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犯罪类型有哪些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交通肇事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制职工劳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拐卖妇女儿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5、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侵犯财产罪包括: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聚众哄抢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设施勒索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7、危害国防利益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违反国防法律、法规,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或以其他形式危害国防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8、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挪用公共财物以及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行为。

9、渎职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公务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职能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环境监管失职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失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危害性

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

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侵害性

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这里所谓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法益。刑法法益是关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利益,对此,中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中作了明文列举,这就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上述法益,可以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这些法益被犯罪所侵害而为刑法所保护,因此,法益侵害性揭示了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

法益侵害行为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因此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害性,应以刑法规定为根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刑事违法性是法益侵害性的前提。一个行为如果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就不可能具有法益侵害性。因此,超越刑事违法性的法益侵害性是不被承认的,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法益侵害性虽然是对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的阐述,但它仍然受到犯罪的刑事违法性的限制。在这个意义上说,法益侵害性是刑事违法范围内的法益侵害性。

法益侵害具有两种情形:一是实际侵害,二是危险。实际侵害是指行为对法益造成的现实侵害,例如故意杀人,已经将人杀死,造成对他人生命法益的侵害。危险是指行为对法益具有侵害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损害并未发生,但法益处于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因而同样被认为具有法益侵害性,并具有刑事可罚性。在中国刑法中,大多数行为是因为具有法益侵害的实害性而被规定为犯罪,例如以发生一定的法益侵害结果为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犯就是如此。也有少数行为是因为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性而被规定为犯罪,这种危险包括抽象危险与具体危险。其中抽象危险是指立法推定的危险,在司法活动中毋须认定,只要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既可构成犯罪。具体危险是指司法认定的危险,如果不具有这种危险,即使存在法律规定的行为也不构成犯罪。此外,犯罪的预备行为、未遂行为和中止行为,也都是没有造成法益侵害的实际侵害结果,也是因其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而被处罚。

惩罚性

应受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行为的刑罚惩罚。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受刑罚惩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应受惩罚性并不是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消极的法律后果,它对于犯罪的立法规定与司法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立法上,应受惩罚性对于立法机关将何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具有制约作用。某种行为,只有当立法机关认为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制裁的时候,才会在刑法上将其规定为犯罪,给予这种行为否定的法律评价。在司法上,应受惩罚性对于司法机关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某种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些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也是没有必要予以刑罚惩罚的行为。因此,是否具有应受惩罚性也是犯罪的重要特征。

1、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犯罪构成的概念,但刑法总则和分则明确规定了各种犯罪成立的具体条件,“犯罪构成”只是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的理论概括。

比如:

第272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构成要件的主客观统一性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条件既有主观的如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也有客观的如犯罪客体、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方法等,是主客观的统一。

3、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

犯罪构成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法律体现,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构成的基础。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也就说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程度的社会危害性。(与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相比较)

THE END
1.刑法包括哪些法律刑法包括哪些法律 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979年制定、1997年进行全面修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相继通过了10个刑法修正案和13个有关刑法的解释。 (摘自李飞:《立法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012/t20201207_309170.html
2.在我国关于刑法死刑都有哪些中国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要知道死刑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一种刑法,该刑法的判决是因为犯罪份子对社会以及国家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在一个提成和平的国家是不会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我们一般是会根https://www.64365.com/zs/987459.aspx
3.《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理解与适用北大法律信息网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3.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工作,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要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1044%20&year=2024&data=2024/1/25%2010:18: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5.刑法的种类有哪些二、附加刑有三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2.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内享有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的一种刑罚。 3. 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id=52dc1d57e05216002201
6.辩诬:当提到“动物保护”,我们在说什么?在全世界,大概都存在着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但同时,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食用野生动物都不被视为一种有趣、有用、有品的行为。而说食用野生动物是中国社会多么深刻的文化传统,其实也谈不上。从主流记录看,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国人对野味的态度都比较正常,较少刻意强调其野生来源的珍贵,或者夸大其美味及其他效用。真正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95228401042948
7.我国的法律有哪些律师普法我国的法律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https://www.110ask.com/tuwen/8259165268113802303.html
8.中国最严重的罪是什么罪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对于中国最严重的罪是什么罪也是着重关注的,许多人可能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是怎样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法构网法律咨询在线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重罪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国刑法八大重罪具体是指: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必须达到重伤或者死亡https://www.fljg.com/news/330169.html
9.刑法学(精选十篇)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po51b0.html
10.司法考试考点之刑法适用范围(3)未完成形态:行为地与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之地、可能发生结果地,都是犯罪地。 3.“法律有特别规定” (1)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情形,这属于属地原则的例外。 【相关法条】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注意:这一规定不同于驱逐出境。后者是对犯罪的外国人附加适用的一种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51.html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40条以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32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浏览全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中国刑法,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今天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0条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https://www.lawtime.cn/zs_89103/
12.五问缅北电诈头目落网:为何有两人是中国户籍?能拿回钱吗?中国警方有哪些法律依据? 对于中国警方发布悬赏通告、通缉在境外犯罪分子一事,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表示,我国《刑法》第七条规定了“属人管辖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明氏家族中人有只要有中国国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触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581bd3e4b022c740097347.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修订)法律法规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https://pkulaw.com/apps/fulltext/chl/9ec4004a183a7d8cbdfb
14.国家安全教育知识普及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本法和有关法律,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第十五条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https://www.nipes.cn/52/18/c2348a2101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