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宪法包括哪些具体法律?

由于最高权威的创制主体制定的、调整社会生活中最重要事项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处于该位阶的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项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即国家权力的归属及其纵向和横向的分工配置(国家权力的组织规范)、公民人权的尊重与保障(公民人权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配置国家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为保持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通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数量上近3000人)。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其他任何法律渊源均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2、基本法律

3、普通法律

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阶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通常约为150人左右)。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普通法律的创制依据是作为根本法律的宪法和宪法之下的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所调整的事项包容于基本法律调整事项之下,其内容为普通的社会关系中的利益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创制主体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是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5、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6、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的位阶,行政规章区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种。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THE END
1.宪法知识200问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5.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2.中国法律一共有多少条目前,中国法律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正式法律文本,条文数目众多,具体数量难以精确统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https://www.scxsls.com/knowledge/detail?id=204626
3.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包含7个法律部门共239部法律1、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包含7个法律部门共23部9法律新闻中心中国网时间:新闻中心中国网时间:责任编辑罗琪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中国网王锐中国网3月10日讯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7167923.html
4.《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手册《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https://www.gzswtzb.org.cn/dbbanner/xfxcz/dnfg/202112/t20211203_71911708.html
5.朱苏力:中国法律界最缺的是良知(包括律师法官和法学界)法宝学术编者按:本文是朱苏力老师在2008年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上作为致辞发表的文章,文中提到我国法律人职业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天读来仍值得反思,特予以推送。 提到法律,大约都能联想到“公平”二字;公平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法律价值的体现。 https://dy.163.com/article/E1F3NGM80530W1MT.html
6.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许永安:我国历次刑法修正案总述评这里简单介绍下刑法修正案和刑法相关的法律解释,也称立法解释。1997年刑法为我们刑法修改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此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刑法修正案为主体、以有关刑法的法律解释为补充的刑法修改新模式。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即通常所说的关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4-04/18/content_8986126.html
7.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11/id/52651.shtml
8.“法律文化”概念在中国(1930—1985):一个知识考古学分析大咖说法差不多四年后,牧野英一的另一篇原先刊在日本《中央公论》1934年6月号上的文章,由他的中国弟子、当时正在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留学的蔡枢衡译成中文,于同年分为两期在朝阳大学(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法科大学之一)主办的法学刊物《法律评论》上连载刊出。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日文原标题为《法律现象之解体和构成》的文章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20-08-25/content-1435904.html
9.姜朋: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从哪里开始?中法评·五周年同文馆、京师大学堂、京师法律学堂、京师法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早期几个主要的法律教育机构。同文馆和京师法律学堂后来分别并入京师大学堂和京师法政学堂。京师法政学堂设立时利用了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馆舍与教习,因而它们之间存在颇为紧密的迁延关系。 与这种变迁相表里的则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推动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387955853157728768
10.中国法制史解析:秦朝的刑罚。城旦舂是泰朝徒刑中的一种,它强制犯人修筑城墙、舂米之类的劳役,其中男子修城墙,女子舂米,合称为城旦舂。 7.答案:B 解析:云梦秦简。《封诊式》是关于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