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包括哪些权力民法典

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一)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是一种绝对权。人身权包括:

1、人格权

人格权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1)生命权: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生命的权利。

(2)健康权: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健康的权利。

(3)身体权: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自己的身体的权利。

(4)人身自由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自主支配行动的权利。

(5)婚姻自主权:当事人依法决定缔结或解除婚姻的权利。

(6)姓名权:自然人以文字符号区别于他人的权利。

(7)名称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的权利。

(8)肖像权:肖像人支配自己的人身要素肖像的权利。

(9)名誉权:权利主体依赖自己的名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10)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私人信息的权利。

(11)荣誉权:荣誉公民、荣誉法人享有荣誉的权利。

2、身份权

身份权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民事权利。也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1)配偶权:婚姻一方作为配偶而享有的权利。

(2)亲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份权。

(3)亲属权:权利人相当于亲属而享有的权利。

(二)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

1、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1)所有权: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3)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债权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包括: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

(1)合同之债:依据有效合同(契约)所产生的债。(民法中的“债”,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借债”之意,而是民事主体之间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一方(多方)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多方)为债务人。下同)

(2)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人,要求受益人返还因无因管理而支出的费用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3)不当得利之债:因债务人的不当得利(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而取得利益)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

(4)侵权行为之债:因侵权行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3、继承权

继承权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死者生前所立有效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著作权中也有人身权的成份)

(1)商标权: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

(2)专利权:发明创造人对其依法授予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享有的权利。

(3)著作权: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民事权利的其他分类

(一)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二)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三)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四)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五)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三、民事权利怎么行使

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权利;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

权利行使应遵循以下两项主要原则:

(一)自由行使原则。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

(二)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THE END
1.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什么《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与人格权;(5)监督权等。 展开全文 咨询在线律师 22023 位律师在线 网友都在问 换一批 我作为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https://m.66law.cn/v/wenda/179049.aspx
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议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 (2)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 (3)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 (4)保障妇女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正当权利等。http://www.jcrb.com/xztpd/2024/202411/xianfari/xianfaridarijixian/202412/t20241202_6746050.html
3.民事权利的权利分类有哪些民事权利的权利分类有哪些一杯酒一世兄弟 好评回答 财产权与人身权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绝对权与相对权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主权利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87Yir3TO6t7r.html
4.法律行为有哪些法律行为的分类→MAIGOO知识法律行为有哪些 法律行为的分类 摘要: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那么法律行为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法律行为的分类。 目录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616.html
5.民事权利的分类法律主观:我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的具体种类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同时,作为法人的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还包括名称权、名誉权等。 民法的权力体系有哪些分类 法律主观:民事权利主要有哪四个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支配权、请求权https://www.fljg.com/baike/651898.html
6.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民法典》之民法基本原则(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3)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其合法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都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人,给公民合法民事权益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https://hi.huatu.com/2022/1215/127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