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何适用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1.为解除非法关系出具的借条,属无效民事行为——王女士诉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例要旨】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础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为解除非法关系出具的借条,属无效民事行为。

审理法院: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2.因偿还赌债而产生的民间借贷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范某诉石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例要旨】行为人明知相对人将借款用以偿还赌债仍然出借的,违背公序良俗,其目的意思不具有合法性,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行为应为无效。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应自始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案号:(2023)京02民终6887号

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3.托人情、找关系等请托行为不构成真实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该法律关系因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周某某诉王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号:(2022)京0109民初2051号

审理法院: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4.用于赌博而产生的民间借贷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邱某某与宋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例要旨】行为人事先知道相对人借款用于赌博仍然提供借款的,该借贷行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依法应认定为无效。

案号:(2022)苏0509民初2237号

审理法院: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5.因不正当两性关系而产生的民间借贷行为因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张某某诉邓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例要旨】行为人与相对人在借款时为婚外情人关系,违背了社会良俗,该民间借贷行为应认定为无效。按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一方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案号:(2021)粤09民终2936号

审理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信·司法观点

一、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本条(《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的简称,属于不确定概念。民法学说一般采取类型化研究的方式,基于裁判实务中依据公序良俗裁判的典型案件,区别出若干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类型。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审理案件时,如果发现待决案件事实与其中某一个类型相符,即可判定行为无效。这些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1.危害国家政治、经济、财政、税收、金融、治安等秩序类型;

2.危害家庭关系行为类型;

3.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

4.违反人权和人格尊重行为类型;

5.限制经济自由行为类型;

6.违反公正竞争行为类型;

7.违反消费者保护行为类型;

8.违反劳动者保护行为类型等。

同强制性规定一样,公序良俗也体现了国家对民事领域意思自治的一种限制。因此,对公序良俗的违背也构成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理由。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将未达到法律、行政法规层次的行政规章或者国家政策转换为公共秩序,并作为裁判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依据,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问题,也是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然要求,应当在司法实践中认真对待。由于公共秩序是具有相当弹性的概念,根据上文提到的八种常见类型,如果有相应的国家政策或行政规章规定,则应当单独参照具体规定的内容或者加上其他的各种因素,对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行为是否违背公共秩序作出认定。为尽量确保认定标准客观公正且便于操作,同时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以往的司法实践经验,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和考量民事法律行为是否违背公共秩序,可以通过正反两方面标准加以把握。其中的正面标准,即属于违背公共秩序行为的判断标准主要为:

1.从对象上看,意思自治行为应当是民事法律行为而非事实行为;

3.从主观要件上看,不需要考虑当事人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

4.从客观要件上看,行为后果具有相当的严重性。

其中的反面标准,即不属于违背公共秩序行为的判断标准主要为:

1.民事主体意思自治行为违反公共秩序的内容属于管理性质;

2.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可通过单方处罚达到规范目的;

3.认定行为无效致使弱者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

4.认定行为无效与日常生活经验法则严重相悖。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编著:《中国民法典适用大全(总则卷)》(三),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年版,第1348页)

二、关于违背公序良俗的理解

法律上的公序良俗,是指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不得违反社会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153条第2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第13条,下同)第6项规定此次修正将“社会公序良俗”改为“公序良俗”,删除“社会”二字,也是与《民法典》的规定相统一。

1.危害国家公序型,比如以从事犯罪或帮助犯罪行为为内容的合同(如本条第3项之情形);

2.危害家庭关系型,如约定断绝亲子关系的协议;

3.违反道德型,如妓馆之开设、转让合同,对婚外同居人所作遗赠等(亦如实践中出现的以性行为为对价获得借款的情形);

4.射幸行为型,如赌博、巨奖销售变相赌博等;

5.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行为型,比如实践中出现的以家人人身为抵押借贷的情形,过分限制人身自由以换取借款等情形;

6.限制经济自由型,比如利用互相借款扩大资金实力以分割市场、封锁市场的协议;

7.违反公正竞争型;

8.违反消费者保护型;

9.违反劳动者保护型;

10.暴利行为型。

当然,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判中遇到的情况具体属于何种类型,应当视具体情况作出认定。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第236~238页。)

法信·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

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31.【违反规章的合同效力】违反规章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合同效力,但该规章的内容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在认定规章是否涉及公序良俗时,要在考察规范对象基础上,兼顾监管强度、交易安全保护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慎重考量,并在裁判文书中进行充分说理。

原标题:《民间借贷纠纷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何适用》

THE END
1.中国法律法规大全单机版下载版本:v3.3大小:184.1M语言:简体中文类别:法律法规 类型:国产软件 授权:免费软件 更新:2023-09-04 环境:Windows11,Windows10,Windows8,Windows7 9 0%0% 详情介绍 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电子版)至今为止收集法规最全面、操作最简单的法律法规数据库软件,大概收集法律法规10万余条,并且目前每月定期在不断更新补遗中。支https://www.32r.com/soft/20707.html
2.舒国滢:《法学的知识谱系(全三册)》法学院本书精装版于2020年9月出版后,曾获评《法治周末》2020年度“十大法治图书”、杜威法律公社2020年度“十大法治好书”。 【目录】 序 导论:如何看待作为一门学问的法学? 一、法学与自然科学 二、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律学的性质? 三、西方法学的中国/汉语表达:“翻译法学”与“斗争法学”生成的历史背景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98.htm
3.中国法律汇编电脑版下载2024中国法律汇编PC端最新版「含模拟中国法律汇编电脑版介绍 收录了1000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2000多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6000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 软件特色: 1. 法律法规详细分类,一键查找。包含*高法颁布的全部法律法规大全及司法解释,能够方便地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司法解释及案例。 https://www.liqucn.com/pc/264551.shtml
4.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5.中国法制史17.下列关于中华法系的叙述:①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②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③礼法结合是其基本特征。④从立法和法典结构上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从司法体系上看,“行政兼理司法”。正确的有:( )。 A.①② D.①④ C.④ D.①②③④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