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法治进步成就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题: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法治进步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白阳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

推动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

浙江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一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展品前,不少游人静静驻足观看。

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共有1.5亿余人参与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的诞生,见证了新中国法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道路决定命运,旗帜锚定方向。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到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回望峥嵘历程,一条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线清晰可见。

新时代的中国,跃上新的起点,也直面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

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首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首次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出台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勾勒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施工表”“路线图”;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囊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法治体系全面提升……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

充分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文件,被视为我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出生证明”。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由此走上历史舞台;40年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成为新时代我国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粮食安全保障法……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超过300件,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不断加强,以法治之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社会预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始终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由3个行政区组建的天津滨海新区曾经部门林立、公章繁多。2014年,滨海新区依法组建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将原本分散在18个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至一个部门,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法治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以中共中央名义出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顶层设计,人民法院加大甄别纠正涉产权案件力度,检察机关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执法司法标准……让恒产者有恒心;

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用法治的缰绳驾驭权力的奔马;

对现行有效行政法规进行集中清理,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分罚款事项,部署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激发创业干事的市场活力。

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边界日益清晰、权力配置更趋合理、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注入新活力,不断释放法治建设新红利。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中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1979年,中国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诞生,刑事审判从此有法可依;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作出修改,“疑罪从无”的刑事司法原则在法律上得到落实;2013年,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正式废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刑事司法改革……法治人权保障的进步足迹清晰可见。

2024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人民法院对46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39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同比分别增长31.4%、22.4%;再审改判无罪87件122人,同比增加21件42人。

从推行员额制改革,让司法力量集中到办案一线;到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从出台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批条子”“打招呼”,到确立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不断夯实。

政法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以往,影响深远——

曾经“门难进、案难立”变成“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修改行政诉讼法,破解“告官不见官”等难题;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队伍积弊沉疴……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执法机关立行立改,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数量是前10年总和的1.3倍;严打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犯罪,2023年全国盗抢骗案件立案数较2019年下降31.4%……更加平安的中国,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公安机关推出一系列户籍、交管、出入境便民利企改革措施,给群众办事“减负”;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城乡,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攻坚“老赖”切实解决执行难,检察公益诉讼剑指生态环境等民生关切……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群众更有法治获得感。

一个繁荣富强的法治中国,必然是人人尊法守法的法治社会。

曾经不信“法”信“访”,如今遇事先找“法”;曾经律师难找、公证难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帮助;邻里矛盾不用上交,活跃在乡村社区的调解员把纠纷化解在诉前……每个人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信仰。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夯基垒台。新时代新征程上,法治伟力正在不断汇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回顾意义与展望宪法,乃国家之重器,法治之根基。它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在国家发展的浩瀚海洋中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且意义深远的发展历程,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与法律保障。一、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的全面回顾 (一)新中国宪法的开篇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380545432724827&wfr=spider&for=pc
2.清朝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现代中国影响对于现代中国来说,这段历史既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宝贵的财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地位,同时也能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标签: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简短50字、短篇小故事、人类的起源、神话故事四年级、中国的成就https://www.utymdh332.cn/zhong-guo-li-shi-gu-shi/759099.html
3.应用文写作实训习题6篇(全文)你们2004年7月20日《关于设立手工艺品部的请示》(×土特办?2004? ××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公司设立手工艺品部。希望你们精心挑选营销人员,大力拓宽手工艺品市场销路,促进我市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此复 ××市供销社(公章) 二○○四年七月三十日 9.某县根据该县气候条件和特点,决定推广烤烟种植项目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gdpr3ax.html
4.中国新篇章回顾2021年的五大历史转折点综上所述,2021年中国五件大事涵盖了公共卫生管理、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以及数字经济布局等多个层面,其深远影响不仅让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更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的问题探讨空间。 标签:陶瓷生产工艺知识、常用陶瓷材料有哪些、陶瓷文化简介50字、传统陶瓷的加工流程、陶瓷工艺学百度云https://www.oegwsi2ak.cn/tao-ci-gong-yi/529704.html
5.封建制度与现代社会一部纪录片如何讲述中国转型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辉煌文明也经历了无数次变迁和洗礼。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被称为“封建制度”的社会结构成为了支撑古代中国政权统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通过一部讲解中国历史的纪录片,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切。 https://www.cycod.cn/jin-dai-li-shi-ming-ren/330055.html
6.村委会工作人员转正申请书(通用13篇)在近一年来,我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总结了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加坚定了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jo2xa7a.html
7.AI学习手册Al的发展历史: 人工智能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是在20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发展。下面是Al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950年代:Al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在这个时期诞生了。1956年,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等人在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https://blog.csdn.net/shz101876/article/details/136341460
8.宪法宣传周一文读懂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的根本法从1949年起,经历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及其几个宪法修正案的主要文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宪法的发展历程。一、宪法的发展历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gwNDYzNQ==&mid=2247513723&idx=2&sn=39324965f904902c28f2866f24db30f5&chksm=e9a891cfdedf18d9944b285b4283130990034e61cea59c82381d917bdb427083c0b25bcc0c09&scene=27
9.美国超大规模19世纪历史美国的宏伟历史回顾在探索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时,我们需要回望其历史。19世纪是一个关键时期,标志着这个新兴国家从殖民地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导者的转折点。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经历了无数挑战和机遇,它是如何应对这些考验并最终崛起的呢? 1. 自然资源丰富 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以来,北美就因其广阔而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自然https://www.iakjxzlt.cn/jin-dai-li-shi-ming-ren/263213.html
10.汉字的历史中国文字的演变与发展汉字的历史中国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从象形到表意: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到后来的隶书、楷书,每一种书体都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考古学家研究,汉字可能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更早些时候,当时https://www.rfh6sp2fmf.cn/kong-bu/343121.html
11.最新撰写简历时,关于工作经历精彩29篇大学生个人工作经历简述 大学生个人工作经历简述50字 1 ___小学以五级管理为模式,重点通过班主任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五级管理机构,为学生管理打好物质基础 所谓五级管理,指的是校长、副校长、校委会成员、班主任、学生会这五个级层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学生https://www.baihuawen.cn/zuowen/daquan/730821.html
12.广州市海珠区2020年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岗位表主要职责: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轮训计划,协助组织人事部门对学员进行考核考察,对区属街道社区党校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区规定范围内的各级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2575674.html
13.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古都考古帝王陵墓大运河孔庙学宫在中国,许多古老的城市如北京、洛阳等被称为“古都”,它们曾经繁荣昌盛,是当时政治经济中心。通过对这些地区进行考古发掘,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到那些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已不复存在的建筑风格和居民生活方式。这包括了秦朝的大雍城、唐朝长安城以及宋朝开封府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https://www.iophvqhnjr.cn/min-su-wen-hua/232929.html
14.元朝贸易与经济中国宋元时期的商业交流与财富流动在宋代末年,中国北方出现了蒙古族的强大力量。蒙古人不仅对外扩张,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政制度和法律体系,这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244年,忽必烈登基成为元朝皇帝,他积极推行改革,以促进国家的繁荣。 内陆交通网络建设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促进内部物资流通,元朝政府大量投资于内陆交通网络的修建。这包https://www.39hotli.cn/wen-hua-yu-yi-shu/5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