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美】瑞恩·卡洛、【美】迈克尔·弗鲁姆金、【加】伊恩·克尔编

陈吉栋、董惠敏、杭颖颖译

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发展,人工智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现有法律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书汇聚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的探讨,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起步时期,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尝试突破机器人法目前遭遇的发展障碍。通过阐释充满争议的法律、伦理和哲学问题,本书揭示了围绕机器人及其调控产生的问题远比人们预计的复杂,尚有大量关于机器人界定和适用的问题等待解决。

目录

《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

【意】乌戈·帕加罗著张卉林、王黎黎译

本书探讨了机器人技术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如何影响今天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在刑法、合同法和侵权法领域的责任和代理问题。通过区分机器人作为人类互动工具的行为和机器人作为法律领域的适当代理人,法学家们将不得不解决新一代的“难题”。一般的分歧可能涉及刑法上的豁免(例如在战斗中雇佣机器人士兵),合同中某些机器人的个人责任(例如,机器人交易员),以及严格责任条款和基于非契约责任的条款(例如侵权法中的服务机器人)。作者认为,既然机器人将继续存在,法律的目标应该是明智地管理我们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主编序/1前言/1致谢/1第壹章导论/1第2章法律、哲学和技术一、法律哲学与机器人/22二、责任原则/30三、代理和人工智能体的义务/38四、谁来承担责任?/44第三章犯罪一、科幻情节/51二、思想状态和犯罪行为/54三、机器人和正义战争/57四、机器人打手(PicciottoRoboto)的现象论/68五、无法建立因果关系?/76第四章合同一、契约、条款和风险/87二、人造医生/92三、机器人交易员/100四、现代机器人,古代奴隶/109五、无人载具革命/113第五章侵权一、不良意图/126二、儿童、宠物及疏忽/129三、人工智能雇员和严格责任规则/137四、举证责任/142第六章法律作为元技术一、机器人作为法人/158二、机器人作为严格代理人/172三、善恶之源/177四、复杂性的层级/180第七章结论/189参考文献/199

《机器人是人吗?》

【美】约翰·弗兰克·韦弗著刘海安徐铁英向秦译

人工智能概念在猝不及防的AlphaGo事件中家喻户晓,手机助手Siri已经能够进行语音交流,完成很多工作。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全球各地实地测试。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愈加无法逃避的现实,它将促使我们改变生存世界的假设,颠覆我们对生活秩序的认知。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保姆、机器人管家、人工智能外科手术医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法律、政策与伦理如何规范?

霍金说:“由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限制,人类无法赶上技术的发展速度。人类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机器人的崛起,法律将如何应对?在《机器人是人吗?》一书中,美国律师约翰·弗兰克·韦弗探讨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新故事的法律层面,从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的具体法律问题,到正在向法律本身提出挑战的基本问题。”

《机器人的话语权》

《审判机器人》

《批判区块链》

[英]罗伯特·赫里安著

本书在肯定区块链颠覆性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区块链“生态系统”进行了多层次批判。作者认为区块链的应用并未惠及普通民众,而只是大企业赚取钱财的工具。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区块链偏离了设计者的初衷。国家对区块链这个新业态的发展,基本上抱持观望态度,目前针对区块链的规制模式亦因此主要表现为民间模式。由于缺乏国家力量的推动,区块链为全民服务这个目标难以实现。作者认为,为了实现“区块链向善”的目标,应该杜绝“区块链技术万能论”这种错误的炒作,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区块链教育,同时建议政府提前介入,引导区块链走向促进社会福祉的道路上来。

主编序/1中文版序/1推荐序一/1推荐序二/1前言/1第一部分规制区块链一、引言/3插曲1:补充记忆经济/27二、规制难题/32三、规制传统/54四、区块链规制者/84插曲2:规制技术/110第二部分批判性视角一、准备就绪/117插曲3:无政府主义经济下的无政府主义技术/138二、区块链: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的行为准则/144三、区块链的心理政治学/164插曲4:严重缺乏法律——库尔特·冯内古特《自动钢琴》一书中的机器人/187四、批判性规制/190索引/205译后记/221

《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

刘宪权著

本书是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刑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回应,如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注意义务及刑事责任风险,针对人工智能产品具体罪名的设置、针对人工智能产品的刑罚种类等问题。

《链之以法:区块链值得信任吗?》

区块链是一项具有变革性的基础技术,其对世界的潜在影响堪比互联网。本质上来讲,区块链和法律都是信任机制,两者关系的不确定性引致对区块链两极分化的评价。区块链利用分布式分类账、共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实现避免对中央机关的依赖以及建立普遍诚信的价值主张。但区块链信任系统并非无懈可击,分类账、智能合约、边缘服务提供商以及代币销售各层次各有风险,网络解放和政府架空无异于天方夜谭,法律和监管介入的需求毋庸置疑。监管可能抑制创新并引起管辖权竞争问题,但并非无解之局。区块链可以补充法律、与之互补甚至取而代之,两者分别有其治理局限性,融合治理方为解决之道,而这可以通过法律代码化与代码法律化两种模式实现。

中文版序//001推荐序法律与区块链的共生共荣//001译者前言化技术幽灵为算力之美//001一引言:代码的逆袭//001二区块链//015(一)?区块链的运行机制//0191.?分类账//0212.?共识//0233.?智能合约//029(二)?适用的理由//0331.?避免与中央机关的矛盾//0332.?普遍诚信//037三分类账与法律//041(一)?可能出现的问题//0431.?信任分类账//0442.?信任智能合约//0473.?信任边缘服务//0494.?信任代币发行人//051(二)?代码和法律//0551.?“众聚之地,非王之土”//0552.?监管争论//0613.?不公开合约//063(三)?监管和创新//0651.?加密服务提供商的分类//0652.?管辖权竞争//071四法律信任和区块链信任相结合//077(一)?区块链和(或)作为法律//0791.?以区块链补充法律//0802.?区块链与法律互补//0823.?以区块链取代法律//085(二)?法律代码化//0871.?安全港条款和沙盒//0872.?合约模块化//090(三)?代码法律化//0941.?合约融合//0942.?预言机和计算法院//0973.?链上治理//101五结论//105索引//108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海南省地质局普法宣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制定法律和完善法律体系的根本依据,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下面请和小编一起学习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既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https://geo.hainan.gov.cn/sdzj/dzjpfxc/202311/5c162e533a204620aef8d6740e102146.shtml
2.宪法宣传周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到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新中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 五四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DcwNjQyNg==&mid=2247491302&idx=4&sn=740e4a7fc0dc7508708820f2fdb32b1f&chksm=eab21013c3d7113ee28049eb2c6b3be57682c594701eb57a2f9e3969b584529b3ee036d8d0b9&scene=27
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严查酒驾的?什么时候列入刑法?关于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严查酒驾的?什么时候列入刑法?法律解答 安全出行智航团 帮助15000人· 响应一小时内 咨询我 酒驾入刑是在2024年5月1日后开始的。2024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关于酒驾的处罚,相关https://mip.66law.cn/question/answer/9351686.html
4.免费律师咨询问律师律师咨询找律师、咨询律师,上法律快车。中国法律服务平台先行者,20年来为数千万当事人找到适合的本地律师。网站拥有注册律师近23万,覆盖刑事、婚姻、合同、劳动、房产等80多个法律专业,在线为您提供免费律师咨询服务。http://lawtime.cn/
5.从鸦片战争到清末修律——中国法律近代化之路/李烁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近代化在修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是修律之后中国法律达到一个质变,而真正的,正式的近代化了。那么这个所谓的近代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认为中国传统律学向近代法学的转变是从1840年中西文化大规模接触后开始的。从1840一直到清末修律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始终只是量变,但是没有这个量变,是断然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2022
6.关于1982年宪法的起草过程问:宪法修改委员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工作的? 王汉斌:1980年9月15日,宪法修改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叶剑英主任委员主持并讲了话。他说:这次修改宪法要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历次修改宪法的经验,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我国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同时也要参考外国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吸收其中好的东西。我http://iolaw.cssn.cn/yw/2011/201104/t20110407_46117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