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及其效力,2022年注会考试基础知识注册会计师

(一)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核心)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意欲达到某种预期法律后果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仅有内在意思而不表现于外,则不构成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不能成立;

行为人表现于外的意思不是其内在意思的真实反映,则表明该意思表示有瑕疵,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同样受到影响。

1、意思表示可以分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意思表示所针对的相对人,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等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2)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又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①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②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2、意思表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经典举例】:继承,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此处"没有表示的"就属于法定沉默,亦能产生意思表示的效果,即"接受继承"。

3、意思表示可以撤回。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1)单方: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委托代理的撤销、无权代理的追认、订立遗嘱、授予代理权等。

(2)双方:因两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3)多方:三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决议等。

2、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1)有偿:是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包括金钱、财产、劳务)的民事法律行为。

(2)无偿:是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无偿委托等)。

3、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1)负担:负担行为是使一方相对于他方承担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如在买卖合同中,双方订立买卖契约即为实施负担行为)。

(2)处分:处分行为是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物权变动是典型的处分行为。(动产交付行为、不动产登记行为)。

4、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1)要式: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票据行为就是法定要式法律行为。

【经典举例】:融资租赁合同、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担保合同。

(2)不要式: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经典举例】:一般的买卖合同可以口头形式。

5、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

(1)主: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借款合同。

(2)从:是指从属于其他民事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担保合同。

(一)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受限时可代理);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包括自愿、内在的效果意思与外在的表示一致两方面;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形式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书面形式,指用书面文字进行的意思表示,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属于书面形式的一种。

(3)推定形式,指当事人并不直接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进行意思表示,而是通过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使得他人可以推定其意思表示的形式。如在超市购物,向售货员交付货币的行为就可推定为行为人具有购买物品的意思。

(4)沉默形式,即指行为人没有以积极的作为进行表示,而是以消极的不作为代替意思表示的形式。

(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

2、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元效。

(三)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1、概念: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由于行为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或者意思表示不自由,导致非真实的意思表示,可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种类:

(1)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造成较大损失的意思表示。

(2)受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欺诈,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注意】被欺诈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受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指以给公民或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相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

(4)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民事法律行为。

注会经济法是一个考验大家记忆力的科目,需要一点一点累计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会感觉所有知识点都是考点,出现全背记不住,不背心慌慌的状况。233网校为了让您有效复习,少走弯路,准确把握考试要点,顺利通过考试,精心准备了这份《高频考点速记》电子资料!绝对是注会计最“学霸”的备考捷径!

检验自己学习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做题,233网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题库,上万试题免费刷。并且将历年考试真题进行了收录,让大家在平时训练时就能了解真题的难度,把握出题方向,靶向学习,提有效率。

THE END
1.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法律常识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之后,从行为开始就不发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力。但是,没有法律效力不等于没有法律后果。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应当承担财产的返还义务、损失赔偿责任和其他的制裁。 1、返还财产来源 《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https://www.lawpa.cn/changshi/227682.html
2.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导读:合同无效有以下五种情形:其一,由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签订的合同;其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未真实表达自己意愿的合同;其三,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过要除去那些不会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其四,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同;其五,恶意串通起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https://www.64365.com/zs/3580397.aspx
3.民商实务丨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合同纠纷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纠纷之一,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时首先要审查的便是合同的效力问题,《民法典》总则编对合同无效的情形做了以下几种原则性规定。 正文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民法典》第14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http://m.gdshlawfirm.com/nd.jsp?id=119&id=119
4.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核心内容: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确定、当然无效。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等。法律快车编辑为 核心内容: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确定、当然无效。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https://www.lawtime.cn/info/minfa/flxwxl/201402132880378.html
5.「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绝对无效。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绝对无效: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哪些 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minshifalvzd_3680183/
6.法律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填空题】作为民事主体的个人或组织,必须具有民事( )能力和民事( )能力。4.6第六讲 监护1、【填空题】监护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 )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4.7第七讲 无效民事行为1、【多选题】民事行为包括 A、民事法律行为即合法的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http://zunyi.ehqc.cn/ask/71_80.html
7.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范文序论:在您撰写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1篇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当事人出于其特殊的需求或者受特殊因素的制约,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过程中,约定了某种客观情况作为所附条件或所附期限而影响其效力的民事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39408.html
8.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样例十一篇这种传统的分类,其中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为什么法律行为属于合法行为又是无效的?众所周知,在民法领域中,无效法律行为一词也长期被使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施行以来,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一词已被无效民事行为一词所替代。按照我国的民事立法,无效法律行为并不是法律行为的种类之一,它只是一种不具有法律效力的https://www.sfabiao.com/haowen/41852.html
9.FLKC法律快餐农村实用法律知识百问36、饲养动物致使他人损害的,谁来承担民事责任? 37、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有时间限制吗? 38、怎样订立书面合同? 39、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和撤销合同? 40、什么样的合同是有效的,应受法律保护? 41、私人借款要注意哪些问题? 42、所有的借贷行为都会受到法律保护吗? http://sft.shaanxi.gov.cn/zt/ncsyflzsbw/15970.htm
10.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律师普法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包括: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https://www.110ask.com/tuwen/4379671116554246799.html
11.2014年上海市律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例1、我国继承法规定,公民遗产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范围包括___。 A、公民的收入 B、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C、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D、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例2、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___。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B、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https://www.ynpxrz.com/n796562c1821.aspx
12.电大行政管理汉语海关文员专业专科2(009年1月)1. 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 2. 简述宣告失踪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3. 简述法人的成立条件。 4. 简述无效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情形。 5. 简述物权的效力。 四、案例分析题 1.中学生余某,16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余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价值5万元的高档音响出卖。后托人认https://www.ouzj.com.cn/blog/shows/2/227/1.html
13.整理的法律知识点记忆谐音,有需要的可以看看(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能假恶又违良 (日本既无能,假恶,又违背良心,所以是个废人,废人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 40、委托代理终止 ①代理期限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⑤作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 ③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不包括被代理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00856720425139
14.民事法律行为课件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系统规定了法5(二)民事行为就立法例而言,外国法上从未使用过民事行为这一概念。首先在立法上使用民事行为这一概念的是我国的《民法通则》第58---61条。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2059589.html
15.联考常识必备——法律篇法律联考必备常识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https://www.fenbi.com/page/zixundetail/58/415711255875584
16.讲义·《经济法》2.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本章近3年所占的分值在4分左右,其中考点主要集中在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代理、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和中断。考试题型主要为客观题,重点关注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委托代理和诉讼时效等内容。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https://www.jianshu.com/p/a0560e0b1a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