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教学指导《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笔者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过眼烟云”;(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黎元洪”,“《论持久战》”“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市推出的高二结业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高二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渠道。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口号等的引用;(2)对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其它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总理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经验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能“对号入座”。

5.关键词语性的观点

这类关键词语是教材本身对有关历史事物做出的论断(观点、结论),随行文而出,处在知识网络的结纽处,带有点睛之妙。例如“新时代”、“新高潮”、“新探索”、“新道路”、“转折点”、“标志着”等等,也是一种因史为论的“具体观点”。

五、注重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辩证思维能力和基本观点之具体运用和体现,在能力构成中需充分“注重”。有以下五个方面:

1.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本教材显著地加强了对国际、国内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分析与论述,引言部分更加突出。

(1)历史原因的主要类别: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在同一历史事物若干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者,是根本原因,余为具体原因;后者受制于前者。导火线是具体原因。②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③内因和外因,前者是变化的依据,后者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④远因和近因,前者带有根本性。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原因影响结果。因果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表现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例如工农武装割据的“三结合”)。

(3)借口:任何找“借口”或制造“借口”,都不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当予否定。

2.分析历史特征的能力

历史特征(特点、特色)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历史事物的个性;又是客观历史具体存在和演变之个性的表现形式,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点。分析历史特征要求源于而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的具体性和多样性,概括其本质属性。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阶级、纲领目标、革命动力、指导思想和发展前途等方面,都不同于著名的辛亥革命。这几点就概括了前者的本质特性。

寻觅历史特征的思维方式主要有:

跳跃式。例如,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分别反映了当时根据地的有关特点。

多边式。例如,分析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可以看到它同时具有六个特点。

切入式。重庆谈判是历史整体的切入点,由此可抓住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政治大局变化的特点。

综合式。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在华争夺殖民霸权的特点,就需要综合分析而获。

“引言”一般都要分析本章内容的时代特点。

3.分析事物性质的能力

性质是指一类事物区别于它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1)“定性”先决于正确的立场、观点:同是一个洪秀全,被曾国藩诬为“匪首”,而孙中山赞之为“反清第一英雄”,后者正确。给战争定性也同此理。

(2)“定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排除假象。

(3)凝固性的性质:中华民族永远认定《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可变性的性质:同一事物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而变更性质。康有为先维新派,后保皇派,再后尊孔复辟派。

(5)多重性的性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性,同时又有妥协性。

4.分析历史战争的能力

教材叙述战争的次数之多,情况之杂,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中古史上所无,为世界各国罕有。这是中国人民对敌斗争的一个历史纵剖面,矛盾曲折多变,错综深刻,存亡生死,时缓时烈。这是运用观点、发展思维能力的好机会,学生也很感兴趣。能力要求有:

(1)战争(武装起义)都因由于并表现着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还关联着某些次要矛盾。

(2)主要战争(战役)的知识结构规律是:原因、时空、双方、经过、人物、性质、特点、影响等。重点和难点是原因和影响(有的通过条约说明)。

(3)性质:外战、内战;正义、非正义。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都是正义之战。另见上题“定性”。

分析战争为本学科独得其能,独专其用。

5.分析历史意义的能力

历史意义属于理性化内容,本教材加大了它的分量。(1)“意义”属于褒义词性;(2)“意义”的结构规律是由性质、特点、作用、结果、影响、经验教训组成,排列顺序也大体如此。它们除了经验教训外,性质等五项本属“中性”——美丑其中,褒贬可用。(3)教材分析论述意义时,都用褒义,没有也不应当采用贬义或褒贬混用。“局限性”不属意义。(4)历史意义常隐寓着现实意义。

六、加强比较能力

本教材表述了许多相同、不同、相似、关联、中外、纵横、善恶、正误、进退、成败等历史内容,需用比较鉴别的能力。善于比较就充实了能力构成的内涵,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具体运用。

1.比较的基本思路

两大方向——纵向相比和横向相比。两者都可以用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

三种定式:①类比,同类相比叫类比;不同类者不能相比。②对比,仅比相异之点叫对比。③比较,异同兼比叫比较,包括了类比和对比这两项功能。

2.有对应比点的比较

例如:比较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参比对象是三个派;(2)主张、实践、影响是比点;(3)只能是主张跟主张比,实践跟实践比,影响跟影响比;(4)主张、实践、影响在各参比对象中有对应关系,故叫“对应比点”,无对应比点便无法比较。(5)同点、不同点是比较后的两种结果。

3.无对应比点的比较

上例,可以省略为“比较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模式。这里没有比点,当然无法比较。其实呢,它是要求自己先找出对应比点来,再做比较。所以又叫“自定比点的比较”。自定的比点要及于事物的本质,宜概括不宜太细。

七、提高评价能力

本教材对历史评价能力的要求很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都有的可评。

1.历史评价能力的主要特点

(1)评价能力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史评”对历史思维能力有明显的要求。

(2)评价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以上各项能力综合灵活的运用,在运用中又得以发展。

(3)评价能力的灵魂:①立场正确,例如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爱国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国际主义的立场和改革探索的立场等。②观点正确。

2.历史评价能力的基本要求

选准尺度:即被评对象的时代属性或阶级属性,要摆在当时的具体条件和时空范围内,看它们是否利于国家、利于民族,是否利于新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利于人类的正义事业等。不能超越历史或割断历史,也不能以今律古。

掌握方法:要实事求是,全面思考,一分为二;要联系地看,发展地看,重点地看。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公式化。

客观公正:功过、是非、褒贬,都要恰如其分。欢迎不同的见解和创见,但要有理有据。

3.表达的规范性

口头或笔头表达,都要准确精炼,段落层次清楚。要用历史语言,要史论结合。

八、发展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的花朵在于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这里所说的“创新”只能框定为他们自己的新体会、新发现、新见解和新运用。

1.高二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

现今高二学生的心理构成简单纯朴,求知欲强,求新欲强,敢想好问,视角多,喜联系,有自信,有主见,敏捷尖锐,乐于自我表现,容易激发灵感和顿悟,抽象思维能力蓬勃发展,占有主导地位,潜能很大,因此高二年级是发展能力素质的高峰期。这就是生发“花朵”的内在条件。但他们简单、片面,易绝对化。

高二学生年龄段思维活动的规律是成“点”状发展——一个一个的闪光点。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此时一点,彼时一点。不“成套”,也无“系统”。教师若能因点而雕,是最合适不过的;不懂得这一规律,对学生的点点创新,就会视而不见。

2.再生知识体系的能力

再生能力指学生源于教材又突破其章节内容、自行融汇贯通、加工制作、编排组合而成为一个个新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例如,一一列举,知识归类,中外联系,整理专题,解答课本中有灵活度的思维题、练习题,学科之间的迁移运用,等等。还有动手制作能力,这样的“再生”是一般档次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实在,人人有余地,个个可作为。

3.善于自得其法的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知识、观点、智能、方法、技能和技巧,有很强的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更是如此,方法是其中之一。学生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需有一系列的方法。学有方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自得其法。探求和总结符合自己思维特点、并有实效的方法,就是一种自我创新,就在走向成功了。

4.发挥独立见解的能力

“独立见解”是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与众不同的见解。难度虽大,但又常有闪光点。例如,讨论课本“结合战争的史实,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时,学生指出:此道理在此特定条件下是正确的,但想想中外古今的历史,却不尽然,甚至是错误的。学生的论点有:①落后不应该挨打(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落后就要挨打(英国恃强凌弱);③落后可以不挨打(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④落后还可以打先进(女真贵族攻入中原);⑤历史上先进可以变后进,后进可以变先进,所以最好谁也别打;⑥现在的波黑战争不是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对打。其中难免有欠准确之处,但这些独立的见解令人可喜。

由上例可知:带有创见性的思维能力,要求独立思考,多向思维,要善于观察、联想和比较归纳,要善于灵巧地启动和运用综合性的素质和潜能,更好地发挥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自我教育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德育功能十分突出,学生从中善于接受潜移默化、自我教育,提高觉悟,当然是一项颇有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正确地潜移于现实,默化于自己经常性行为准则,此种能力相当宝贵,而且也是人人有余地,个个可作为的。例如,把众多的史事总结成观点性的认识,中共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深得民心的政策,都是成功的。这是一条规律。它默化于已,潜移于今,就更深理解了已经成就斐然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加信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再例如,近现代中华民族闪耀着爱国救国、振兴中华的无限光辉,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就可以励志奋发,学好本领,把历史感转化为责任感,奔社会主义必由之路,迎接新世纪,投身于中华民族腾飞的伟业!

目前,高二历史课上比较普遍地照搬或参照高校招考《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这个趋势应当尽快缓解。本《提要》列举了八项学科能力,递次体现出它们的要求、难度和发展程度,未受《考试说明》的影响,力求切合当前高二年级实际,师生都能运作,使大多数学校在学年的80多个课时内可以实现,也照顾到了同高三年级的衔接。能力总在发展提高,学科能力亦然。随着教学改革形势的前进,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能力教学方面定会日新月异的。但愿这份《提要》仅是小块引玉之砖。

THE END
1.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让小明带你一探究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law,它规定了国家政体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国家机构以及各级政府职权范围,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宪法是最高层面的法律,是其他所有法律和行为准则的基础。 行政 法規 行政 法規通常由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现行有效的行政程序制定出来,用于管理具体事务,比如税收政策、环境保护措施等。这类 法規往往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7327.html
2.法律法规全集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法律等多个领域的规范性宪法:国家根本大法有哪些特点?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法律,是由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国民利益制定的。它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形式、公民权利义务,以及中央和地方关系等基本制度。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普通法律影响。 行政法人又如何界定其作用? 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wen-hua/465873.html
3.别到用时方恨少,大学生必备法律利器,一起来看!部门法,是一个法学概念,在现实的法律制度中并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法规或法典;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部门法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彼此间又不是截然可分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7大法律部门构成:宪法及其相关法部门、民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Q0NzUyNg==&mid=2654824579&idx=1&sn=02653a09b630527395423c8056ceac23&chksm=8aaaf344ae350b9b011aa208b54441501bf476c8827686f4ad46874f592bae339c4ed43a3541&scene=27
4.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5.目录《东方法学》2024年总目录《东方法学》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市法学会联合主办的高端法学理论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公布的法律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JIF)”、“影响力指数(CI)”,《东方法学》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东方法学》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学术使命,以日出东方、及于全球为传播面向,以创新发展、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68449
6.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地方性的自治区市县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事务管理办法,比如城市规划建设条例或者教育制度规定这些地方性政策也是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地方特色政策集合体,他们直接作用于当地社区内,并且通常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并监督实施,使得不同地区的人民生活方式有所差异,但又符合中央统一的大政方针框架之内运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7.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多少个大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多少个大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共分为22个大类,又细分为 1、A、 B、 C 、D 类, 2、F 、H 类 3、I 、J 、K 、O 类,详细内容请看下方。 基本大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H 语言、文字 R 医药、卫生 I 文学 S 农业科学 B 哲学、宗教 J 艺术 T 工业技术 C 社会科学总论http://www.qyjyqh.com/lwbk/202207/5985.html
8.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多少个大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多少个大类 降重软件www.zaobiao.net,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有22个大类。论文降重的技巧早标网https://www.zaobiao.net/news/147820.html
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有()个基本大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有( )。 A、个人会员 B、团体会员 C、执业会员 D、非执业会员 点击查看答案 判断题 酸乳的贮藏、运输、销售,需要有完整的冷链。 正确 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多项选择题 红色作为基本颜色,正常情况下,具备以下哪些心理感受 A. 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b475a3694234474098d1b829bc2e6238
10.国际经济法网此时,无论受害人利益的性质和价值有多重要,都不能认定被告有过失,因为在双方之间不存在保护和被保护的特殊关系。可是,如果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领着一群小孩到公园游玩,其中有一个小孩落水了,这个老师如果会游泳而不下水去救,肯定要承担责任,因为他对由他监护的孩子有保护的义务。这就是侵权法在讨论过失是否存在时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bjqqf/13122.htm
1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学科划分为五个基本部类多少个基本大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学科划分为五个基本部类、多少个基本大类?( ) A.15 B.20 C.22 D.25 答案:C上一篇: 节理裂隙中等发育的岩石中进行预裂爆破,要求的半孔率达到( )。 下一篇: 下面哪项属于后组式规范检索语言?( ) 吐血推荐 奥鹏,国开形考,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各类成人教育等https://www.xyzlfx.com/7239.html
12.2015中国银行笔试真题与笔试经验2015中国银行笔试真题与笔试经验 中国银行笔试真题与笔试经验(精华)职业能力:言语能力(选词填空) 数字推理 符号推理 数量关系 逻辑排序 材料分析 逻辑判断 常识问题以下为部分回忆试题 注意:给一个答案的就是正确答案 有选项的表示可以讨论 全篇如此一、数字推理https://www.51test.net/show/6228588.html
13.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测试题知识题库清廉鹿城3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http://lclz.lucheng.gov.cn/xxpt/zstk/2017/03/01/133443.html
14.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应知应会知识学习的通知7.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党的纪律归纳为哪几大类? 归纳为六大类: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8.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 (一)警告;(二)严重警告;(三)撤销党内职务;(四)留党察看;(五)开除党籍。 http://www.zgnhzx.com/Item/187916.aspx
15.四大类法学江湖名号,你知道几个?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法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法制、民主、自由》、《新宪法简论》、《权利与义务》、《中国法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宪法比较研究》、《立法法研究》、《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通论》等https://m.douban.com/note/439827661/
16.2018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关于儿童文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吐温是使儿童文学独立为成熟门类的作家 B.英国作家王尔德曾创作过著名童话《快乐王子》 https://www.jinbiaochi.com/xizang/xzsydw/news_79694.html
17.国内首个Sanger测序法的EGFR试剂盒获准上市1、目前应用于临床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三大类:直接测序法、基因芯片、荧光定量 PCR 技术。 2、DNA 直接测序法:Sanger 测序法,是学界公认的准确性最好的基因检测方法,能检测出所有与临床相关的 EGFR 的所有 40 多种突变,是所有基因检测技术的金标准。 基因突变准确度/特异性:DNA 测序法>>PCR 法、芯片法等https://www.biomart.cn/specials/egfr
18.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摘要:本文较全面介绍了资产评估法出台的背景,较客观评价了该法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较前瞻性地指出了要防止和避免其施行后可能出现的以下问题:一是狭义与广义的资产评估概念混用而引起更大混乱,二是将估价与评估混淆而要承担过多过大的法律责任,三是法定评估业务不具体而造成评估机构和人员违法,四是因评估委托不合https://www.cirea.org.cn/content/6130
19.白宫重磅报告:《川普政府的成就》(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另外,报告几乎没有一句空话套话,简单直白,都是用事实和数据讲话,让人看的感觉不像是政治家的报告,而是一个大公司CEO的年终总结。这大概是整份报告里最能显示川普曾经的商人、企业家本色的部分。中国人常讲,治大国若烹小鲜,我想,川普,做到了。 川普的四年,在内政外交上都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近几十年美国各届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594281502605315
20.借款租赁等15大类合同均为有名合同。的翻译是:Referstoa必须自己面对一个新的环境,自己生活, Must own facing a new environment, own live, [translate] afugly fugly [translate] a是指法律设有规范,并赋予一定的名称的合同。如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买卖、借款、租赁等15大类合同均为有名合同。 Is refers to the law to be equipped with the standard, and http://jiek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462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