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的起源

1、中华法系的起源中华法系,是指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成长的,以礼法结合为根本特征,以成文刑法典为核心内容,以唐律疏议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封建时期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其法而制定的东亚诸国法律制度的统称。中华法系空间范围主要是以中国法为母法为核心,还包括东亚大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和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最初的法产生于夏朝,以后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成文法在各国颁布,到秦朝时中华法系有了雏形。此后,经过西汉和东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八百多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很成熟,自成体系了。代表性的法典就是保

2、存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中华法系完备的标志。唐朝以后,宋元明清各朝都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朝代的法律制度。一中华法系的起源中华法系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上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中华法系与中国法同时出现、同步发展。中国法律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时代。中国最早的法律诞生于夏。禹建立了夏,夏是中华史上第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国家的奴隶制王朝。既然诞生了国家,那么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来维持整个国家的秩序。夏朝第一部“法律”叫禹刑,也是中华史上的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内容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据周礼等古籍的记载,夏朝有墨、劓、膑、宫、大辟等刑罚。因此可知,夏朝已经

3、有了五刑。夏朝的“法律”代表了统治阶级意志,以刑律为主,基本不涉及民法。夏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但是夏朝的“法律”已经具备了法律的雏形,从夏朝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法系起源的一特点是法起源于礼。礼源于战争和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常常伴以歌舞和誓师、献俘仪式,还有颁布军令、行赏施罚之类。于是礼就逐渐演化成一种神圣威严的仪式和行为规范,在古代礼成为一种内容丰富的行为规范。古老的夷礼、夏礼在西周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其成果就是周礼。夏、商、西周是国家产生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私有制发展不充分,氏族内部的贫富差别还没有完全冲破氏族血缘

4、纽带。当时是既按地域来划分居民,更以血缘来确定阶级。西周是奴隶制鼎盛时期,由于嫡长继承制,土地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的确立和发展,宗法礼治思想大大膨胀起来,并成为指导法律活动的核心。周礼在法律精神上表现为维护尊尊亲亲的政治等级和家族伦理秩序。在西周的分封制和世袭制下,各种贵族特别是大夫以上的大贵族在自己封地内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立法、审判权和各自的武装力量。法在周礼中表现为:第一,血统与宗统相结合。西周自建国时便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以保证宗法贵族政体及周王室内部的稳定结构。第二,封地与人民相结合。获得封地的贵族不仅具有土地

5、使用权而且还具有对封地人民的统治权。他们在封地内的立法、司法、行政、军事、赋税等权力却是相当独立的。第三,宗法与法律相结合。法律严厉禁止不慈、不孝、不友的行为,并保障贵族在诉讼中的一系列特权。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是以宗法等级为标准的。第四,宗法与神权的结合。与商代以天命自赋(祖先神等于上帝)不同,西周统治者提出“以德配天”说,认为上帝为各民族所共有,哪一民族有“德”(即得民心),该族的祖先神便得以“匹配上帝”、“在帝左右”,从而获得对人间的统治权。于是,“敬天”的宗教观念与“孝祖”的伦理观念便有机地合为一体。二、中华法系的发展最初的国家

6、与法产生于夏朝,以后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成文法在各国颁布,这一时期中,诞生了中华法系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即李悝编订的法经。法经在体例上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在内容上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指导思想。4这部法典内容详尽,而且也进行了系统化处理,是中华法系成文法典的代表之一。这一时期的法学家代表除了李悝之外,还有商鞅、韩非等。到秦朝时中华法系有了雏形。秦朝的法律制度从现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来看,已经很完备,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各项法律的原则。秦始皇建立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在商鞅制定的秦律的基础

7、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基本无太大变化,所以一般认为秦朝立法源于秦国立法。秦朝设有二十九种单行律条,如田律、工律等,这就适应了秦统一后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生活需要。秦国法律形式有律、令、制、式、法律答问、廷行事等,立法以修订秦律为主。所以秦朝法律已经初具规模,而且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正统,强调“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并且在秦朝时期,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上的诸国已经开始了同中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可以说中华法系在秦朝时期已经开始形成。秦朝法律以严著称,而汉朝法律则以简闻名,汉朝法律最初就只是高祖所定的“约法三章”,“约法三章”中强调的是

8、民法,以民生为中心。汉朝法律的主体部分,是以九章律为核心的汉律六十篇。其中九章律作为最基本的刑事法典,系最主要的核心和主干;其他法规如越宫律、朝律、傍章律,则均为九章律的重要补充。秦汉时期的中华法律已经比较完备,而中华法系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此后,经过西汉和东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八百多年的发展,到隋唐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很成熟,自成体系了。代表性的法典就是保存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中华法系完备的标志。三中华法系的形成中华法系至唐代已基本形成,宋、元、明、清时继续发展,达到“繁荣时期”。唐朝建立后,唐代统治者继承中国“礼刑并用”的法学

9、传统,并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唐律是集中国封建法律的大成,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宋、元、明、清各代法律都承袭唐律体系。唐律是在隋朝开皇律基础上制定的,而隋律则继承了前代的法律。唐律根据秦汉以来封建立法和司法的经验,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罪名、刑制及司法原则加以整理,对社会关系各主要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它集唐以前我国封建法律之大成。成为宋元明清历代制定和解释封建法典的蓝本,并对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本所学的正是隋唐的法制,至今日本还用的省(相当于中国的部)、地方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府、道都是学习隋唐

10、法制的结果。宋朝的宋刑统,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元朝至元新格的二十篇,有九篇与唐律相同。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受到唐律影响。所以唐朝时期应该是中华法系的“承前启后期”。唐律中的代表文本是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中国唐代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首篇的名例律如同现代法律的总则,表达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其余十七篇相当于现代刑法的分则,具体规定了什么行为构成犯罪以及犯罪后如何处罚的各种条款。所以可以说唐律疏议是一部比较正式的法典,与现代法典在形式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可以说唐朝法律是中华法系中比较典型的法律。

THE END
1.学习时报多元统一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宋玲 字数:3057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归纳出三种形式,分别是裂变、撞击与融合,他用“满天星斗”来形象地总结中华文明的多元统一,结论便是古代各族人民在中华辽阔国土上创造了历史。的确,传世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能证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交流与融合,共同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4-09/23/nw.D110000xxsb_20240923_2-A8.htm
2.“水”与中国法律起源“水”与中国法律起源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法”字“水”旁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认为“法”字的“水”最初洋溢着神判的灵光,经过上古先民治水活动,从而使“法”由天上掉到了人间,由超人的神明裁判方式变成了权威统治者强制他人服从的暴力工具。“法”字“水”旁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27175331_24717.html
3.中国法律的起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中国法律的起源,走了一条兵刑合一、刑法受到特别重视的道路。;“礼”的深度影响,是中国法律起源的最为基本的特征。;宗法制的影响是中国法律起源的另一重要特征。;中国法律的起源,还表现出民族大融合的特征。;中国法律的起源,也体现了由“裁判到立法”的特点。https://www.shuashuati.com/ti/30d526913a9e4ef4876cdfdaa12758a9.html?fm=bdd73ee961cdbea50ff7fadad33e03905c
4.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中国法制史之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定1.1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1.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 国家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同世界上其他古老的 国家一样,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在氏族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靠的是氏族首领的权威和原始习惯, 维持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546.html
5.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主张通过考察法律制度及其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变化来发现其精神和基本原则,试图从塑造者“民族精神”或法律的“观念”的社会历史、社会变迁和社会环境中找到法的“真谛”。萨维尼对历史方法的偏爱和对“民族精神”的简单化经常受到批判;并且,他的关于习惯法优于法典的结论也受到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萨维尼已经敏锐的意识到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6.2010年4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自考试题34.反映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 ) A.《原君》 B.《原法》 C.《原臣》 D.《原道》 E.《宋论》 35.下列能够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民主性的有(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学习西方的分权学说和法治原则 C.宣传和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要求收回治外法权 https://www.hbzkw.com/exam/20120225162003.html
7.当代中国法治权威的三大来源与从严治党①戴启秀:《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看德国法律的起源与发展》,《德国研究》2009年第2期。 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神学权威受到挑战,重视人类自身价值的人文精神开始觉醒,于是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在人类自身中寻找法律神圣性的来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人类的永恒本性自然地产生出保护其个人自由(消极性自由)的http://www.xml-data.cn/SHCJDXXB/html/6c4cd7c1-d21d-412c-88c7-7438ccff7e08.htm
8.2003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综合课及解析(3)法理学部分1.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 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https://www.kaoyan365.cn/jm/959.html
9.中国法律史(ppt课件).pptx中国法律史;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21/806603513700504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