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14本法学名著:一门法学经典阅读必修课

“经典往往是对特定时代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集中表达,这种思考和表达因其承载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关怀而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经典阅读可以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离不开经典。让我们重拾经典法学名著的精髓要义,去探寻无尽丰饶的法律思想宝藏。”

——《法学名著导读》

重拾经典法学名著精髓要义

探寻法律思想的丰饶宝藏

献给法学专业的你

一口气读完14本法学名著

一门经典阅读的必修课

全书遵循先总后分、先普遍后特殊、先理论基础后具体实践的总体思路,共分为“法学基础”“法的概念与法的方法”“中国的法与社会”三个板块,分别介绍了《利维坦》《联邦党人文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和国家》《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论法律》《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法社会学》《乡土中国》《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共14本法学经典著作。

“法的概念与法的方法”作为第二板块,主要包括对《论法律》《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法社会学》6本著作的导读。《论法律》是中世纪经院法学家阿奎那的重要著作。《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都是法律实证主义的代表作,其中《法理学的范围》是英国法学家约翰·奥斯丁的代表作,这本书宣告法律实证主义的诞生。《纯粹法理论》和《法律的概念》分别是现代分析实证法学的两大人物汉斯·凯尔森和哈特的代表作,他们共同开启了20世纪下半叶法律实证主义的复兴。《法律帝国》是美国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代表作,它系统批判了分析法实证主义,并提出了一种与之并驾齐驱的、针对法律的“建构性诠释”理论。《法社会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早期代表作,这本书从功能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了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探讨了法律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法与社会”作为第三板块,包含对《乡土中国》和《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两本著作的导读。《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形态的分析堪称经典。《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著名法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的法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分析,对于了解传统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志铭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副主任于浩教授联合主编。

本书具体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第一讲

姜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二讲

陈肇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三讲

张志铭(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四讲

张卓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第五讲

丁轶(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第六讲

杨天江(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第七讲

孙海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第八讲

张书友(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第九讲

于浩(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十讲

沈宏彬(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第十一讲

陈洪杰(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第十二讲

刘磊(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第十三讲

李德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第十四讲

主编介绍|

张志铭,华东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委员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法律解释学》《中国法治实践的法理展开》等,译著《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合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独译)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哲社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曾获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

于浩,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在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项目以及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曾获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一等奖等。

目录

第一讲《利维坦》导读

一、霍布斯生平和成书背景

二、霍布斯论人

(一)视觉策略

(二)照人画国

(三)知识与权力

三、进入国家

(一)放弃作为人的自然权利

(二)自然状态

(三)从国家诞生开始就预测国家的死亡

(四)合众为一

(五)国家权力问题的数学解决

四、国家的维持

(一)对主权者的反抗

(二)霍布斯的经济政策

(三)语言的运用

五、《利维坦》中的法律观

结语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二讲《联邦党人文集》导读

一、《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及其成书背景

二、《文集》的主旨

三、制度主义立场

四、立宪的人性假定

五、汇集民意的立法机关

六、强有力的行政首脑

七、专业的法院

第三讲《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导读

THE END
1.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2.新行政处罚法理解与适用工作指引公共法律服务各级行政机关要根据新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定义、种类及其在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认真梳理本单位实施的行政处罚及其依据。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不得继续实施。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在新法施行后,应当严格按照新法的规定实施。 二、正确把握行政处罚设定权限。根据新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设定权限,地方性http://www.fjnh.gov.cn/ztzl/bzhml/lyxx/flfw/202107/t20210726_1687199.htm
3.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理论上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重要的有按部门来划分,分为七大部门法,如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社会和环境保护法。中国所有法律分类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宪https://www.docin.com/p-2154225701.html
4.洪汇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股票种类: 人民币普通股(A 股) 每股面值: 人民币 1.00 元 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并结合当时市场情况确定发 发行价格: 行价格,如中国证监会或交易所出台新规定,从其规定。 2,700 万股。本次发行的股票均为公司公开发行的新股,公司股 发行股数: 东不公开发售其所持有的股份。 包括但不限于采取网下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0700001025_24.shtml
5.2022年泸州公需科目答案51教学网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0正在成为承裁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A.A.中心城市 正确答案:C 本讲提到.()是国家治理最为重要的部分。A.A.经济治理. 正确答案:C 6.0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A.A.执法必严 https://www.51jiaoxue.cn/post/1321.html
6.宪法宣传周这些宪法知识你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c3NTI1Mg==&mid=2247495623&idx=3&sn=61dfebd0554140da19d8cea7c83f3a46&chksm=e8b58193d86b4706723b3a5fc4930c17f34a0a9607c0b37b078d884315c727327af6d37d08de&scene=27
7.[国际法]第一章导论国际法与国际道德的区别3.在适用一国之国内法时,该国国内法院的判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有助于帮助国际法庭正确地理解适用该国内法的具体规则。若国内法庭判决不一致,国际法庭有权选择最符合该国法律的判决。 三、国际法在中国的地位 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倾向于具有与国内法律同等的地位,但是低于中国的宪法。但中国法律中提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30861
8.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6.3行政许可的种类程序与阻滞1、【单选题】关于具体行政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行政许可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皆为要式行政行为 C、法律效力是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因素 D、当事人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予以执行是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表现2、【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http://xuzhou.ehqc.cn/html/09_73.html
9.舒国滢王夏昊雷磊:《法学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版 法学方法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获取与证立具体应然之法律判断”(卡尔?恩吉施语)。一个具体应然之法律判断的形成,既取决于恰当的法律规范的选择,也涉及可靠的案件事实的裁取,既要满足“依法裁判”的基本要求,也要追求“个案正义”的价值目标。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法学方法论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80.htm
10.《中国法学》文摘·2019年第3期从法院的判决中不难发现,即便是《行政诉讼法》已经作了“法定程序”的规定,但是在法律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时,程序问题往往难以被独立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 “田永案”是正当程序原则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件。在没有明确成文法依据的情况下,该案明确地表达了“正当程序原则”的核心要求——公平听证,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0991.html
11.我国反极端化工作的现实困境与法律路径中工理论(四)明确反极端化措施的法律地位及种类 反极端化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预防性措施、干预性措施和矫正措施。主要涉及对极端化的识别、信息采集、重点人员防控、极端化行为阻断及去极端化矫正等内容。反恐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于宣扬极端主义等极端主义活动予以制止、强行带离、收缴物品资料及查封等具体的法律措施及https://www.workercn.cn/32935/201910/10/1910101533049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