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种类包括哪些?证人笔录书证定案

1.物证:指通过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这些证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2.书证:包括以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和其他物品。书证具有直接证明性、稳定性和物理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的思想。

3.证人证言:证人就其所知悉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需客观陈述案件事实,与案件无利害关系,并可能受到证人的主观能力和案件客观条件的影响。

4.被害人陈述:指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就其了解的案件有关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指他们在刑事诉讼中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及其他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6.鉴定意见:为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问题,由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这种证据具有特定的书面形式,仅针对专门性问题,且客观性较强。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这些笔录记录了办案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等的勘查、检验过程,以及为了确定某些特征、伤害情况和生理状态而进行的检查和辨认。

8.视听资料: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来证明案件情况的资料。

二、刑事证据的要求

在刑事案件中,证据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性:

1.客观性: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言词证据中,只有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具有证据价值。

2.关联性: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际意义。与案件无关的事实和材料不能作为刑事证据。

3.合法性:

-证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

-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

-证据需经过法庭的质证程序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此外,还需注意:

-审判、检察、侦查人员必须依法收集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对案件的判处必须重视证据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如果仅有被告人供述而无其他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THE END
1.证据种类有哪些,法律上该如何规定法律分析证据种类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当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OmZEegWHJ9f.html
2.新行政处罚法理解与适用工作指引公共法律服务新法第二十九条对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的情形,新增规定了“择一重处” 给予罚款的处理原则。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的多个法律规范均规定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依照罚款数额较高的法律规范给予罚款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的多个法律规范除规定应当给予罚款处罚外,还规定应当给予其他种类处罚的,行政机关http://www.fjnh.gov.cn/ztzl/bzhml/lyxx/flfw/202107/t20210726_1687199.htm
3.非法证据的界定9篇(全文)广义说认为非法证据是指证据内容、证据形式、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人员及程序、方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材料,包括四种情形:证据内容不合法;证据形式不合法;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人员不合法;收集或提供证据的程序、方法、手段不合法。凡具备四种情形之一者均为非法证据。1狭义说认为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的享有调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e6jd2b4.html
4.证据的概念与法定种类中国立法部门公布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的概念和法定种类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根据此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而刑诉法修正案则将此改变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与此同时,刑诉法修正案将证据的法定种类也做了适度的扩展,除了将原来的“鉴定结论”改称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7.html
5.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精选9篇)《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we4x4jm.html
6.民事诉讼证据的认定等于限制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意见认为,我国现行民诉讼法没有规定举证时效,在审理的任何阶段当事人都可以“随时”提出证据,容易造成诉讼中的突然袭击和诉讼拖延,从而有损诉讼效益和公正,为真正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必须建立举证时效制度,在某一阶段之前,如果当事人不能或者没有提出证据,则应承担对己不利的法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1/id/3304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