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好处(精选5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种职业的产生必然要求有一种相应的职业道德与之相配合。从事律师、医生、公务员等各种职业的人员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但是影响职业道德的因素很多,同样的一种职业在受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其所对应的职业道德中的准则规范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别而不是完全一致。

三、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传统习俗氛围中,被前辈积累起来,传递下来的观念规范、习惯、礼仪、行为方式等等包围着,影响着,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把它们接受下来,形成与之一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就是人除本能以外的支配自己行为的第二天性。形成相应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人,同时又以这种既得的方式为标准去评价、衡量他人。由于传统习俗既有支配人行为的力量,又具有作为人们行为的衡量标准的意义,因而是社会纪律的一种形式。它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渗透其中,又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补充。它作为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铭刻于人们心理意识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自发地发生作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是一种调节控制人们行为、社会生活的现实的伦理力量。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囚徒博弈政府监管费用社会损失成本惩罚性收益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面对会计人员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仅靠会计人员的市场行为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市场失灵”。面对会计市场失灵,政府必须介入,对会计市场进行政府监管。但是,在考虑政府监管所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政府实施监管所付出的成本,因为政府监管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效益成本是并存的,只有当其效益超过成本时,在经济上才算是合理的。因此,在考虑是否实施某项政府监管时,必须首先分析和确定政府监管的成本。

1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本文通过博弈论来分析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根据博弈理论,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人员存在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

1.1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

假设a和b是两个不同企业的会计人员,a和b在提供会计信息决策的时候有2种选择:遵守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在没有政府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即不存在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惩罚),构建会计人员行为的“囚徒博弈”(见表1)。

表1中,如果b遵守职业道德,a违反职业道德可以获得6个单位的利益,遵守职业道德可以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a违反职业道德可以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同理,如果b违反职业道德,则a违反职业道德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2个单位的利益。由此可见,无论b是否违反职业道德,a违反职业道德都比遵守职业道德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a必然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同样,b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违反职业道德就成为会计人员的普遍选择。

1.2政府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大的情况

如果存在政府监管,但监管力度和惩罚金额不够大,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假定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被惩罚几率为1/3,政府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的惩罚金额为2个单位(见表2),当b遵守职业道德时,a遵守职业道德可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违反职业道德可获得的期望利益为6×2/3+(6-2)×1/3=5.3,则a违反职业道德可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2.3个单位的利益;当b违反职业道德时,a违反职业道德仍可比遵守职业道德多获得1.3个单位的利益。因此,a仍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同理,b也会选择违反职业道德。可见,违反道德仍然是会计人员的普遍选择,政府监管惩罚措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3政府监管惩罚力度很大的情况

政府监管惩罚力度很大,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被惩罚几率就很大,假定为1/2,同时政府的惩罚金额很大,假定为8个单位,则“囚徒博弈”表现为(见表3):如果b遵守职业道德,a遵守职业道德可获得3个单位的利益,违反职业道德时,其期望利益为6×1/2+(6-8)×1/2=2,则a违反职业道德会比遵守职业道德少获得1个单位的利益;如果b违反职业道德,则a违反职业道德比遵守职业道德少获得2个单位的利益,对a来说,在权衡利弊之后必然会做出遵守职业道德的决策。对b来说,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遵守职业道德就成为会计人员的理性选择。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要想促使会计人员做出遵守职业道德的最终决策,仅靠会计人员之间博弈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介入,采取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惩罚措施,而且监管惩罚的力度一定要足够大,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做出有利于社会的决策。

2政府监管成本分析

由上述博弈分析可知,政府应当介入会计市场,进行政府监管,并且监管力度和惩罚金额应当足够大。那么,监管力度是不是越大越好笔者认为不是,因为监管行为也是有成本的,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将付出更多的监管成本,当付出的监管成本大于所得到的收益时,政府监管就得不偿失了。政府监管总成本是由政府监管费用、社会损失成本和惩罚性收益三部分组成。政府监管费用是政府监管部门通过一些监管措施防止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所耗费的物质费用和劳动消耗等;社会损失成本是会计人员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给社会所造成的损失;惩罚性收益是政府监管部门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进行惩罚所获得的收入。社会损失成本和惩罚性收益之差,笔者称之为社会净损失。这三部分的确定如下。

2.1确定合理的政府监管费用和社会损失成本

假设惩罚性收益一定时,用a表示政府监管力度,t表示政府监管费用,m表示社会损失成本,r表示惩罚性收益(为常数),则政府监管总成本t为:

t=t+(m-r)

其中,t=f(a);m=g(a)。

随着监管力度a不断增大,社会损失成本m会不断降低,根据经验统计数据可知,社会损失成本m可以表示为监管力度a的非线性函数,假定此函数为g(a),因为假定r为常数,社会净损失m-r也是a的非线性函数;政府监管费用t是随着监管力度a的增大而同方向变化的,也可表示为监管力度a的非线性函数,设为f(a),则:

t=f(a)+[g(a)-r]

用横坐标表示政府监管力度a的大小,纵坐标表示成本的变化,政府监管费用t和社会净损失m-r的大致关系见附图,随着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力度a的不断增大,政府的监管费用t不断增大,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引起的社会净损失m-r将会越小。

根据函数的性质可知,我们在图中总可以找到一个点,使得政府监管费用t和社会净损失m-r之和最小,即政府监管的总成本t最小。一旦找到这样一个点,就可以确定政府监管力度a和对应的政府监管费用t、社会损失成本m的大小。

当然,要确定成本函数的具体形状并不容易。从长期来看,政府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过去的经验,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从而得到政府监管成本曲线的具体函数。

2.2确定合理的惩罚性收益

假设惩罚性收益由r提高到r′(r′>r),如上图虚线所示,此时的社会净损失为m-r′,在惩罚性收益在r′水平下的监管总成本为t′。由附图可以看出,随着惩罚性收益的提高,政府的理性选择总成本会下降,使总成本最小点向左下方移动。由此可见,惩罚性收益对总成本曲线的位置有重要影响。

目前,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惩罚金额是根据其违法收入的数额来确定的,但这种惩罚金额确定的方法并不合理,因为任何惩罚都是希望达到遏止犯罪的目的,而不在于报复,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也是如此。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惩罚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可能性,而要消除这种可能性,政府必须有科学的惩罚依据。

要减少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其原因是这些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政府对会计人员违反道德行为的惩罚金额,应当根据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数额来决定。但也不是说社会损失是多少,惩罚金额就是多少,惩罚金额应该是该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给社会所造成损失的数倍才合理,因为并不是所有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都受到了惩罚,特别是由于监管力度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并没有受到惩罚。如果对被查出的会计人员的惩罚金额只相当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那么仍然很难阻止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因为如果这些行为没被查出的话,会计人员将不会受到任何处罚,而且没被查出的机率是很高的。

除了让被查出的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负担自己行为的惩罚以外,还必须让他们替没被查出的会计人员接受惩罚,这才能真正达到遏制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目的,惩罚性收益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政府对某会计人员的惩罚性收益=该会议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给社会造成损失×监管机构计算的惩罚倍率

监管机构计算的惩罚倍率=1/被惩罚几率

例如,假定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会计人员被惩罚几率只有1/4,那么对被查出的会计人员,惩罚性收益就是该会计人员行为给社会造成损失的4倍。

3结论

面对会计市场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介入,进行会计市场监管。如何确定政府监管的力度,使政府付出最少的监管成本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就有一个成本分析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找到政府监管总成本最小的点,得出政府监管力度的最优数值。而该点的寻找可根据统计数据和成本性态拟合出的政府监管费用和社会净损失曲线中求得。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

高职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肩负非常特殊的责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当代高职学生实现,所以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未来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是综合性的,除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其它素质,其中就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如果这些方面的素质跟不上,将来在社会中往往会吃亏上当。因此,在校期间我们就应注意培养高职学生这些方面的素质。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鲁迅说过,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人们在职业生活中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也同样需要职业道德来维护。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一)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调节职能:从业人员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2.维护职能:本行业的信誉。

3.促进职能:本行的发展。

4.提高职能: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法律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都是对从事本职业活动的人们行为的调节与约束,但职业道德体现的是对人们的自律,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则更多体现为社会对人们的他律,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二、职业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基本要求

(一)职业生活中道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了解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对于高职学生求职、就业、正确处理有关职业的法律关系,做到知法、守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职业素质的培育包括:树立职业的理想;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根本;自信是法宝;积极心态;行行出状元;点滴做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一)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职学生要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1.提高职业道德认识

职业道德认识是反映人们对各种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只有对职业道德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职业活动总的各种现象,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2.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会积极影响人们的职业道德行为。

3.磨练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意志是指从业人员在履行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坚强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意志薄弱的人易受诱惑,经不起考验,容易丧失道德理想。

4.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职业道德习惯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特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对一个人的事业有关键作用,也可使每位从业者各司其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二)增强职业法律意识

这些法律主要包括《民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

2.要学习和了解具体的职业法律

3.抓住职业法律内容的重点

(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按规矩办,按要求办,按程序来。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点滴积累,认真对待一切,不马虎,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形成规律。比如,康德80年如一日,五点准时起床,十点睡觉,准时步行到学校,准时散步。给学生强调“生物钟”的好处。

2.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培养职业情感,学习先进人物,进行自我反省,养成自律。

(四)良好职业法律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会计诚信解决措施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会计诚信就是要求会计要对其行为诚实守信,其具体表现为会计工作者要按着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会计要本着不做假账、造假报表的信念,终于自己的事业,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消除会计失信造成的严重危害,保持企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会计诚信问题存在的现状及其危害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但信用体系未相应的建立起来,导致产权不清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等,各个行业出现不守信用等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会计行业没有诚信势必造成各种假账、欺诈现象。

会计诚信问题对企业和社会有严重的危害,不仅会使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还会严重危害着整个市场的经济秩序,企业会计不用诚信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工作,会使一些企业逃税漏税,导致国家税收减少,整个经济政策会脱离实际,从而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危害整个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诚信问题还会危害会计工作者本人和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没有诚信的会计违背了其职业道德,损害国家利益,严重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资料使用者而言,虚假的报表会使投资者产生风险,其利益无法保障。

二、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经不起诱惑

当今社会中,一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面对金钱、权利、地位的诱惑,会背弃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好处;还有一些会计在领导的压力下做假账,篡改数据,使信息失去真实性,会计人员身份不独立,受后面高级领导指使,这也是会计出现诚信问题的一个原因。

(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致使会计钻空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市场的透明度不高等会使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会计有空子可钻,这是会计诚信不足的外部原因。由于我国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完善,会导致信息传播慢,各个市场主体拥有的信息不一致,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失信者,宣扬有信誉者。我国市场的诚信保证机制没有形成,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对那些违规者不能给以相应的惩处,致使一些违规者更加明目张胆。

(三)企业的业绩评价机制会诱使会计人员失信

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有企业的总产值、总利润、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主要考核一个企业短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却考核不出企业是怎样获得如此成果的,在考核时才发现信息的虚假,忽视信息产生的过程,最终导致会计造假等有悖诚信的行为发生。

(四)会计工作本身的缺陷会导致诚信问题

会计的工作内容需要会计主观进行判断,这就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制造虚假信息的方便,会计人员由于利益的驱使等原因,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违背客观性原则。

三、会计诚信问题解决方法

(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各个会计学校或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应设立一门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兼备的高素质综合会计人员。让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观念从一开始就深入会计人员的内心。

(二)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三)完善企业的管理结构

当前,很多企业为了显示政绩,扩大知名度,虚报自己企业的信息数据,导致市场上存在庞大的虚假信息。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让所有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促使企业追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四)提高失信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会计失信问题的出现与其失信成本低有很大关系,加大失信成本会有效防止会计失信。比如加大惩罚力度,使失信者付出的代价远大于其获得的利益,从而消除会计工作者为了追逐利益而失信了。对造假者实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和数额较大的经济处罚,另外,对那些教唆会计做假账的幕后人更要加以处罚,行为严重者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有效控制会计失信。

四、结语

总之,良好的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在共同努力下,建立良好的诚信制度和职业道德体系,从而培养全社会的诚信理念,为会计诚信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最终使会计诚信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官小燕.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12(15).

一、个人道德与企业道德概述

1、道德的概念

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个有道德的人通常要具备以下条件:(1)不给社会添麻烦,不诽谤他人;(2)积极采取对社会和其他人有益的行动;(3)其人格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尊敬。以上三个条件是相通的,因为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方面消除了第(1)项的消极因素,具备了第(2)项的积极因素,结果当然就会有第(3)项的德高望重,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欢迎。一般来说,有道德的人都会积极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因而具有人格上的魅力,受到人们的敬爱。

2、中国个体道德思想的理论溯源

中国的道德源自中国圣人的仁爱精神。它是一种来自对天地(父母)给予生命的感恩,一种响应生命过程之中充满人类后天文化的爱。真正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起到制止人们作恶作用的便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的孝悌忠恕的仁爱的精神道德。

除非人们具有这种道德,否则人将不成其为人,人将不具备基本的区别于动物野兽的人性。儒学以天作为道德的行上依据,有其超越性,但这种天不是人格神,不可能真正赋予人以良心本心,也不可能真的给人以奖赏或处罚,这种意义的天只是对于先前天论传统的借用,只是人的一种境界,而不是客观的实在。真正的道德主体是人,是人的那个内在的道德之心,而不是天。

3、企业道德的概念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企业道德是指企业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不给社会造成负担,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动,尊重人权,其行为受到人和社会两方面的欢迎。

企业贡献分为企业的社会贡献和企业人的社会贡献。前者以“社会贡献活动”和“文化支援活动”为中心,后者以所谓志愿者活动为中心。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活动是促进社会性原则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国家可以将社会贡献度高的企业作为一个融资标准。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出:现代工厂的问题是清楚的,即如何在二十世纪的摩天大楼和地下铁道、烟尘和蒸汽的世界中,使之可能再现农业的有道德、农业的忠诚以及农业的社会感。这表明了其对企业道德的担心,工业社会企业道德会存在吗?如果存在,它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什么?这种准则是适用于一门产业、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呢?它是以什么宗教为基础?是以“情景”或其他什么为依据呢?即使存在它会自觉地坚持下去吗?根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在存在着一种伦理准则的情况下,如果一些实业家认为违反这种准则不至于被发觉的话,这些实业家就会违反这个准则,而这种现象对于问题的探讨就体现了道德在现代企业应用的复杂性。

二、企业个体影响企业道德管理

1、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区别影响道德评价

企业是现代才出现的,而我国的道德渊源古代,不可能要求古代的圣贤预见到现代生活出现的种种困惑,并提出完美的解答。显然企业需要仁爱精神,但需要怎样的仁爱精神?这就需要我们现实取舍这些影响具体道德的评价。

中国道德孝悌忠恕的仁爱主要源于天地(父母)给予生命的感恩,当这种感恩应用到企业中时,就缺乏相似点。个人与父母有血缘关系,父母养育自己,应该报恩。企业与员工是契约关系,企业员工离开时赔偿企业培养成本,没有人责怪其行为不道德。但如果某人将父母养育自己的成本赔偿给父母,脱离亲子关系,人们就会马上感觉其行为不道德。

受功利主义支配的人首先考虑可供选择的行动会对受到影响的人的潜在后果,然后选择大多数人受益的行动方案。功利主义者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此方案可能会伤害他人,但是只要潜在的积极后果超过潜在的消极后果,他会认为此决定既有好处,又符合道德。

有时现实是如此复杂,难以以善恶评价为标准,难以用道德的准绳来判断行为,不是不重视企业道德,而是当准备用道德进行衡量时,其复杂性让人们止步,在犹豫的过程中容易滑入功利主义旋涡。

3、确定个体和企业权利的界限模糊,影响企业道德

三、坚持企业道德管理

社会总是变化发展的,封建社会的仁义道德也许对封建社会有积极作用,但到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以一种人类的博爱精神对待企业,寻求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道德。1、高层管理者个体在培养道德行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企业高层经理的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个人最终成败的关键,只有在道德上被人认可,才能通向权力之巅、才能行使有效领导。

企业道德需要管理者长期建设。“道可道,非常道”,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儒家修炼以炼心为主旨,着重于道德的净化与陶冶,把修身当作用世、治世的基础,强调在用世、治世的实践中修身。

2、组织中的个体提出道德原则的政策或建议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其运行过程中哪些行为与道德原则违背、哪些没有,当事人最为清楚,应该鼓励当事人发表看法,完善本企业道德。例如企业如何对待告密者,假如企业在尊重知识产权方面缺乏诚信,剽窃技术维持产品的竞争力、蒙骗客户、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而雇员将企业本身的不道德行为曝光,这种行为是否符合企业道德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3、培养支持道德的企业文化观

建立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例如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这和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传统的孝悌忠恕的仁爱的精神道德有一定联系。

重视企业道德建设。通过企业公关作好形象宣传,重视最基本的危机公关意识和对紧急事件的妥善处理能力,提高企业道德形象,加强对违反企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如安捷伦公司对企业员工贿赂、报销虚假发票的行为,不管什么理由,一旦发觉就立即开除。

有效的组织文化应该鼓励道德行为,制止不道德行为。应该承认,公司和个人可能会因为坚持企业道德而付出一点“代价”,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组织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不一致的话,这个组织就无法长久地运作。促进道德行为的组织文化不仅与流行文化更加兼容,而且从商业角度考虑也是明智的选择。

4、坚持职业道德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符合社会道德的,而企业道德却不一定符合,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是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企业道德出现了断层,仅仅有职业道德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提高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提升企业人文气质、增进合作、创建和谐向上的企业精神,最终提高工作效能。但企业道德是多个个体的合力作用,单个优不代表全部优,如何进行管理使整个企业道德提升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探索和发展企业道德。作为在社会运行存在的经济实体,企业应该受到社会法律的约束。一个社会的法律固然重要,诚如病人需要医生和药物,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更重要,如同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践行美德伦理,自觉自愿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THE END
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面对网络生活,不仅遵守道德规范,也应当自觉学习和遵守有关互联网的法律规定,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也是遵守网络道德的要求。 考点3.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2.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3.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2. 关于从业者对职业的要求,可概括为职业三要素:维持生活、完善自我和服务社会. P57 3. 印度医德最早表现在公园前5世纪名医、印度外科鼻祖妙闻的《秒闻集》. (填空 ) P40 4. 所谓功利,就是功效和利益_. 5. 临床诊疗的基本道德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守信原则和协同一致原https://yjbys.com/jiuyezhidao/zhiyedaode/418964.html
4.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A、学习科学理论 B、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知识 C、联系实际 D、知行统一 9、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以下( ABD)显著变化。 A、学习要求 B、生活环境 C、物质消费水平 D、社会活动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ABCD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5.思修题目,考前必背!!!思修题库?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A) A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B 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C 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人家 ? ?反应阶级民族或社会利益的道德( B) 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https://blog.csdn.net/2301_76495546/article/details/135095692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l)党的政策是制定社会正义法律的基本依据之一,社会主义法律要体现党的政策的基本精神.同时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2)社会主义法律实际上多数是规范化、具体化和定型化了的党的政策.党的政策经过国家机关规范化、具体化以后。就变成了国家意志,变成了定型化的法律.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报名入口:http://zgks.nrta.gov.cn证券法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955923.html
8.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之“教育法律法规”精选试题(精选6篇)中公专家解析: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全国广大教师的几点希望中指出: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iimgn95.html
9.《2024思政复习(自用版)》sobetonme^第2章^最新更新:202401(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12356&chapterid=2
10.咸阳市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对法治专门队伍的管理必须坚持更严标准、更高要求。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https://www.xianyang.gov.cn/ztzl/rdzt/hyfzjsjsfzzf/sbjsfcjdt/202402/t20240221_173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