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行业政策和法规,并审批相应限额的管道建设工程。根据拟建设输气管道的年输气能力、建设区域、以及投资企业性质等进行区分,分别由国家发改委或各级发改委予以核准(备案或批复)
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全国管道发展规划,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规定主管全国管道保护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国管道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全国管道发展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
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用地进行管理控制
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监总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有关事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定,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将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范畴,严格按照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实施监管
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
各级生态环境部对职责范围内的天然气管道输送项目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和环境保护标准,并对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管控,以保护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区周边生态环境
CNG及LNG业务
CNG(LNG)加气站建设须经发改委核准/备案
城镇燃气管网领域
住建部
燃气经营许可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住建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后批准
管道燃气销售价格的确定和调整由县级以上地方发改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
法律法规名称
颁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2015年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2010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
2014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
2004年8月28日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
2016年2月6日
国务院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年修订)
2014年7月29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
2013年12月7日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2014年
2014年7月9日
《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2017年1月1日
国家发改委
《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
2014年4月1日
《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2015年5月4日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试行)》
2015年8月22日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2015年6月1日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原住建部、交通部、原水利部、人民银行等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
2014年2月13日
国家能源局
《陕西省燃气管理条例》
2008年1月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
《陕西省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
2013年10月
为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促进户用储能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通过提升涉网安全性能、加强涉网参数管理、优化并网接入服务、强化并网运行管理等措施,提升调度机构并网安全管理水平。
为促进无烟煤清洁高效利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有条件地区生物天然气进入管网,因地制宜推进乡镇集中供热,优先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供暖,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为推动绿氢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耦合发展,打造低碳循环的煤炭高效转化产业链,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为推动柴油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实施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保障电力、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供应能力。
为推动智慧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与工业、交通、能源等企业协同,促进移动物联网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融合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促进锂电池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发布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抓紧制定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光伏拉晶产品等能耗限额标准和通信基站等能效标准,完善配套检测方法,推动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管理,落实梯次利用企业主体责任,鼓励采用租赁、规模化利用等便于梯次产品回收的商业模式,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