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多项选择题归纳1

A: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解释或作出规定;

B: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C: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更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D: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A:社会团体;B:行业协会;C:事业组织;D:企业组织;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在我国,一般公务员的产生方式有:

A:调任;B:考任;C:聘任;

4.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务员通常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B:业务类公务员;

5.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主要特征有:

A: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裁量性;D:单方性;E:强制性;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适当;C:程序合法;D:在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

7.当场收缴罚款适用于: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的;

8.根据主持行政裁决的主体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A: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B: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法律关系的特点不同,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执行程序;C:行政司法程序;

10.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主要有:

A:主体十分广泛;B: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C:是全面性的监督;

D:内容包括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的监督;E:监督权限法定;

1.一般意义的行政指任何组织为实现其目的、任务而行使的执行、管理职能,包括:

A:公行政;B:私行政;

2.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包括:

A:依法行政;B: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C: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D:政府对违法、侵权行政承担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根据其权限的范围,分为:

A:一般行政机关;B:部门行政机关;

4.国家公职关系的双方主体分别是:

A:国家公务员;B:国家;

5.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为标准,分为:

A:应请求行政行为;B:依职权行政行为;

6.根据现行行政立法的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主要包括:

A:立项;B:起草;C:听取公众意见;D:审查;E:决定与公布;

7.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有:

A:概念不同;B:性质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E:角度不同;

8.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等方式提出:

A:信函;B:电报;C:电传;D:传真;E: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9.行政征收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强制性;B:无偿性;C:法定性;D:先定性;

10.行政强制主要包括:

A:行政强制执行;B:即时强制;C:行政调查;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关系;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C:行政救济关系;D:内部行政关系;

2.法的规范依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确定性和细密度,可分为:

A:规则;B:原则;C:基本原则;

3.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包括:

A:省人民政府;B:区人民政府;C:镇人民政府;

4.我国国家公务员任用前目前主要有:

A:考任;B:选任;C:聘任;D:调任;

5.行政行为以有无限制条件为标准,分为:

A:附款行政行为;B:无附款行政行为;

6.国务院1985年7月3日发布《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是:

7.根据法律规范和行政活动的实际情况,行政确认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确定;B:认定(认证);C:证明;D:登记;E:鉴证;

8.得设立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E:较大市政府规章;

9.目前组成我国行政征收体制的主要是:

A:税收;B:各种社会费用征收;

10.直接强制可分为:

A:人身强制;B:财产强制;

1.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的有:

A:责令停产停业;B:较大数额的罚款;

2.即时强制的特征有:

A:行政主体是即时强制的惟一主体;B:即时强制不以法定义务的履行为必要条件;

C:即时强制的程序性规范相对而言不很严格;

D: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在情况紧急时直接基于法律、法的规定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3.国家公务员任用的主要方式有:

A:选任;B:考任;C:委任;D:调任;

4.某甲因行政侵权死亡,有遗产被继承,其亲属乙在甲死亡前,一直由甲赡养,问谁有权请求赔偿:

A:某甲的继承人;B:某乙;

5.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正确的是:

A:先取证,后裁决规则;

B: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和依据;

C: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和依据;

6.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可分为:

A:维持判决;B:撤销判决;C:变更判决;D:履行判决;E:确认判决;

7.行政复议参加人有:

A:行政复议机关;B:行政复议申请人;C: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D:行政复议代理人;E:行政复议第三人;

8.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有:

A:劳动局实施行政处罚行为与被处罚人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B:劳动局登记检查用工情况与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9.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

A:处罚设定权法定;B: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

C:被处罚行为法定;D: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10.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行政机关是:

A: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E: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1.属于我国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有:

A:地区行署;B:区公所;C:街道办事处;

2.属于行政征收行为的有:

A:机场收取机场建设费;B:环保局收取排污费;C:税务局收取税款;

3.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A:从属法律性;B:服务性;C:裁量性;D:单方性;

4.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有:

A:客观真实性;B:合理性;C:关联性;

5.工商局吊销某企业的营业执照是:

A:依职权的行政行为;B:要式的行政行为;

6.行政相对人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依法对该复议案件享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有:

A:县人民政府;B:市工商局;

7.行政相对方对行政主体下列“”行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A:非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B: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本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认为行政主体给予自己的行政罚款数额过高;

8.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

A:金钱赔偿;B:返还财产;C:恢复原状;D:消除影响;E:赔礼道歉;

9.行政奖励主要有以下形式:

A:通报表扬;B:记功;C:授予荣誉称号;D:晋级(晋职);E:发给奖金或奖品;

A:权属争议;B:知识产权争议;C:民事侵权赔偿争议;D:环境污染争议;

1.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的要求;实体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

2.行政机关根据其管理的客体和内容,分为:

A:职能性行政机关;B:专业性行政机关;

3.导致国家公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有:

A:公务员退休;B:公务员辞职;C:公务员辞退;D:公务员死亡;E:开除;

4.行政行为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

A:要式行政行为;B:不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立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以下“”事项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国家安全;B:外汇汇率;C:外币政策的确定;

D: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于行政立法施行的;

6.综合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行政给付的形式主要有:

A:抚恤金;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C:社会救济、福利金、更低生活保障费;D: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7.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可以不设立行政审批的事项包括: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

B: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C: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

D: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

THE END
1.关于行政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就为中国法治,也为行政法的发展迎来了春天。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迅速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刑法、民法都已初具规模,但行政法的发展相对滞后。1987年,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顾问陶希晋的倡议和组织下,经批准,由全国人大法工委领导下的行政立法研究组正式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8/id/3476451.shtml
2.行政法包括哪些法郭春华律师一、行政法包括哪些法 行政法包括以下法: 《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政监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审计法》、《行政强制法》等。行政法及其所确定的行政法律制度,是保障、规范、监督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https://m.66law.cn/lawyers/s2201a30620e80_i1340834.aspx
3.行政法包括哪些法律行政法包括哪些法律 行政法,是指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和监督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制建设的链条比较清楚,从实体到程序再到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有一系列法律。实体法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相继制定现行有效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011/t20201120_308935.html
4.宪法相关法包括哪些导读: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八个部门法,即宪法、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讼程序法。这些部门法中又有很多法律。从效力等级看,宪法是基本法,效 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八个部门法,即宪法、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讼程序法。这些部门法中又有很多http://www.jzlawzx.com/chanye/zhineng/32130.html
5.属于行政法的法律包括()。A、行政组织法B、行政程序法C、行政诉讼法D、国家赔偿法正确答案: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在进行急救的时候,应该持续多少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2月1日的股票价格是48美元。交易者卖出200份执行价格为40美元的股票看跌期权,期权价格为2美元https://m.ppkao.com/wangke/daan/125907e76c7c4913ac1097e7ccea1471
6.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组织法:涉及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2. 行政程序法: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的程序要求,包括行政决策程序、行政许可程序、行政处罚程序等。3. 行政权力法:规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方式、程序和限制,包括行政权力的创设https://www.chinaacc.com/zhuceshuiwushi/jhwd/zy20230724153246.shtml
7.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8篇(全文)(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1.行政法的概念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bqy958k.html
8.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包括___。A.宪法、法律B.司法判例C.法规、规章D.司法解释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https://www.shuashuati.com/ti/bc2648a5121e47819ddff7a9e3d43c85.html
9.全面解读行政法:包含的法律及其重要性法律知识4.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法为国家行政机关了明确的行为指南,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国家治理法治化。 行政法的主要法律体系 行政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体系: 1. 组织法。组织法是对国家行政机关组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方面进行规定的基本法律。我国《法》和https://www.jzcmfw.com/laws/1690575.html
10.行政法问法百科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一、主要内容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第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不是别的社会关系。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6677
11.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理题目一解析:《公务员法》第63条第3款规定:“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可见,行政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而非口头形式通知当事人,A选项错误,不当选。 https://www.fljg.com/baike/584311.html
12.《行政法》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一、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 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