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里法的渊源是什么?

首先是根据各种法的渊源在法律形式上的明确程度,可以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具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效力。

【关键词】

规范性法律文件

明文规定

直接适用

根据制定的机关和效力层级的不同,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主要包括:

1.宪法

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

地位:母法、根本大法

2.法律

①基本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规定某个大的领域(民法、刑法、教育法等)

【制定机关】全人大

②单行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在大领域中某个方面(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

【制定机关】全人常

③法律保留

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

死刑、死缓等保留给法律规定。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由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规

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①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②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制定机关】地方的人大、人常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制定机关】自治人大

(1)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2)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某一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

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章。

【制定机关】国务院各部委

②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制定机关】地方人民政府

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特别行政区法律由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在特别行政区范围内实施的法律。该法律制定后即可生效,仅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生效。

【例】香港的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8.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国际条约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国际惯例是指以国际法院等各种国际裁决机构的判例所体现或确认的国际法规则和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不成文的习惯。

国际惯例是国际条约的补充。

【总结】(敲重点啦!)

正式法源—效力位阶从高到低对应制定机关

宪法——全人大

法律

基本法——全人大

单行法——全人常

法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人大、人常

自治法规——自治人大

规章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

地方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二)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法源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它包括习惯、政策、判例、权威法学理论等。

准则和观念

无明文规定效力

不能直接适用,仅作参考依据

1.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各种法的渊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但它们的效力等级又有差别,其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A.行政法规B.宪法

C.自治法规D.规章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按照效力等级排序依次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题干中问的是法律效力最高,应为宪法,故此题选择B选项。

2.下列属于非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的是()。

A.宪法B.规章

C.道德准则D.条约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它包括习惯、政策、判例、权威法学理论等。故此题选择C选项。

3.权威性法学着作是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判断题)

3.【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它包括习惯、政策、判例、权威法学理论等。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指以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具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效力。题干中的权威性法学着作属于非正式渊源,故此题为×。

THE END
1.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让小明带你一探究竟小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深入了解了法律法规的种类和重要性。作为一名热爱学习的人,他决定将自己所学的一切都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今天,小明要跟大家聊聊一个问题: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这不仅是对知识的一个探索,更是一次智力上的挑战。 首先,我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7327.html
2.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3.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4.法律法规百科全书深入理解中国大陆的100条关键法律法规什么是法律法规?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会通过立法机构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这些法律和规定被称为“法律法规”。它们包括刑事、民事、行政等多个方面,并且对每个公民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为什么需要了解100条法律法规?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07608.html
5.www.sxlpd.com/clp85/1248.html设置准入类职业资格,其所涉职业(工种)必须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且必须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 评选最美药师 2018年开始,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联合主办“寻找身边最美药师”活动,截止2023年已举办了五届,共评选出130名最美药师。http://www.sxlpd.com/clp85/1248.html
6.中国法律都有什么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多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法律类别及其代表性法律: 一、宪法及宪法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二、行政法 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这些法律主要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民法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7fc9e7e8272fa3000716
7.法律语言学研究会第8期工作简报其中,法律语言研究得到了大会筹委会、法哲学与社会哲学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三个专题会议讨论法律与语言(学)研究成果。这三个专题会议分别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Karen Mcauliffe、法国国立滨海大学博士、国际法律符号学杂志主编Anne Wagner、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洁教授主持召集,来自法国、https://flyy.gdufs.edu.cn/info/1006/2015.htm
8.国家安全教育知识普及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本法和有关法律,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第十五条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https://www.nipes.cn/52/18/c2348a21016/page.htm
9.法律网中国法律咨询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点对点法律咨询解答、在线案件委托。劳动合同律师、婚姻法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等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https://www.5law.cn/
10.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干部尊不尊法、学不学法、守不守法、用不用法,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仿在行动中。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老百姓就会效仿学习、自觉遵守,领导干部装腔作势、做表面文章,法治则会丧失群众基础、影响公信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