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普标准知识库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cellmastitis,PCM)是乳腺组织的炎性病变,炎性渗出细胞以浆细胞为主。本病的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1],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易被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结核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多数伴有先天乳头凹陷,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易反复发作,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常夹有脂质样物质,久而则形成瘘管,全身炎症反应较轻[2]。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导管上皮分泌及细菌感染等有关。主要病理学特点有乳腺导管扩张,病灶周围大量浆细胞浸润,脂肪坏死等[3]。

【参考文献】

[1]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8.

[2]谭新华,何清湖.中医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0.

[3]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8-119.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在历代中医文献中,至今尚未查阅到与本病相类似病证的记载,1958年顾伯华老中医在国内首先将本病形成瘘管时命名为“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1],至20世纪80年代,顾伯华、陆德铭等因其常因其常从乳头孔排出或脓液中夹杂有粉渣样物的特点,首次在《实用中医外科学》将本病命名为“粉刺性乳痈”[2]。

[1]陆德铭,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6.

[2]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8.

浆细胞性乳腺炎在文献中曾有多种名称。1923年Bloodgood因在乳晕区皮下常可触及扩张的乳腺导管呈条索状,类似面条样的虫状物或呈棕红色管状肿物,而称为“静脉扩张肿”[1]。1925年J.Ewing发现本病病灶中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首次命名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文献中亦有“非哺乳期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管周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乳腺导管瘘”[2]等病名。1956年C.D.Haa-gensen认为本病一切病变的基础是乳腺导管扩张,应称之为“乳腺导管扩张症”[3]。

[1]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8.

[2]谭新华,何清湖.中医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1.

[3]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临床较少见的乳腺良性病变,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病变的4%-5%[1],但近年来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国内浆细胞性乳腺炎占乳腺良性病变的发病率可高达7.5%[3],好发于30岁至40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3]。

[1]ShiL,WuJ,HuY,ZhangX,LiZ,XiPW,WeiJF,DingQ.BiomedicalIndicatorsofPatientswithNon-PuerperalMastitis:ARetrospectiveStudy.Nutrients.2022Nov14;14(22):4816.

[2]周飞,刘璐,余之刚.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07):755-758.

[3]JiangL,LiX,SunB,MaT,KongX,YangQ.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ofgranulomatouslobularmastitisandmammaryductectasia.OncolLett.2020Jan;19(1):840-848.doi:10.3892/ol.2019.11156.Epub2019Nov28.

西医学认为,由于乳头凹陷或乳腺导管堵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及大量脂类分泌物积聚于导管内而导致其扩张,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性物质刺激导管壁而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甚至腐蚀管壁,造成导管壁破损,病变逐渐扩展累及部分腺叶而形成肿块[1]。因此,任何能够引起乳腺导管阻塞、导管扩张,以致分泌物潴留的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如乳头凹陷或发育不良、哺乳障碍、乳汁潴留、乳晕区域创伤或手术、乳管退行性变、束胸、吸烟、性激素水平失调、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等。研究结果提示,哺乳时长<6个月、乳头凹陷、哺乳障碍史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2]。中医认为,先天不足、情志不畅、恣食发物或肥甘厚味、劳累等可诱发本病[3]。

[1]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全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09.

[2]宋晓耘,周细秋,王玉,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23(11):138-142.

浆细胞性乳腺炎可发生在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女性,偶有男性,好发于30~40岁非哺乳期妇女,或绝经期的妇女[1]。其他年龄段发病较少,但也有报道年龄最小的患者仅2个月[2]。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9.

[2]McHoneyM,MunroF,MacKinlayG.Mammaryductectasiainchildren:reportofashortseries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EarlyHumanDevelopment,2011,87(8):527-530.

男性乳腺几乎无生理功能,因此多被忽略,但男性乳腺和女性乳腺一样,其上皮和间质可对体内激素、外界刺激等发生反应,大多数女性乳腺疾病在男性也可发生,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1]。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平均年龄高于女性[2],致病因素可能与乳头内陷、畸形、手术、外伤、吸烟等有关[3]。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肿块多位于以乳晕为中心区域或乳晕边缘,伴有疼痛,脓肿形成时则出现皮肤红肿压痛,波动感明显,治疗不当则易造成瘘管形成[4]。

[1]王秋香,李亚洲,韩捧银,等.男性乳腺少见疾病的数字钼靶X线及临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4):536-538,561.

[2]谢芳,张董晓,孙宇建,等.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征及其预后[J].武警医学,2017,28(7):716-718.

[3]吴畏,吴斌.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21例临床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6):50-51.

[4]李家兴,李鹏声,吕烨源,等.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9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4):315-334.

浆细胞性乳腺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归因于两点:第一,其病情复杂,病程绵长,治疗棘手,容易复发。第二,疾病本身或误诊误治导致乳房外形改变,轻则形成疤痕,重则可以严重损坏乳房外形,有的患者可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另外,较少见的危害有长期炎症刺激导致恶变的可能,以及漏诊合并乳腺癌的情况[1]。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治方法的完善,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率和复发率大大减少,治疗效果满意,乳房外观良好,大家应调整好心态。

[1]沈加君.5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J].临床医学,2006,26(10):36-37.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是复杂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乳络内分泌物的积聚,诱发因素以乳络不通畅、乳房外伤、饮食不节(恣食发物或肥甘厚味)最常见,情志不畅、劳累等也可诱发本病。研究表明,乳头凹陷、乳头畸形、乳头发育不良、乳管退行性变、哺乳障碍、乳汁潴留、乳房外伤、吸烟、性激素水平失调、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等都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乳房外伤包括局部外力撞击、外力挤压(内衣过紧、束胸、钼靶摄片等)、乳房保健按摩、乳头乳晕抓伤、乳房手术等。

[2]刘云峰,王宏,段永亮.浆细胞性乳腺炎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2):1247-1248.

中医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认识有:(1)先天不足,素有乳头凹陷畸形。(2)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情绪不畅。(3)饮食不节,痰浊内生,壅滞于胃。或肝气犯脾,运化失职,痰浊中阻。(4)冲任失调,气血运行失畅。(5)外感风热邪毒,侵犯乳络。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乳头凹陷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乳管不畅导致腺体分泌物、乳管代谢产物积聚从而引发炎症免疫反应有关。有学者认为,乳头凹陷参与浆细胞乳腺炎发病的第一阶段,在机体其他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入浆细胞乳腺炎的结块肿痛加重阶段,甚至发生破溃。而中医学对本病乳头凹陷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顾伯华教授在国内首先将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命名为“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认为乳头凹陷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但是,并非所有乳头凹陷者都会引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不建议以预防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为目的进行乳头凹陷矫正手术。

[1]宋晓耘,周细秋,王玉,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23(11):138-142.

[2]郑国强.正常女性乳头凹陷小样本配对前瞻性调查——浆细胞乳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3):105-106,113.

[3]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因此,无论是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还是正常人群均需优化膳食结构,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量,戒烟,调畅情志,合理安排作息,避免束胸等不良生活习惯。

[2]郑路,陈震霖.从“痰”论治粉刺性乳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1616-1618.

[3]张妤,陈红风.陈红风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6):19-20.

[4]崔超.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进展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7):6-7.

不同研究得出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有所差异,有研究结果提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易感体质为阳虚质、特禀质或者两者兼夹,另有研究结果提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具体是气郁质、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

[1]陆清,季亚婕,薛晓红.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10):38-40.

[2]李飒威,郭宇飞,樊艳,等.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医体质学分析[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11(6):293-294.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可能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无论是典型的酚噻嗪类、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还是利培酮等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皆可导致血清泌乳素升高,乳腺导管内分泌物因此增加,如果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可刺激管壁引发炎症免疫反应,引发本病。另外,生育期口服避孕药,药物或人工流产尤其是多次药物或人工流产导致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异常,可导致乳腺导管正常结构改变,引发导管扩张甚至阻塞,亦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2]闫俊英,李俊霞,,王志红,等.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泌乳素升高副反应的机理及中药治疗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0,16(2):71-73.

[3]刘云峰,王宏,段永亮.浆细胞性乳腺炎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2):1247-1248.

[1]梁笑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切开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305-306.

[2]闫俊英,李俊霞,王志红,等.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泌乳素升高副反应的机理及中药治疗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0,16(2):71-73.

[1]宋晓耘,周细秋,王玉,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23(11):138-142.

[2]赵安妮.广安门医院11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回顾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44.

有研究表明,排乳不畅、积乳、奶结、非主动回乳、哺乳期乳腺炎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乳管内有乳汁淤积会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但这并不代表需要排“残乳”。正常回乳后数月,乳腺大致恢复原状,残留的乳汁逐渐被吸收,1-2年后乳汁不再被挤出。“排残乳”不仅会影响回乳,不恰当的操作甚至会损伤乳房而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

本病的发生或因乳头乳管先天性畸形、导管退行性变、内分泌紊乱、或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目前确切的病因病理尚不明确,普遍认可的发病机制如下:

①乳管内分泌物淤积堵塞乳管:乳头乳管先天畸形、哺乳后乳汁潴留、炎症、外伤、异物堵塞等均可能造成乳腺导管堵塞,部分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乳房退行性变导致乳管肌上皮细胞退化而收缩无力,及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失常,致分泌物积聚堵塞乳管。

②管内物质外溢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乳腺导管阻塞引起导管扩张到一定程度使管壁上皮萎缩,管内积聚的脂质及上皮细胞碎屑腐蚀管壁后造成导管壁破损,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局部见大量炎细胞,尤以浆细胞为多。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认为其发生因先天不足,素有乳头凹陷,复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营血不从,或复因饮食不洁,脾胃湿浊壅滞,导致气血瘀滞,痰瘀交阻,凝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为脓肿,出现红肿热痛表现,甚至化脓溃破,溃后成漏;亦可因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见乳头衄血。总的来说,本病多由肝经之气,阳明之热,相互郁结,致使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而致。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平素性情多急躁易怒,发病前常有情志不畅、焦虑不安等肝气郁结的症状。肝郁气滞,营血不从,滞于乳晕乳房部,则结成肿块。日久郁而化热,热蒸肉腐,则形成脓肿,溃后余邪结块或成瘘。由此可见,肝郁气滞乃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内在根本。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平素常过度食用肥腻、重口味的食物或发物,导致胃肠积滞,中医称为脾胃湿浊壅滞。湿浊生痰,痰瘀互结成块,可见乳房结块质地偏硬。日久湿浊化热,热盛肉腐而酿脓,成脓后结块局部质地变软。

5.肝经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关系

《内经》云:“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灵枢·经脉》中提到“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

肝主疏泄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还可以调节乳汁分泌。若肝郁失疏,乳络失畅,或肝郁乘脾,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聚而成痰,痰气互结,阻于乳络,久聚成块。肝郁日久,气血运行失常,进而气滞、血瘀、痰凝结聚成块壅滞乳络,乳房结块进一步加重。

6.脾胃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关系

《灵枢·经脉》中提到“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胃失和降,传化失司,郁滞胃中,久蕴生浊,循经上犯,乳络受之,引发乳病。胃与脾相表里,脾胃宜健运。脾主运化,为全身气血津液运化之枢纽,喜燥而恶湿,在志为思。而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常忧思多虑,易耗伤脾气。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津液失司,湿浊内蕴聚而成痰,阻于乳络则形成乳房结块。

[1]卞卫和,任晓梅.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机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212-213.

[2]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3]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8.

[4]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8-119.

[5]刘万里,钮晓红.中西医结合腺体病学[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284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女性,大多数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脂质样分泌物[1-3]。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四期,溢液期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肿块期可见乳晕部或乳房部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欠清,安置可有疼痛;脓肿期结块红肿疼痛,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杂脂质样物质,久不收口。瘘管期因结块反复红肿溃破,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4]。红肿化脓时可伴程度较轻的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常见单侧乳房发病,少数病人也可双侧乳房先后发病。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5]。

1.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8.

2.谭新华,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0-242.

3.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1153-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42.

4.陆德铭,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6.

5.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4.

乳头溢液可以是本病早期的一种表现。多表现为间歇性、自发性溢液,溢液性状多为浆液样,也有乳汁样、脓血性或血性。先天乳头凹陷者乳窍多有白色粉刺样物分泌,并带有臭味。

1.部分患者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脓液细菌培养无特异性细菌生长(如结核杆菌等)[1]。乳腺B超、乳腺增强MRI等有助于了解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等。肿块期行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要注意检查时加压对肿块的影响。乳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肿块空芯针、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仅表现为乳头溢液者,可定期做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连续检查可提高结果的可信度。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做组织病理学检查[2-4]。

1.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1153-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43.

2.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4-185.

3.陆德铭,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59.

4.谭新华,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2.

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偶有男性,好发于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多数病人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脂质样分泌物。常见单侧乳房发病,少数病人也有双侧乳房先后发病的。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一般全身症状较轻,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期可有高热,少数可见下肢皮肤结节红斑。[1-4],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5]乳房B超、磁共振和病理学检查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6]。

1.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9.

2.谭新华,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2.

3.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5.

4.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1153-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43.

5.陆德铭,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6.

6.陈红风.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20.

浆细胞性乳腺炎溢液期和肿块期主要与乳腺癌相鉴别,前者溢液期可见脂质样分泌物,后者多为单孔的溢血或浆液血性溢液。肿块期两者肿块质地边界相似,但前者多伴疼痛,后者一般无疼痛,影像学检查表现不同,必要时可行空芯针穿刺以明确诊断。表现为结块红肿时易与炎性乳腺癌相混淆。结块局限于乳晕区时可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晕部疖相鉴别[1-5]。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多呈血性及淡黄色液体,或在乳晕部可触到绿豆大小圆形肿块。大多无乳头凹陷畸形,乳窍无粉刺样物排出,肿块不会化脓。乳晕部疖发生在乳晕部皮肤浅表,可见局部皮肤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

2.陆德铭,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6-237.

3.谭新华,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2.

4.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1153-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43

5.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25.

浆细胞性乳腺炎化脓期须与急性乳腺炎和乳房结核相鉴别[1-5]。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炎症表现典型,全身症状较明显,溃破后脓出黄稠,收口相对较快。乳房结核从肿块到化脓常需数月之久,脓出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边缘多呈潜行性空腔。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包裹性脓肿时应与乳腺囊肿和囊腺癌相鉴别。乳腺囊肿大多触诊有囊性感,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乳腺超声检查可作鉴别。囊腺癌行乳腺超声检查可在液性暗区中见到贴壁生长的实质性占位,部分囊腺癌生长迅速,可见凸起于皮肤表面的囊性肿物,甚至皮薄光亮,但穿刺可见内容物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液体,不同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脓性液体。

浆细胞性乳腺炎结块瘘管期须与急性乳腺炎和乳房结核相鉴别[1-5]。急性乳腺炎溃破后脓出黄稠,收口相对较快。乳房结核溃后形成的窦道,多位于乳房部,常与胸壁固定,一般不与乳头孔相通。并常有肺痨病史,可伴有低热、盗汗、疲倦、消瘦等。

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伴发症状有双下肢结节性红斑、发热、咳嗽及头痛等。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范围较大,发病较快时可伴发双下肢结节性红斑,多以双下肢胫前区皮下结节性红斑伴疼痛,少数患者结节性红斑可累及四肢,可伴发热。本病在急性期和病灶范围较大时部分患者会常出现发热等全身炎性反应,多为低热,体温在37.3-38℃,少数患者也可出现高热。极少数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可出现刺激性干咳和顽固性头痛。

1.万华,陆德铭.非哺乳期乳腺炎[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89-90.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将浆细胞性乳腺炎辨证分为肝经郁热证、余毒未清证和痰热瘀结证三型[1]。中医外科学专著中则多将本病分为肝经郁热证和余毒未清证两型[2-5]。

1.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1153-2019,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44.

2.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9.

3.陆德铭,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7.

5.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6-187.

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结块红肿疼痛,或伴有溃破出脓;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物溢出;或伴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余毒未清证表现为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时发时敛,局部可有僵硬肿块,皮色暗红或不红。舌质淡或红,苔薄黄,脉弦。痰热瘀结证表现为肿块经久不消,局部皮色瘀黯,质地中或偏硬,伴有疼痛或触痛,未见溃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腻,脉滑[1-5]。

[1]陈丽君,尹伶.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诊疗特点[J].四川医学,2022,43(12):1255-1258.DOI: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2.12.017.

[2]DavisJ,CoccoD,MatzS,HsuCH,BrownMJ,LeeJ,BoutonME,CarusoDM,KomenakaIK.Re-evaluatingifobservationcontinuestobethebestmanagementofidiopathicgranulomatousmastitis.Surgery.2019Dec;166(6):1176-1180.doi:10.1016/j.surg.2019.06.030.Epub2019Aug8.

浆细胞性乳腺炎带来最主要的不适是乳房结块,或伴有化脓溃破,溃后的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所以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就医的主要需求是治疗乳房结块,以期结块在明确诊断后尽早消散。或者通过治疗,使病灶移深居浅,使浓度外泄,不至在乳腺深部扩散。对于已经溃破的浆细胞乳腺炎患者,治疗的目标是消散结块的同时,促进各类难愈性疮面、瘘管等早日愈合。

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内治和外治都无需使用抗生素、激素口服等治疗方案,也避免了此些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副反应,如抗生素耐药、激素长期使用后的血糖不稳定、满月脸、肥胖、骨质疏松等情况。同时中医内治通过对患者全身状态的辨证论治和对应的处方用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进行全身情况的调理,帮助机体调整全身气血津液的状态,恢复身体健康。

中医药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期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意思是在疾病发展的初期,乳房红肿疼痛或皮肤完好的肿块患者,以中药内服及中药药膏外敷,逐步消散为治疗原则。对于此起彼伏的溃破性炎症,中医外治法如药线引流、小切口引流、火针排脓、切开扩创等配合中医外用药物如红油膏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促使创腔内脓液引流通畅、促进溃口愈合,缩小病灶。中医外科的手术方式也有多种。不同于西医常规的肿块切除缝合术对切口的要求“大”,切除范围要求“广”,中医外科理念下的手术多数是小切口开放式扩创引流术,术后配合使用中医外治法及外用药物,有效清除残留于乳房内的坏死物质及分泌物,每日换药直至创面愈合,充分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切口小、形损少、复发率低的优势。

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对溢液期患者,应寻找原因,适当对症处理,轻者也可不予处理,定期随访。肿块期尚未成脓时,积极治疗可望消散。若肿块未能消散,化脓或成瘘者,采用中医外治法,创伤小,痛苦轻,乳房外形改变少,而且疗效良好,容易被患者接受。由于肿块边界不清,故若病灶切除不彻底则容易复发,而切除范围大则乳房外形改变太明显。但对疑有癌变的肿块,宜先作肿块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术中送冰冻切片检查,确诊后制定相应手术方案,以避免误诊为乳腺癌而行不恰当的手术治疗,或疏忽误诊延误病情。

[1]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6,ISBN978-7-5478-0162-8.

[2]王颀.应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和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54-156.

谭琳.地塞米松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9):102-103.

[3]郭臻.分析三苯氧胺对浆细胞乳腺炎急性发病初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26(1):35-36.

[4]康伟明,薛毅,梁红梅.手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161-162.

[5]魏刚,陈波,胡俊波.《乳腺炎症性疾病临床诊治及新进展》[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11,ISBN:978-7-5189-6266-2.

肝经蕴热证主要临床表现有: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物溢出,乳房结块红肿疼痛,按之灼热,或化脓溃破;伴发热,头痛,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方选柴胡清肝汤加减。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赤芍药、黄芩、连翘、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生山楂、虎杖等。中药根据伴随症状进行适当加减化裁:局部红肿者,加蒲公英、银花、半枝莲;乳头有血性溢液者,加茜草炭、牡丹皮、生地榆、仙鹤草;乳头溢液呈水样者,加生苡仁、茯苓;脓成者,加白芷、皂角刺。

[1]陆德铭,陆金根等,《实用中医外科学》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6,ISBN978-7-5478-0162-8.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余毒未清证主要临床表现有: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或时发时敛,局部有僵硬肿块或红肿化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薄黄,脉弦。治宜扶正托毒。方选托里消毒散加减。常用药物如:生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皂角刺、白花蛇舌草、生山楂、丹参等。中药根据伴随症状进行适当加减化裁:伴有红肿者,加蒲公英、银花;僵块难消者,加象贝母、僵蚕、莪术。

痰热瘀结证主要临床表现有:肿块经久不消,局部皮色瘀黯,质地中或偏硬,伴有疼痛或触痛,未见溃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腻,脉滑。治宜清热化痰,和营散结。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黄连、半夏、枳实、竹茹、陈皮、茯苓、黄芩、白芥子、赤芍、丹参、甘草等。中药根据伴随症状进行适当加减化裁:其中局部有红肿者,加蒲公英、龙葵;欲成脓者,加皂角刺、川芎、白芷;肿块质硬难消者加海藻、莪术、鹿角片、炮姜。

并非所有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都需要手术才可治愈,绝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脓肿引流缩小病灶直至症状完全缓解。西医常用类固醇激素、抗分枝杆菌等治疗控制病灶缩小[1];中医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以“消”为主,采用内外治相结合,未溃重内治,已溃重外治,每2-4周为一个周期对患者病情进行阶段性评估,如用药后症状渐轻,则可继续采取中药保守治疗[2],如若病情加重,结块反复肿痛或化脓、溃破,经久不愈,或结节红斑等并发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者,则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3]。

[1]周飞,刘璐,余之刚.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07):755-758.

[2]金琳莹,殷玉莲,潘玲婷等.程亦勤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06):31-33.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中医外科手术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方法众多,通过分期外治,在脓肿期、瘘管期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如切开排脓法、切开扩创法、拖线法、乳头矫形法、区段切除缝合法等[1]。对于病灶及皮损范围大的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采用以上多法结合的顾氏特色化腐清创法[2],通过切开扩创,尽量选择小的手术切口,深入乳房内部清除病灶,尽可能地保留正常腺体组织与乳房皮肤,促愈合的同时最大可能地保护了乳房外观,保证疗效的同时做到损伤最小。

[1]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全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09.

[2]孟畑,程亦勤,仇闻群等.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治疗120例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6):3728-3731.

临床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单纯使用激素治疗的不多,中医药治疗本病经验丰富,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本病无需使用激素治疗,借助中医药内外合治,均可治愈。少数难愈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但是有部分学者将激素口服联合手术或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本病;也有因本病并发症如结节性红斑、关节疼痛等严重不减时运用激素治疗。也有学者认为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短暂使用激素,但是不提倡长期应用激素治疗。

[1]张妍妍.地塞米松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破溃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2):2158-2161.

[2]李金玲,冯凯,王心妹,韩猛,吴梓政.乳腺纤维导管镜冲洗疗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20,42(03):413-415+419.

中医药治疗本病,多数可以做到自始至终不使用任何抗生素而治愈疾病。因此中医药治疗本病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提倡“中医药内外合治,初期以消为贵,中期以托为法,后期以补为宜”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治疗方法不同,2016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发布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专家共识中指出,本病在未知感染菌种和药敏结果之前,可采用大剂量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获得药敏结果后,依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刘晓雁,陈前军.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28(05):597-602.

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成药可以选择清热败毒饮、清解片口服,也有文献报道使用小金胶囊、西黄丸等联合手术或乳管镜疗法在该阶段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对于脓肿期可选用静脉滴注莲必治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以清热解毒;手术后病人酌情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以促进生肌收口。中成药使用根据不同阶段也需要辨证选择,应该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1]谭新华,何清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外科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月,ISBN978-7-1171-3740-9.

[2]吴越,吴永强,洪日,刘姗,张硕.西黄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06):760-762.

[3]范曲峰.小金胶囊联合纤维乳管镜在乳腺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0):64-66.

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需分期论治,外治在肿块期可选择金黄膏外敷消肿散结,成脓后予以引流,溃破后可选用九一丹或红油膏提脓祛腐,脓腐脱净后可选用白玉膏、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复黄愈创油、龙珠软膏等生肌收口,促进疮面愈合。。中医外治法不仅包含切开排脓法、切开扩创法、乳头矫形法、区段切除缝合法等手术方法充分清除病灶,还有拖线法、纱条引流法、药捻引流法、冲洗法等创腔换药方法助创腔充分引流、提脓祛腐,以及生肌法、垫棉绑缚法等术后促创面快速愈合[1]。针对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可采用“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经临床实践检验,具有创伤小、乳房外形改变小、瘢痕少、疗程短、复发率低等满意效果[2]。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2]吴晶晶,陈红风.陈红风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06):21-23.

乳头凹陷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病变局限在乳头乳晕部的浆细胞乳腺炎,乳头内陷与反复发作形成的乳晕旁瘘管常并见,需要打开瘘管,清除病变导管及周围组织,同时行乳头矫形术。如若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位置及手术切口距离乳头较远,可不另予乳头矫形。如若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大范围累及乳头乳晕后方,需防止缺损过多、内陷乳头不易矫正的情况,可在术中利用自身腺体脂肪瓣填充于新的乳头乳晕复合体深面[1],在术后亦需保护乳头、减少压迫。对于反复治疗失败,病灶累及全乳的患者,可行皮下腺体切除术。

[1]魏刚,陈波,胡俊波.《乳腺炎症性疾病临床诊治及新进展》[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11:212-213.

[1]刘晓雁,陈前军.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28(05):597-602.

[2]张妤,陈红风.陈红风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06):19-21.

[3]金琳莹,殷玉莲,潘玲婷等.程亦勤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06):31-33.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良性疾病,和恶性的乳腺癌之间有着本质差别,很多器官及系统的炎症和癌症之间确实存有联系,但是目前尚无浆细胞性乳腺炎会转化为乳腺癌的研究报道,有乳腺炎合并乳腺导管原位癌[1]或浸润性癌[2]或炎性乳癌误诊为乳腺炎[3]的个案报道,临床中需要谨慎鉴别,以免贻误病情。

[1]李逸林,韩玮,施郦媛,陈绪,王旸,王康,鲁凯.浆细胞性乳腺炎并发导管原位癌一例报告[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2,22(03):302-305.

[2]梁烁,王聪,姚昶,许岩磊,赵倩馨.浆细胞性乳腺炎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误诊一例[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07):690-692.

[3]张燡.炎性乳癌误诊乳腺脓肿1例[J].河北医药,2016,38(15):2397-2398.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非细菌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乳房疼痛、肿块,继而成脓溃破,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不愈。浆细胞性乳腺炎若初起治疗得当可使肿块消散,避免成脓溃破。但因本病初起常较难诊断,往往治疗有贻误,因而成脓溃破的概率较高,上海龙华医院中医乳腺科所接诊病例中约有84.9%[1]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乳房局部肿块会发展至成脓溃破阶段。

[1]金琳莹.疏肝清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7320/d.cnki.gszyu.2020.000200.

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房局部肿块成脓溃破比率较高,溃破后疮面护理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具体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清洁,每日清洁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疮口;(2)保持干燥,避免伤口被水、汗水浸湿,如有浸湿应及时更换敷料;(3)换药时需要清洁、消毒疮口周围皮肤及疮口,一般周围皮肤以医用酒精消毒,疮口以呋喃西林、碘伏等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消毒;(4)如有渗脓,需要注意引流通畅,选择适当的引流材料,如引流管、药线、纱条等;(5)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疮面一般分脓腐期、腐祛新生期、生肌长肉阶段,不同的阶段所用的药物不同,应及时根据医嘱予以调整[1-2]。

[1]吴晶晶,陈红风.陈红风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06):21-23.

[2]孟畑,程亦勤,仇闻群,叶媚娜,王冰,吴晶晶,殷玉莲,陈红风.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治疗120例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6):3728-3731.

消毒剂的选择,疮周皮肤如没有酒精、呋喃西林或碘伏可用季胺盐类消毒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新洁尔灭,即苯扎溴铵)、双胍类消毒剂(常见的有洗必泰)进行替代,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都是阳离子型消毒剂,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同用。疮腔内应选用对疮面刺激较小的液体,如生理盐水、复方黄柏液等进行冲洗以清洁疮面。

[1]施琦,慈颖,王静,杨燕,李素,张珊,聂聪.14种常用消毒剂的病毒灭活效果[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2,45(06):470-473.

[2]张江河.不同消毒剂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潜在机制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2.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由乳腺导管内分泌物过量积聚,积聚物分解产生化学性物质刺激导管壁而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起炎症表现的一种疾病[1]。有腺体存在就有导管内分泌物过量积聚的可能,就有可能诱发炎症,从而导致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复发。临床治疗旨在降低浆细胞性乳腺炎复发的几率,即使是皮下腺体切除(保留乳头乳晕)这样的治疗方式,也无法确保绝对不复发。

[1]陈红风主编.《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109.

饮食确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影响因素[1],饮食调护是该病治疗及预防复发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低碳水化物高脂肪的膳食结构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2],所以适量粮食谷物的摄入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是有利的。

建议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发病期间少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奶茶、芝士、坚果等。少食羊肉、狗肉等发物。少食鲫鱼汤、蹄膀等下奶的食物。

[1]朱兴延,袁薇,王慧子.基于人性化沟通的心理护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刊,2023,18(02):158-160.

[2]梁笑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切开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305-306.

陈红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王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吴晶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孟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仲芫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程一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陈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吴雪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江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楼映上海普陀区中医医院

金贻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寰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万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刘晓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张董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邹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陈前军广东省中医院

刘晓雁广东省中医院

吕钢重庆市中医院

薛晓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科普标准知识库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建设的权威、专业、惠民、多元的中医药科普公益平台,旨在发挥学会专家资源优势,构建科学、规范、标准的中医药科普知识内容,促进中医药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播,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THE END
1.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行政法规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https://mzj.benxi.gov.cn/publicity/zcwj/hzfg/126148
2.文旅普法丨宪法发展历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1949年秋新中国建立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全国性胜利。革命胜利后将要建立—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且规定建国后的大政方针,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就迫切需要制定—部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但在当时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O6R5DH0514OPGR.html
3.2015中国银行笔试真题与笔试经验2015中国银行笔试真题与笔试经验 中国银行笔试真题与笔试经验(精华)职业能力:言语能力(选词填空) 数字推理 符号推理 数量关系 逻辑排序 材料分析 逻辑判断 常识问题以下为部分回忆试题 注意:给一个答案的就是正确答案 有选项的表示可以讨论 全篇如此一、数字推理https://www.51test.net/show/6228588.html
4.英语语法知识汇总内部资料词类、句子成分和构词法 一、词类:英语词类分十种: 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 1、 名词 (n.): 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如: 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橙) . 2、 代词 (pron.): 主要用来代替名词。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1048592_1084797759.html
5.以《西游记》为例详解游戏设计归纳演绎法以《西游记》为例 详解游戏设计归纳演绎法 一、前言 中国游戏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1400亿的产业规模,无数游戏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游戏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游戏业日益拜金的风气,让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的价值观和策略都更加趋向赤裸裸地圈钱:如何用最小投入,最快方式,最大限度从玩家手https://www.gameres.com/486980.html
6.食品伙伴网手机版―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行业专业2.面团酸碱度(pH值):酵母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长,最适pH值为5~6之间;不适宜在碱性条件下生长;pH<4或pH>8,酵母活性均大大降低。 3.耐糖性:酵母活性分为适应低糖环境(面包配方中加糖量低于7%)的耐低糖酵母;适应高糖环境(面包配方中加糖量最高达25%)的耐高糖酵母。 http://m.foodmate.net/index.php?moduleid=24&itemid=194112
7.职教动态教师把指导竞赛中了解、应用的行业标准、规范融入日常教学和训练,使技能教学标准化、规范化,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融入评价体系,增加了经济性、安全性等指标,体现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要求,改变了教学评价中主观分占比大的弊端。 7、 https://lgxy.lzmvc.edu.cn/lgxytzgg/8598.jhtml
8.机械加工报价核算方法大全(收藏)是时候考个采购证书了(请选择正规渠道报考) 美国采购协会CPPM采购经理资格证书 是目前唯一获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注册的国际采购管理职业资格证书。 培训考试城市: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无锡、济南 东莞、武汉、西安几大城市 为方便全国学员报考 开通在线审核报考条件加工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6768276&efid=auVg6PMSh9PDPMaIWrdu9w
9.《中图法》的全称是什么?《中图法》分为几个基本大类?分类号是由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全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为 二十二 个大类具体分类号如下: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3ff1c91f37e67055245dff0c349d250e.html
10.国际法考试大纲学习目的与要求:认识国际法的定义及特征、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掌握国际法渊源的内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国际强行法的概念,了解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国际法的特征主要有: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际法规范是由https://www.zikao365.com/demo/flz/c504171-examOutline/
11.民法中权利设定的几个基本问题二、民法规范与民法法条 什么是法律规范?几十年来中国法学一向主张:“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由于这一观点着重强调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所以,它进而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组成。(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5135_6113.html
12.国防教育常识8.我国国防法规按立法权限区分为(C)个层次 A.二B.三C.四D.五 9.我国历史上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于(A) A.1955年5月 B.1933年6月 C.1933年7月 D.1934年6月 10.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C) A、扩张型B、联盟型C、自卫型D、中立型 http://www.lpzhj.com/Article/1357b97f-3684-45ef-9d2c-20c97096b3db.shtml
13.水利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题1)水利工程中设计的几个阶段是什么? 大型水利工程设计一般分为:流域(或地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技施设计四个阶段。 2)水利水电规划考虑的内容是什么? ①从战略上研究总的开发方向,明确开发的主要任务及综合利用的要求; ②力求最大限度地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要求; http://ycsstgs.com/wap/qywh/qzqx/1217.html
1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五十问新乐文明网答:每年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 34.“世界急救日”是每年几月几日? 答:每年9月第二个周六为世界急救日。 35.“世界献血者日”是每年几月几日? 答:每年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36.“抗战胜利日”是每年几月几日? 答: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日。 http://hbxl.wenming.cn/wmcb/202304/t20230403_3412047.shtml
15.中图分类法第十三基本大类数理科学和化学(属自然科学类部,字母O中图分类法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简称。 中图法分类查询 【基本部类为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与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共二十二大类,每个大类用一个字母。字母L、M、W、Y没有使用。 自然科学类部包含第十二到第二十一基本大类(共十个),字母:N、O、P、Q、R、S、T、U、V、X https://www.jianshu.com/p/70d00c48e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