往的建设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投资,或者企业以BOT等方式投资的情况比较多。市场上的资金,进入该行业相对来说不够积极,所以铺开的速度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五、目前我国对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发展方向的探索

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对垃圾分类回收进行了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主要有几种目前模式可以借鉴。下面简述几种模式的优缺点供读者参考:

1、环卫二次分拣。环卫二次分拣模式,把垃圾分类放在环卫站进行,依托环卫站对垃圾精细分类后,其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到环卫、街道。这一模式被寄予最大希望之处正是其自身造血功能。分拣产生的收益,可以增加环卫部门工作人员和街道人员的收入,同时避开了在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使得推行下去比较容易。

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在不能规模化运作以前,收益和增加的人力不成正比,人员的加班费还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要想增加利润,就要走规模化之路,比如两三个社区共用一个分拣点。但想在寸土寸金城区找块二次分拣的地是比较困难的,分拣点对周边环境有影响,也容易遭到居民的反对。

所以,二次分拣模式更适合城乡结合部,场地的问题容易解决,形成规模后,自我造血能力提升,不需要财政后续投入,运行会较为良好。

2、社区分拣。社区分拣,目前主要在成规模建设的房地产小区推广,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部分:1)宣传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通过传单、宣传栏、横幅、业主会议等方式,向业主宣传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优点。2)以单元为单位,摆放分类垃圾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废旧电池回收)。3)以物业为主导,对垃圾进行分拣回收。

试点的某生活小区每月产生垃圾约在500公斤左右,通过分类,厨余垃圾占50%―51%,可回收垃圾占2%―3%,也就是说,实现减量约53%.这种模式,需要要有实力的开发公司才做得起,中小物业公司很难复制。每个小区要有固定物业经理对接。垃圾分类跟职工的考核机制挂钩。

3、社区模式

社区模式是最早实施的一种模式。由街道办和垃圾分类公司联合开展。街道负责前端宣传,垃圾分类公司招募整编社区内的废旧回收人员,将收回来的垃圾资源化,部分利润反哺垃圾分类积极分子。该模式简单明了,实施的主体是街道办和垃圾分类公司,容易形成合力,在上传下达上有优势。

但是该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过度依赖于企业,企业在垃圾回收上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影响了该模式的效果。由于废品市场价格波动性很大,在价格低迷的时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积极性。这就不利于公共事业的长期开展,所以还应有一定的补贴机制,保护企业的积极性,仍需外部投入。

六、总结

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我国的市政公用工程多是政府投资,所以铺开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尽如人意,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节奏。为此,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可以肯定,这些尝试是有意义的,并为以后垃圾回收市场的改革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我国仍将把垃圾分类回收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重要处理办法继续推进下去,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1]赵丽君,刘应宗.建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探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Abstract:Forthegrowingproblemsofmunicipalsolidwaste,thisarticleanalysesthesignificanceofitstreatment,themaintreatmentmethodsaswellasthecurrentissues,andmakesrecommendationsformanagementtofullyimplementthepolicy,advancethetreat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and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ities.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建议;可持续发展

Keywords:treat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treatment;recommendations;sustainabledevelopment

0引言

1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

2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2.1焚烧法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具有减量化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等优点,焚烧处理早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对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建设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场,许多小城镇、医院等,也建有相应的固体废物焚烧处理装置。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回收体系也较为健全[1]。

2.2卫生填埋法填埋是由传统的废物堆放和填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经过长期的改良,废物填埋已经演变成一种系统而成熟的科学工程方法,即卫生填埋法。该法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使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置废物方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卫生填埋法的主要优点是:①其一次性投资较低,运行也较为经济;②适应性广,对生活废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均无苛刻的要求;③是一种相对完全、彻底的最终处置方法;④运行管理相对简单。

2.3堆肥法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还原于大自然,堆肥法既是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过程,腐殖质中含有可被土壤接受的有机营养物,能够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并维持了自然界物质的良好循环,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成本小、实现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的优点,但此方法需要前期做好垃圾分类,否则会增加后期处理难度大,且得到的腐殖质肥效不佳[2]。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3.1公众环保意识弱,垃圾分类收集难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习惯于将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这种混合收集的垃圾中往往含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和一些危险废弃物,如废纸、塑料、易拉罐、废旧电池等,如果将这些物质同生活垃圾一并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大了垃圾处理成本和后期处理难度。虽然我国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试点了“垃圾分类收集”,但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及其他因素,都使得“垃圾分类收集”收效甚微。

4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建议

5结语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处置,才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要求多部门全面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利好固废行业,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陈力.浅谈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J].科技传播,2011,68.

【关键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

一、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界定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指包含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产生的垃圾,具体细分为厨余垃圾:指一般家庭餐前餐后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垃圾,包括废纸、玻璃、塑料、金属、布料等;有害垃圾:需特殊处理的垃圾,如废旧电池;其他垃圾:一些难以回收的垃圾,如厕纸。

二、建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意义重大

随着城市中心的不断开发利用,出于综合的考虑,垃圾处理厂一般建设在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这样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并且随着近期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城市人口即将迎来下一个高峰,城市居民垃圾的产生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大气、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等也造成污染,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解决好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重大。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也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潜力并将不断增长的一种资源,因此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的现状,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率,将“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是现代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观念迷糊不清

(二)缺少回收动力,分类投放效果不佳

从政府的角度看,目前仅制定了一些规定仅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针对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居民的行为,导致垃圾投放行为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从个人的角度看:环保意识尚未真正植入人心,在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相冲突时居民多会倾向于前者。想要将回收机制落实到实处,必须打好群众基础,使居民深刻意识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

(三)垃圾回收行业未能真正市场化、产业化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依旧是以政府补助为主的公益性事业,这样的运营模式并不能长久,并且运行机制效率不高。没有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也造成管理上的障碍,比如很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拾荒者,他们经常在垃圾箱中翻找有价值的垃圾,将整理好的垃圾又再次弄乱。

四、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学术界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理论研究

高校和一些科研中心应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注重基础层面的调研。生活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并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也会有所不同。在研究垃圾分类的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使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更大范围的使用。

(二)扩大对居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奖惩和监督力度

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包含对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全部过程的约束,涉及对回收主体、回收客体和回收内容的全部要素的政策规范,才能使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具有让人信服约束力。同时,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进行执法监督,惩恶扬善,奖惩分明。

(四)以小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回收便利店”

要想将拾荒者真正纳入到整个环保行业,形成产业链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需要取消个体流动商贩的形式,按地区对他们进行身份识别统一编号分发废品回收专用证,再以小区为单位设立社区回收便利店;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变卖给便利店赚取积分,积分可用来兑取便利店的日常用品或者指定商家购物折扣,这样也能带动商家的消费人群提高商誉。最后由有指定回收证的人来提取便利店中分类好的垃圾卖给垃圾中转站,这样也扩大了环保行业的岗位需求,让拾荒者不再过“游击”生活,政府也需制定一些特殊政策给他们的家庭带去关怀。另外,垃圾回收产业运营不能光靠政府补贴,需转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性质,通过投标或者招标的形式将民间基金聚集起来。

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那还要赚那么多钱,拼命城市化有何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气土水要管理好生活垃圾,有效回收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只要人人都切实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共建一个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艳,安云云.城市垃圾回收系统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7:150-151.

[2]谢和成.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04:42-44.

[3]张玲玲.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探讨[J].硅谷,2015.02:233-240.

THE END
1.《条例》对没有分类处置有什么惩处规定吗?丨垃圾分类形堂生活垃圾处置单位未按要求分类处置的,经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这是《条例》规定的最高处罚幅度,远远高于《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中对生活垃圾处置单位规定的处罚幅度,充分体现了《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ODA0NDkxMg==&mid=2247505546&idx=2&sn=af06036facf72c170f9ffd5f12cacddf&chksm=fcf95c5efea5dbf90ff2194aaac17bbe39a41c52293df63787b3991add54d5692cb47e9aae46&scene=27
2.关于垃圾分类的十个问题!都是您所关心的问题餐厨垃圾可以利用产生沼气,如食品、尾菜和绿化垃圾可以堆肥;废纸、废金属、废塑料等可以回收利用;其他垃圾可以用来焚烧发电。 垃圾分类是一种习惯 需要给予时间、宽容 需要全社会的共识 法律法规的出台 9月1日就要到了 希望从这一天开始 开启新的环保生活方式 我们共同努力~https://www.meipian.cn/2bzv2ojf
3.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与法规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再次强调,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http://www.gabriel-gp.com/page_2034014_3700750.html
4.探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对策研12篇(全文)5.1建立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我国某些城市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成果,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有着随便扔垃圾不会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就没必要自讨麻烦的侥幸心理,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定资源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收集、环境保护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和义务,进行约束企业或消费者的行为[4],并且政府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qn7vg10.html
5.浅析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垃圾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垃圾分类作为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垃圾分类执行情况亟待改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是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通过https://www.fx361.com/page/2019/1018/5867052.shtml
6.山东距离垃圾分类还有多远?法律法规计划明年出台法律法规计划明年出台 山东距离垃圾分类还有多远?一个可以明确的时间点是,根据住建部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济南、青岛、泰安位列其中。垃圾分类迫在眉睫,但全面、彻底实施垃圾分类之前,山东还有立法、硬件设施、资金短缺、居民意识等多座大山需要迈过。http://www.lncm.cn/mobile/news/2019/07/13953.html
7.侨银股份: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我国先后颁布及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规范和推动环卫行业 的发展,具体如下表所示: 颁布制定 序号?政策名称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3090100028276.shtml
8.“双碳”背景下我国城市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考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城市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具有较大的资源化利用空间。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建立合理化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和加强公众意识的对策,以期为城市的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双碳战略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而实施城市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http://m.mokegroup.com/nd.jsp?id=963
9.垃圾分类有哪些法律法规对于垃圾分类,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具体的条文包括: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快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998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