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依恋关系的起源

[英]约翰·鲍尔比著,余萍、刘若楠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徐松岩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

[法]保罗·伯希和著,萧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当时伯希和恰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他将所见所闻记在小纸片上。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并补充了其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的日记。

黄兴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结合传统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途径,考察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内涵,注重揭示历史脉络,解读典型文本,剖析重要概念,分析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呈现出此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

[日]片冈宽光著,李颖译,东方出版社

为读者全景式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从世界观、人生观、宗教观、历史观等多个角度描绘了国民领袖大隈重信如何突围与重生。跟随明治维新三杰,行使超强的统率力,深度挖掘近代日本转型时期的历史。

邱澎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明清时,中国没有发生欧美“工业革命”那种以机器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变化,清末以前也并未出现“民主宪政”之类的法律与政治改革运动,但是仍然出现许多有意义的社会变迁。本书有系统地描述并论证明清中国经济与法律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点出探究明清经济史的重要意义,提出明清中国也有商业法律的主张。

[俄]安德烈·P.齐甘科夫著,关贵海、戴惟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安德烈·P.齐甘科夫将荣誉界定为决定俄罗斯国际关系的关键概念。对荣誉的不同理解,使得俄罗斯产生了与西方关系中的合作政策、防御政策、强硬政策。齐甘科夫运用19世纪初以来包括神圣同盟、三国协约、俄格战争在内的10个案例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当俄罗斯觉得其荣誉感将得到承认时就与西方国家合作,失去对其荣誉的承认时就采取防御或者强硬的独立政策。

[美]杨·T.格罗斯著,张祝馨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41年的一个夏日,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的一半人谋杀了另一半人:所有的犹太男人、女人和儿童,共计1600人。波兰裔历史学家格罗斯在代表作《邻人》中揭露了这段尘封60年的往事。本书是数十年来关于波兰—犹太关系最重要的研究,亦是大屠杀写作的经典,也引导我们思考普遍潜伏的危险:人类的兽性在何种情况会被激发?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民族失败和黑暗的历史?

马丁·路德著,孙为鲲译,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收集了马丁·路德的属灵劝慰书信。这些书信是他写给同时代人的安慰、激励和劝诫,帮助他们如何面对疾病、死亡、逼迫、监禁、饥荒,以及社会动荡等各种挑战。它们体现了路德的教牧辅导与路德神学的紧密关系。

[美]拉里莎·麦克法夸尔著,王燕秋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将普通大众习以为常的道德准则放在放大镜下审视。通过讲述和分析一些利他主义者极端得令人震撼甚至敬畏的人生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无数陌生人需要帮助,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英]瑞秋·霍姆斯著,陈慧平、刘曙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首部关于爱琳娜·马克思的中文传记作品,详细记录了她传奇的一生和最后悲伤的结局。作者通过严谨的调查和细腻的描写,将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马克思小女儿展现在人们面前。

瞿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法]让-伊夫·塔迪耶著,田庆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国内外均少有的对意识流文学大师普鲁斯特与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之间对话的构想。《未知的湖》对普鲁斯特和弗洛伊德共同关心的一些主题进行了研究。普鲁斯特是作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者,他们面对人类、世界有着不同的态度,但都对同一些主题——从梦幻到死亡——很感兴趣。作者让-伊夫·塔迪耶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普鲁斯特和弗洛伊德两个人的不同话语其实是殊途同归,两种话语相互映衬,建立在统一的意向之上。

[日]平石淑子著,崔莉、梁艳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石淑子是日本知名萧红研究专家,大学时代师从“日本鲁迅研究第一人”丸山升教授开始萧红研究,至今已四十余年。该《萧红传》系国内首次出版,作者在勾稽史实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厘清问题,还原真实萧红。

[美]卜寿珊著,皮佳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扬之水著,三联书店

扬之水的名物研究真正过人之处,是通过细微的体察和近乎无我的叙事,激活古代寻常物用中诗性的品质与人心中的诗意,使人们在日用常行中感受物中情的真切。当物之美与诗之美随着文化史的转变不再为今人所熟识,她为我们体会其中的深情与雅致,建构了一个个想象的基点。本书是在《终朝采蓝》原书基础上加以调整而成,故曰“新编”。

[日]宫崎市定著,谢辰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在辽阔的亚洲大陆上,分布着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交通纽带而建立联系,相互竞争并相互弥补,从而展开了亚洲史发展演进的宏大画卷,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全人类的真正历史。作者在书中提出“西亚文明东流论”,并开辟了“亚洲史”这一全新的领域,着重考察各文明之间的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线的转移和变化,揭示文明兴衰与时代演进的历史大势。

[英]保罗·史密斯、卡罗琳·瓦尔德主编,常宁生、邢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出版于2007年,包含西方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撰写的41篇专题论文,梳理和描述了从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并对这些观点和立场的目的、可能性和限度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性探究。

巫仁恕著,中华书局

本书是台湾学者巫仁恕先生对明中叶以后到清中叶江南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与社会生活的最新研究。以消费为切入点,以江南城市为案例,探讨明清城市内休闲消费活动如何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而分析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与权力纠结。

[美]乐仲迪著,高原译,毛铭校著,漓江出版社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路,更是欧亚文明交往中一个综合的现象,它的存在对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张骞探险之地》一书原书名即为“伟大的丝路”,为东西文明交流研究专家、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德维拉扎的代表作。

[德]罗伯特·格瓦特著,朱任东译,译林出版社

对于战败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一场巨大暴力灾难的开始。1917年至1923年间,遍布中欧、东欧和东南欧的暴力冲突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而正是在这样的战争废墟上,极端意识形态开始形成……本书对于一战后欧洲乱局的描述,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诸国渴望秩序胜过了渴望自由。

[美]芮沃寿著,常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师已去,经典不朽,在近十万字的篇幅里,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美国汉学家之一:芮沃寿以手术刀般精准处理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日]狩野直喜著,张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狩野直喜在京都帝国大学讲授“支那小说史”和“支那戏曲史”的讲义。小说史部分是日本汉学界第一部系统深入的中国小说史,价值尤高,戏曲史部分除介绍了中国戏曲自身发展史外,还介绍了欧洲的中国小说戏曲研究及日本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研究。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起源是什么?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简单地说,就是“刑起于兵,法源于礼”。(一)刑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黄帝“五刑”:“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6854413352846052.html
2.中国法律史[18] 1.3为何学习中国法律史(下) 1579播放 12:36 [19] 1.4如何学习中国法律史1(上) 1558播放 11:16 [20] 1.4如何学习中国法律史1(下) 1646播放 11:14 [21] 1.4如何学习中国法律史2(上) 2061播放 12:31 [22] 1.4如何学习中国法律史2(下) 1515播放 12:27 [23] 2.1 国家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DHIP3N047&mid=PHIP3VGLB
3.中国法律史(ppt课件).pptx中国法律史;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21/8066035137005047.shtm
4.法学考研法制史高频考点:中国法律的起源法学考研法制史考点【中国法律的起源】的内容有哪些?如果你对此还不了解,那就赶紧来看看高顿小编整理的法学考研法制史考点【中国法律的起源】的具体信息吧!https://m.gaodun.com/kaoyan/1493061.html
5.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三、历史法学观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对萨维尼历史法学之评价 必须承认,正如萨维尼历史法学观的理论中所阐释的一样,萨维尼的法律理论是德意志民族在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对其的评价也应当基于18、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的整体历史背景来进行。但是,作为世界法律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法学流派思想的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6.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中国法制史之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定1.1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1.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 国家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同世界上其他古老的 国家一样,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在氏族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靠的是氏族首领的权威和原始习惯, 维持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546.html
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律史报价参数图片视频怎么样问答图书 法律 法律 法律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正版新书]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以西方文学罪罚观为视角刘 https://m.suning.com/item/0070172873/000000012435370068.html
8.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00264讲义第二章学历提升学历教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即作为传统中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儒家的法律思想融合了先秦诸子各家中与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的因素,而逐渐取代了法家法律思想,成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导,对中国法兰思想和法律制度的演变影响很大,以致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成为五四运动前整个中国法律思想的重要特点,并且至今仍影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903100104952.html
9.“水”与中国法律起源“法”字“水”旁有关的传说故事悄悄传述着中国法律的来历,让我们发现了中国法律起源的独特道路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水神裁判 治水 法律起源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在读过沈兼士《鬼的原始意义试探》后,致函沈氏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1]“法”正是这样一个字,对它的破解,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27175331_24717.html
10.法律硕士联考中国法律的起源法制史法硕联考揭秘:探寻夏、商时期中国法律的起源 在法制史的广阔天地中,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阶段,一直吸引着众多法律爱好者的目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看看中国法律是如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https://www.jianshu.com/p/a1ae34520e6e
11.尼采:快乐的知识(上)这本语录式的小书涉及的问题颇多,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本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等,是否可以说,尼采思想的精髓大体上已包罗在这部奇书里了。 现将书中沙及约问题择其要者介绍于后: 尼采力主保存个体本能和人的自由意志,指出群体本能意识、道德和宗教无不以否定个体本性和自我https://blog.csdn.net/a497785609/article/details/250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