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其精湛的技术、养生理论等文化内涵对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和发挥其优越性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

【关键词】:浅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概述

饮食文化受自然、经济、地理位置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发展。远古时期人类以生食为主,随之发展为熟食;烹饪技术由燎烤发展为蒸、煮、煎、炸等;饮食选材和菜系也不断丰富;饮食观也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饮食风味也由闭塞的单一民族和地区融汇到如今的丰富多彩的饮食口味。

2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优越性

2.1传统膳食结构可传承性

2.2独特的烹调技艺注重色香味

2.3医食同源的食疗观

2.4食忌思想

“食忌”即“忌口”,也就是我们在吃的时候应该吃什么,怎么吃……“苟全其身,须知切忌者矣”旨在告诉我们饮食禁忌的重要性。其包括配伍、季节、时辰、体质、数量等方面的禁忌。配伍禁忌如:黄瓜与花生同吃易腹泻;羊肉与西瓜同食会中毒等。季节禁忌即春天不宜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夏季应忌食肥甘厚腻,少食生冷之品,秋季应忌食性燥和大补之品,冬季不宜食油炸生冷之品,时辰忌如:“早上人吃姜,晚上姜吃人。”“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体质忌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4]体质偏阳者应忌温热、辛辣助火之品;体质偏阴即阳虚型体质者,应忌食寒凉生冷伤阴之品等。数量忌即饮食有节制,不可过量,忌过饱。若不掌握一定的饮食禁忌知识、合理选择食物,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食忌思想是历代人们经验和理论的总结,不容忽视,掌握食忌思想可使我们饮食生活更加科学、安全。

2.5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优越性的体现,其丰富多彩的饮食种类为传统饮食文化增添了色彩,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由农业、地理位置、食材决定。中国地大物博,各具特色的农业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长期定居在大草原的畜牧业民族如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以肉类、奶制品为主;居住在南方的民族如苗族、回族、白族、傣族等民族从事农业,其主食多为大米、小麦、青稞等,代表特色如竹筒饭,菠萝饭,五色饭等;少量三江平原的少数民族如赫哲族、鄂温克族、基诺族等以狩猎和渔业为主,其主食多为野生肉类、植物、鱼类,代表特色如杀生鱼、蝌蚪拌臭菜、松鼠干汤等[5]。此外,少数民族多嗜茶、酒,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的边疆高寒地区,喝酒可以防寒,因此大多嗜酒,我国是“酒文化之邦”,少数民族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各个少数民族以酒待客之道各不相同,酒种类更是形态各异,有青稞酒、槟榔酒、藤酒等;茶也是少数民族必备的饮品,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等。人们在食用各少数民族饮食的同时便能回味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融合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更具特色。

2.6独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发展中精华不断被人们所传承和丰富,作为新一代华夏子孙,我们应当积极去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尝试不断探索创新以丰富其内涵。

摘要:质疑非著名学者方孔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只有糟粕没有精华的观点,笔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批判方孔先生的观点,提出秉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剔除其障碍性因素,传统法律文化构成了法律发展的历史前提与宏观要素,并对当代法律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模式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华糟粕西方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第一页上写下了“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其中的第二尤为令人过目不忘:“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认识。”

一、西风烈与东风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方孔先生将西方法律思想神圣化,对中国法律思想则以将问题“标签化”的态度和粗暴的处理方式,代替对其深入细致、理性全面的研究分析。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把西方法律文化的特点当作优点加以推崇,把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当成缺点大加批判,脱离中国法律文化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评头论足。希望方孔先生能站在中国历史的角度从虚幻的造物主的高度往下看。方孔先生要了解中国法律的缘起,发生,发展和影响,须从底层的阶梯拾级而上,才可见历史真正的发展走向和动力所在。

二、ExOrienteLux(光明来自东方)

矛盾的方孔先生在其著作《实在法原理》中也提到:“法律和政治的实质性进步需要,需要人类思想和精神质的飞跃。要在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国土壤上建立一套崭新的法律和制度,仅仅靠借用西方的实在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方孔先生高瞻远瞩看到了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国土壤的同时,也承认了西方实在制度的局限性。没错,法律并非一种单纯的条文体系,或者什么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它应该是活的,物质与精神所并存的系统。对于只把法律当作实现自己利益,保护自己权利的工具的国人来说,并不存在对法律精神上的信仰和传统,那么如何从本民族的精神出发,寻找一条结合的道路,而不产生排斥,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方孔先生站在讲台上拍桌子蹬腿也无法解决。我们与其羡慕欧陆土壤上结出的法律之树的茂盛,不如仔细对比分析一下欧陆土壤与我中华土壤有何区别。就像那句古话说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长期以来,我们受绝对工具主义法律价值观的束缚,法律的确立和变更,取决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法律的适用,随政治形势而变迁;法律制度研究,以符合立法和实际需要为原则。这种实用主义的法律变革观,不仅阻碍了法律制度理论的更新和发展,而且也使法律制度改革缺乏长远预见。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法律就是为国家而诞生的,否则法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法律变迁的主要动因源于国家政权的需要,而非公民权益维护与权利实现的需求。因此,在法律工具主义笼罩下,公民不可能从内心遵从法律,更不可能信仰法律,法律至上理念也不可能形成。

甘阳在清华演讲的结尾说的:21世纪最大的问题是要重新去认识中国,而且要在比较当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中国。因为事实上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中,西方的影响无所不在。问题只在于很多人自以为了解的很多东西实际是靠不住的,要认识西方和认识中国都是要花大力气大功夫的。所以请方孔先生和我们一起花大力气大工夫去认识西方和认识中国。要在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国土壤上建立一套崭新的法律和制度,仅仅靠借用西方的实在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崇简朴尚节俭,培养大学生廉洁的生活作风

二明权责多敬业,塑造大学生廉洁的职业精神

作者:张飞燕申长崴陈元婕曲娜邹丽辉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大学

THE END
1.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法治思想(学苑论衡)这决定了无论是法家、儒家还是道家体现的法治观点,都以维护国家统一、法律统一为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法治思想强调“壹法”“一尊”,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统一立法权、统一法律内容、统一思想认识并维持法的稳定就是其重要表现。从春秋战国到清代,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不断有新的民族融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276325223000379&wfr=spider&for=pc
2.浅议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植根于社会,具有历代传承的因袭性,但基于不同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形成了特有的时代性。兼容并蓄、与时俱进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点。 公正和谐的目标与制度特色 由于强调弘扬善性,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道德与法律相为表里。经过国家制定法的强力约束,加http://e.mzyfz.org.cn/paper/1913/paper_51282_10677.html
3.中国大学MOOC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答案2、下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认识正确的有 A、中国古代法律属于中华法系 B、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对我们的法律思维、法律观念有深刻影响 C、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制度依然发生效力 D、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值得珍视和发扬光大 答案: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对我们的法律思维、法律观念有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资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75189612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k1NjAxMA==&mid=2649574864&idx=2&sn=17c5f566a339435501e8c01ed6332507&chksm=bf0cb988ec063515b4cbe95c83cda6e8995e3bb35b167404f15d778f3dc1519e43d38af7b72c&scene=27
5.浅谈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摘要:中国传统法律历经4000多年历史,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分别体现在内在特质上的礼法结合、家族伦理立法、义务本位;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为诸法和合,以刑统法;在价值取向上以和谐无讼为目标.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 关键词: 法律文化礼法无讼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kjdk200932124
6.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大纲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有关文化的命名由来,把握广义的和狭义的文化定义。正确理解和使用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文化遗产等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正确树立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认识文化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文化的准确含义。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与https://www.zikao365.com/demo/hbgckh/c509039-examOutline/
7.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司法独立110网律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重实体轻程序的特点。从皇帝到人民都认为:只要坏人受到惩罚,获得了公正的结果,法官采用什么手段都无关紧要。相对应的是采用纠问式的审判方式,即司法官员集法官、检察官、侦查员各种角色于一身。在这样传统法律文化影响下,中国的老百姓对清官的秉公办案没有任何程序方面的要求,关于清官的传诵,多是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99.html
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概要.ppt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概要.ppt,第二讲 如果10月1号去法院立案, 很多法院都是不受理的。 【结案率】 判决生效的件数 立案的件数 【结案率】 100 100 三个月 结案率 2013 记者从某某省某某市法院获悉,该法院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14/63043432.shtm
9.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为()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为() A. 权利至上 B. 礼法文化 C. 德治传统 D. 政法合一 E. 法治传统 题目标签:法律传统中国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法理学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C D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主要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A. 凝血 B. 炎症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002f89aeda46cfa5e569bb038894ca.html?fm=bdc6b93f8b6380fda68ea9ea5f1079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