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安:法治中国向法治体系迈进理论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

什么是“法治体系”?

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什么是“法治体系”?在我们过去的法律文献和法学著述中只有“法律体系”或“法制体系”的提法,而很少有或几乎没有“法治体系”的提法。

“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法制体系”有什么区别?首先,法律体系、法制体系是相对静态的,而法治体系是相对动态的。法律是指载有法律规范的书面文件,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则是指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其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也包括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但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而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也就是说,法治的“法”主要是指治官的法。再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相对于法治体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服务的。

法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法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全会公报列出了五个子体系或分体系: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都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完善的法律,一个国家不可能实现法治,没有完善的国法和党规,在我们中国不可能实现法治。在中国实现法治,之所以不仅要有完善的国法(法律规范体系),还要有完善的党规(党内法规体系),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整个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领导地位,直接行使国家重大问题决策权以及“党管军队”、“党管干部”、“党管意识形态”等公权力。从而执政党既要依国法执政,也要依党规管党和执政。党规服从国法,补充国法,党规主要规范执政党内部的组织和活动。直接规范执政公权力行为的党规,在条件成熟时,应通过国家立法程序转化为国法。

法治实施体系有何作用?

法治监督体系包括哪些环节?

法治监督体系对于法治的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法治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六大环节:首先是人大监督,这是最重要的监督。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最经常使用的监督方式应是对官员的质询。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很少使用它。如果我们把质询这个方式用起来,加上电视转播,腐败分子还敢像现在这么嚣张吗?法治监督体系的其他几个环节分别是纪委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督察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司法对公权力最重要的监督形式是行政诉讼。但行政诉讼这种监督形式的应有作用现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干预。有的地方政府违法征收、违法拆迁、对假冒伪劣食品、环境污染不闻不问,老百姓告到法院,法院不敢受理,不敢依法判决。由此可见,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加大步伐,加快步伐。

如何认识法治保障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一是法治人才队伍,二是法律纠纷、争议化解机制,三是国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四是党的领导。

关于法治人才队伍,全会提出,要“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关于法律纠纷、争议化解机制,全会提出,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关于国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关于党对法治的领导,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

以上五个子体系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框架。笔者认为,实现建设这个总体系及其五个子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雄厚的基础和提供坚实的保障。

THE END
1.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内容和特征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不同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内容 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http://www.npc.gov.cn/zgrdw/pc/XWZX_1/6/200702/t20070225_3181.htm
2.以下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的是()B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 C公安部制定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D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法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3748053664.html
3.考点剖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主干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7个法律部门,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考点剖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医学考研公共课知识及内容,请继续关注医学教育网医学考研栏目https://www.med66.com/yixuekaoyan/gonggongke/li2208113299.shtml
4.廖诗评: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视野下的行政执法目前,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学术研究,均未对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的具体内容做出相关介绍、说明和论述。美国域外适用和域外管辖的法律体系源流久远,内容丰富。相比而言,中国法长期以来具有较为严格的地域性,只是在近年来才开始拓展其域外效力,进行域外适用。本文认为,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含有域外效力条款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5/15176.htm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记者会内容摘要:3月10日下午15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http://news.cntv.cn/special/2011lhzb/fltx/index.shtml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https://m.64365.com/tuwen/657569.aspx
7.参考简答题及答案: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二、简答题(10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参考答案一答:中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4/5032241214003300.shtm
8.中国法治55周年:道路坎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大会上说,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化到体系化、从贬低法律的作用到建设法治国家的曲折发展的过程。胡锦涛的这番话高度概括了新中国成立55年来,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发展历程。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420.html
9.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https://www.xhby.net/tuijian/202003/t20200318_65652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