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国家出口管制巡礼之二——日本出口管制体系和制度

5月11日,日本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规定了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加强供应链稳定以及通过非公开专利保护敏感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新法案的通过,为日本现行出口管制和技术贸易管控制度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一、日本安全贸易管控的原则

并且日本是瓦森纳安排机制成员国,也是一系列国际主要防扩散条约的签署国。其在两用物项等出口管制的制度和措施方面,与美欧等国有很多共通之处。

二、法律制度

日本关于安全贸易管控的法律制度由法律、内阁令和省令等多个层级的法律法规构成。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一)法律

《外汇外贸法》(ForeignExchangeandForeignTradeAct,FEFTA)是日本在安全贸易管控领域的主要法律依据,规定了日本进行技术和货物等物项对外转移和贸易等方面的根本性的法律规定。该法于1949年颁布,涵盖的内容包括对外贸易、外汇支付、对日直接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就有关于跨境技术交流和出口管制方面的规定。

随着新指定的《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通过,其中一些关于保障供应链稳定、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网络数据安全,尤其是敏感技术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也会成为日本对外管控技术和货物贸易的法律依据。

(二)内阁令

除了《外汇外贸法》,日本内阁还先后出台内阁令,对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管理提供了细化的规定。在《出口贸易管理令》中,主要规定了货物贸易出口管制的具体措施,并提供了管控货物清单等细化规定。在《外汇令》中,则对《外汇外贸法》中有关技术出口管制的规定予以细化。

(三)省令

三、主管机关

此外,日本还设有民间非盈利机构“安全保障贸易情报中心”,作为工业、政府和学术界之间安全出口管制的“联系渠道”,组织出口管制研究委员会,为出口管制政策制定、规章制度完善、管制清单调整提供政策建议,并代表日本产业参与国际交流。该中心定期举办国际性的出口管制论坛,邀请主要经济体出口管制政府机关、出口商协会以及学术研究机构共同研讨国际出口管制方面的发展和趋势。

在出口监管方面,日本海关负责在进出口程序执行和监督贸易管制政策和法律的实施,核查进出口商品的合法性。对于管制物项的出口,海关将核验经产省发放的出口许可;对于或可能属于管制物项的出口,海关亦可提出意见,请求经产省判定是否属于管制物项。

四、管制分类和清单

(一)一般管制清单ListControl

清单物项出口时,无论出口目的地都需要向经产省申领出口许可。

(二)全面管制清单Catch-allControl

(三)国别管制清单

《出口贸易管理令》附表3列载了两组国家清单,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出口管制政策水平。

第一组是优先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即有效实施出口管制制度的国家,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向该组国家的出口,除非一般管控清单中的敏感技术外,都可以无需申请许可,或可以申请通用许可直接出口。

第二组是联合国武器禁运国家和地区,包括阿富汗、中非、刚果民主共和国、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亚、朝鲜、索马里、南苏丹和苏丹。向该组国别的出口,通常需要实现申请出口许可。

第三类则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等。

此外,日本政府还可能临时调整上述国别管制清单,有针对性地对单一或一组国别实施特殊的出口管制政策。例如2019年8月,日本将韩国从优先贸易伙伴国中剔除,使其成为第三类受管控国家。

(四)用户管制清单

类似于美国实体清单的作用,日本法规设有最终用户清单,禁止向清单上实体出口受控物项。截止2022年3月,日本最终用户清单上共有610个实体,86个中国实体位列其中。

五、许可种类

(一)无需许可

(二)单项许可

单项许可是指日本经产省将在交易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审查和发放单笔出口交易的出口许可。出口审查的重点包括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最终用户适当管控该物项的能力等。

(三)通用许可

对于特定目的国和特定物项,经产省可以为重复性出口发放通用许可。通用许可并不审查每笔交易的内容,但会以出口经营者内部合规管理有效性和事先实地核查作为发放通用许可的条件。一般情况下,通用许可的有效期不超过3年。

(四)许可例外

对于货物贸易出口的许可例外,主要包括境外维修和低价值豁免等少数情况。境外维修例外是指物项送至日本境外维修,然后仍然回到日本国内的情况。临时出境履行例外是指临时性地到日本境外旅行,用于个人使用和消费的加密设备和深水潜水装备等。低价值豁免例外是指对于列载法律法规中的,且价值低于一定金额的物项,不再需要出口许可。

六、违法处罚

对于违反出口管制法律法规的行为,日本规定了三种形式的处罚措施。

一是通报。日本经产省可以将违法者名称在其网站公布。虽然处罚力度最轻,但对于违法者国际商誉和信誉都有负面影响。

三是刑事处罚。刑事处罚责任最重,并区分个人和法人分别处理。

对于个人,将处以十年以内有期徒刑,或/并处三千万日圆(或五倍出口金额)的罚款。对于公司法人,主要负责人将处以十年以内有期徒刑,公司将处以十亿日圆(或五倍出口金额)的罚款。

七、《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与贸易管控

由此可见,该法案着眼于重要技术和关键物项的保护和保障,在技术和货物进出口管控、进口设备事前安全审查以及关键技术对外保密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新举措。对于参与高新技术设备对日贸易的我国企业,该法案可能对既有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我国的法律分类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https://iask.sina.com.cn/b/586XgpbnbNd.html
3.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7大类) 部门调整关系包括的主要法律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宪法、6个相关法 民法商法 ■三类主体间(平等主体) ☆公民间 ☆法人间 ☆公民与法人间 ■两类关系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民法通则 ■合同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21/20/34152255_715183555.shtml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体系也叫做法的体系,或者部门法体系,是一个国家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也被称作部门法,是根据调整的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主要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 https://www.kaoyaya.com/shicao/236422.html
6.中国当前法律体系(精选十篇)法律体系, 也称法的体系, 简称法体系, 是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一般有如下的特点:第一,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也就是说, 它不是几个国家的法律构成的整体, 也不是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的法律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erib8l.html
7.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8.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2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9.2018年第3期总第5期摘要:法系作为世界上法律体系分类的基本范畴,构成了现代法律人认知、理解和把握世界法律总体格局的重要理论工具。然而,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交融,各国法律也随之发生吸收、借鉴与融合,世界法律体系也逐渐发生变化,打破了传统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划分,从而引入“混合法系”的概念。但在目前法系理论研究上,关于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10.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一章 总 论返回首页[基本要求](一)掌握法和法律、法的本质与特征(二)掌握法律关系及其要素(三)掌握仲裁与民事诉讼(四)掌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五)熟悉法律事实、法律责任(六)了解法的形式与分类、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http://www.njccc.cn/layout/Detailedwx.asp?Numbered=2474
11.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2.我国现行法律制度6篇(全文)美国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股票期权制度最发达的国家,这和其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密不可分的。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上还相差甚远,这种不完备的法律体系就构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主要法律障碍。股票期权面对着法定资本制度的制约,在股票来源、股票流通等方面存在法律的障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jrv2efx.html
13.浅谈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三)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立法步伐加快,我国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备 自我國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在资源调配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这一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更加迫切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716/68736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