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大背景下,了解宪法,学习宪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一起走进我国的根本大法,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吧。
何黎明
云南展腾律师事务所律师
宪法精神,是一个深邃且多元的概念。从法的精神根源探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揭示法律与地理、风俗习惯等要素相互交织构建法的精神;耶林于《罗马法的精神》中提炼出罗马法影响人类生活的普遍原则;庞德在《普通法的精神》中界定普通法坚守传统与接纳进步价值的内涵。而我国宪法精神,是时代与民族精神的交融汇聚,它扎根于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彰显着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以及时代精神的关键——改革创新。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不同历史阶段民族精神的闪耀印记。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等宪法基本原则,更是宪法根本精神的直观映射。宪法精神绝非空洞口号,它应深深植入每个人心中,化为实际行动的准则,成为人们自觉遵循宪法规范、反映人民真实诉求的信仰力量。
我国宪法发端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诞生了五四宪法,现行的八二宪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后,又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经历多次宪法修正案的完善与发展。宪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两大关键维度。于国家权力规范而言,它明确国家性质、体制等根本性准则,是国家大厦得以稳固建立的根基;于公民权利保障来讲,它清晰界定人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公民权利免受公权侵害筑牢坚固防线。众多法律如民法典、公司法修订案以及网络安全法等,均在宪法搭建的框架体系内相继出台,充分彰显宪法作为普通法律依据的核心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凸显宪法在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与关键意义。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宪法始终发挥着根本性依据作用。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第11条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科学处理提供了精准依据,激励市场活力充分释放,推动经济多元化蓬勃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宪法第13条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以及第33条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强调,助力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妥善平衡效率与公平关系,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宪法第26条关于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规定,为协调发展与安全关系指明方向,引领全社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是时代的强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是必由之路,做到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重大改革举措依法依规进行,及时将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积极探索契合中国国情的宪法观,全方位贯彻实施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的改革创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各方面工作全面迈入法治化轨道。
宪法绝非只是一部冰冷的法律条文汇编,它是一种鲜活的精神,一种磅礴的力量,悄无声息却又深刻地融入国家生活的每一处细节,渗透进我们日常的每一个瞬间。它赋予我们神圣的权利,让我们明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它有力约束公权力的肆意扩张,坚定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宪法的忠实拥趸、自觉践行者与坚定捍卫者,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我们的国家才能在法治的康庄大道上稳健前行,不断迈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城市进行时
周一至周五
9:00——10:00(首播)
21:00——22:00(重播)
1、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
2、手机下载“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APP可同步收听或回听;
3、数字电视用户,选择“广播”界面,选定“苍洱调频”即可收听。
我们的部分配图、文字等来自网络,若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望告知,我们将及时删改。
编辑:郭晋恺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张辉
主编:李胜
文明城市建设我知道
问: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大理市采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线上平台和市级各部门、各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的投诉意见箱、信访接待室等线下相结合方式,通过座谈会、专题调研、走访巡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不断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巡访,及时交办整改,持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