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①个人或单位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2.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形式?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电信网络诈骗形式越发令人难以辨别,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种多样,手段层出不穷。比如,不法分子会冒充公检法,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等形式进行诈骗。其中,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兼职刷单类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俗称杀猪盘)这四种诈骗方式最为常见,号称电信网络诈骗“四巨头”。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传说中的“电诈四巨头”,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贷款、代办信用卡类
此类被骗群体主要为青年男性,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诈骗团伙掌握受害者急需资金的情况,利用受害者想快捷获取资金的心理来实施诈骗,而网络上大部分贷款平台都是诈骗团伙设计好的陷阱,一旦受害人踏入,在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剧本下,受害人最终不但不能获得资金还会倒贴大量钱财。
(二)兼职刷单类
(三)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
此类被骗群体绝大多数为女性,且基本是40岁以下年轻人,该类人员喜欢在网上购物,但由于在网上的信息泄露,被诈骗团伙获取后,声称网上购买的某物品存在质量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对卖家进行多倍赔偿,利用受害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被所谓的“客服”骗取信任后,按照“客服”制定的“赔款流程”被骗取钱财。
(四)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
此类诈骗主要受骗群众为单身、离异群体,诈骗团伙充分掌握受害人感情缺失,采用“嘘寒问暖”等方式,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初期让受害人尝到一定甜头后,一方面利用人性的贪婪心理,另一方面为受害人规划美好未来,引诱受害人掉进投资或者赌博的陷阱,最终导致受害者血本无归。
原标题:《普法·反电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小课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