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罗翔张翔王志远等:犯罪前科如何消灭?

点击阅读:张明楷:全文刊于《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4期。

原文下载链接:

点击阅读:罗翔:全文刊于《政法论坛》2023年第5期。

犯罪化背景下犯罪附随后果的重构

在我国刑事立法的犯罪化背景下,如何应对犯罪附随后果带来的负面效应颇具研究价值。犯罪附随后果根据职业关联性和禁止期限两个标准设置,在性质上属于保安处分。正当化根据在于预防行为人再犯和保障特定职业的利益。从业资格限制的程度和范围应遵循比例原则之要求,以此为审视标准,犯罪附随后果过度压制公民的职业自由,与微罪的匹配不均衡并且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这消解了犯罪化立法的积极功能。在犯罪附随后果的重构路径选择上,应当回归其保安处分的性质。针对一般职业,整合刑法内、外的从业禁止,由此解决犯罪附随后果在职业关联性、禁止期限和司法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消弭两种从业禁止的体系性冲突;针对公职与公共服务职业,构建类似"褫夺公职"的处分。

徐久生、师晓东:“犯罪化背景下犯罪附随后果的重构”,全文刊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点击阅读:彭文华:全文刊于《法学研究》2022年第6期。

犯罪控制策略视野下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优化研究

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作为隔离型保安处分措施的有限适用阶段,以及作为独立于刑罚、保安处分之外附加制裁措施的泛化适用阶段。功能异化后的犯罪附随后果在实践中引发了激烈争议。犯罪附随后果作为犯罪控制手段之一,其功能定位应与当代犯罪控制策略转变相适应。以惩罚为核心的传统犯罪控制策略与以矫治为重点的多元应对犯罪控制策略,本质上都是具有规训性质的强制性控制策略。轻罪时代的犯罪控制策略应当是规范性的,采取多元化且合比例的应对措施,以实现合理规范宣传。犯罪附随后果的存在有客观现实需要,但应进一步将其限定在以特殊社会预防为目的的保安处分功能之下。据此,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优化,应着力于以法定原则为导向确定合理规范化路径,以社会危险性为核心构建适用标准,以关联性原则为指导构建相应司法裁量适用机制,并科层式地适用前科消灭制度和复权制度以契合比例原则要求。

点击阅读:王志远

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从备案审查“禁止连坐”意见切入

对包括“连坐”在内的各类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应首先从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出发,厘清各类后果分别干预了哪些基本权利。职业自由(含公职)可以从我国《宪法》第42条等条款中导出。我国宪法设定的“人类形象”包含了个体价值和共同体价值两个层面。以人格独立、意志自由为基础设定的罪责自负原则,能够得到《宪法》第33条等的证成。基于亲属等身份因素,让犯罪人以外的其他人承担刑法、民法、行政法上的不利后果违反宪法。扩大化的一般预防无法构成犯罪附随后果的目的正当性基础。犯罪后果的设定,应当与特殊预防之间具有实质关联,应甄别过失与故意、自然犯与法定犯,并区分轻罪与重罪、设定禁业年限,以使附随后果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前科消灭等“再社会化”措施,是我国宪法“社会主义原则”的规范要求。基于法律保留原则,可通过“联合审查”“集中清理”等方式,对各类犯罪附随后果作出合宪性调整。

点击阅读:张翔

美国犯罪记录消灭制度及其启示

点击阅读:彭新林

论前科消灭制度的正当性根据

前科消灭制度的存置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与正当性根据。从人性的维度来考量,前科消灭制度是人性的可变性与发展性以及具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用哲理的眼光来审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都为前科消灭制度的存置奠定了理论上的支撑;从法理的立场来观照,前科消灭制度乃是公正性与功利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刑理的视角来省察,报应与预防亦为前科消灭制度的存置提供了证成的理由。

彭新林:“论前科消灭制度的正当性根据”,全文刊于《北方法学》2008年第5期。

“刑罚附随性制裁”的功能与边界

"刑罚附随性制裁"是指与犯罪人直接关联的,基于其所受的刑罚惩罚所发生的职业限制与排斥、落户积分和考试资质的限制、社会评价的减损、义务负担增加等负价值与不利益。"刑罚附随性制裁"有进一步强化刑罚的威慑效果,配合刑罚对违法犯罪等越轨行为进行规训,服务于社会管控、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然而,"刑罚附随性制裁"的运用,要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法律和非法律手段在理念和价值取向上的融贯性,在实现犯罪预防的前提下,让受过刑罚惩罚的人能够顺利地回归社会。为此,需要构筑"刑罚附随性制裁"的原则性边界底线,理性地约束"刑罚附随性制裁",引导其朝着合理与适度的方向运行。

点击阅读:王瑞君:“'文刊于《法学》2021年第4期。

我国刑罚附随后果制度的完善

我国存在大量的包括"职业禁止""资格限制"等在内的非刑罚性禁止或限制措施,散见于不同层阶的制度,内容分散,标准不一,依据不明确,前置条件与后果的逻辑关联性不强,加上对受过刑罚的人员的个别价值评价性做法,使得受过刑罚处罚人员回归社会面临许多难题。刑罚附随后果制度合理存在的价值基础应该是:在必要的预防前提下,尽可能地接纳受过刑罚的人回归社会。为此,整个社会要担负起拯救犯罪者、改造犯罪者并使其回归社会的义务,同时,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对刑罚附随后果予以缓和与松绑,整体提升刑罚附随后果制度的设立层阶,体系性地构建刑罚附随后果制度,改进和优化其具体内容,合理地控制禁止和排斥的范围,理性地给予受过刑罚的人员以出路。

点击阅读:王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轻微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展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彰显人权保障理念。当前我国的前科规定较为混乱,前科制度出现了明显的僵化问题。在我国,轻罪时代正在来临,犯罪治理明显不同于以往,此前主张建立前科消灭制度不具有可行性,这一来临急速催生了数量庞大的轻微犯罪群体,实践中的现有解决方案无法有效降低该群体的数量,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相对较低的他们对自我犯罪人身份的认同度极低,僵硬的前科持续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实质性地阻碍了其复归社会,“惩罚过剩”问题突出,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该群体有走向社会对立面进而引发社会治理隐患的巨大风险。扩张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治标之策,增设轻罪时代轻微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才是治本之道。迄今为止不同的构建方案基本定型化了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实体内容,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地完成立法,也应分步骤地循序推进。

点击阅读:梁云宝全文刊于《政法论坛》2023年第5期。

前科消灭与复权制度在刑罚体系中的定位及逻辑关系解构

目前,学界对于前科消灭与复权制度的介绍与认识尚停留于分散性、散见式的离散型认知状态。对于前科消灭与复权的问题,尚未进行实质性的制度剖析,这两种制度似乎呈现出彼此独立、不存在根本性交集的状态。事实上,前科消灭与复权制度有别,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应互相补充。前科消灭后配套设置复权制度,针对不同类别的犯罪人适用不同的权利恢复机制,使犯罪人获得明确的心理预期,有助于鼓励犯罪人积极接受再教育进行自我改造。在复权实现后前科消灭制度才算真正完成了其制度使命,复权制度在与前科消灭制度的配合中得以进一步贯彻其价值理念,为那些无法通过前科消灭解决再社会化问题的犯罪人提供制度保障。

程骋:“前科消灭与复权制度在刑罚体系中的定位及逻辑关系解构”,全文刊于《江汉论坛》2021年第12期。

积极刑法立法背景下前科消灭制度之构建

点击阅读:崔志伟

论轻罪时代的前科淡化:对犯罪信息获知途径的限缩

轻罪时代日益增多的轻罪犯“复归社会难”的问题亟待解决。“非犯罪化”“犯罪附随后果规范化”以及“前科消灭”等对策提议均存在一定短板,目前宜先从限缩犯罪信息的获知途径进而淡化前科歧视效应入手。就前科报告制度而言,应将前科与前科报告义务进行分离以实现犯罪信息获知途径的限缩,即有前科者未必有前科报告义务。被法院宣告有罪即有前科,而前科报告义务的前提——“受过刑事处罚”意为“执行过刑罚”,故被免予刑事处罚之人以及顺利度过缓刑期之人虽有前科但无前科报告义务。就犯罪记录制度而言,为缓和犯罪记录登记制度与公布制度规范目的之间的内在冲突,犯罪记录的登记内容与公布内容应具有不一致性,而犯罪记录查询制度与封存制度能够为这种“不一致性”提供制度支撑。进而,犯罪记录登记需全面、查询应受限、封存宜扩张。

THE END
1.刑法第七部224条原文刑法第七部224条原文 导读: 刑法第七部224条是独立的条文,传销的本质是诈骗,但有的也带有胁迫。那么,刑法第七部224条原文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刑法第七部224条原文相关内容,欢迎阅读。https://www.lawtime.cn/zs_89314/
2.2018年全国法院优秀刑事裁判文书汇览速度认领裁判索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粤刑申73号。审判长魏海。原文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 在线查阅:>>>(点击>符号即可在线查阅全文) 9.张佳佳、曾光抢劫死刑复核刑事判决书 执笔人丨陈学勇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审判员 裁判要旨:被告人张佳佳、曾光抢劫杀害二名被害人,一、二审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二名被告人死刑。本院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332658960970547712
3.《夜航船·刑法》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在线计算网为您提供国学经典古文名篇夜航船·刑法,夜航船·刑法完整版原文全文,夜航船·刑法白话文翻译等,经部、史部、子部及集部经典著作共收录315部,包含简介、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更多更全的国学经典古文名篇尽在在线计算网https://www.zaixianjisuan.com/guoxue/yehangchuan/xingfa.html
4.《贞观政要》全文及译文《贞观政要》卷六·论悔过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六·论奢纵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六·论贪鄙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七·论文史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七·论礼乐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原文及译文 《https://www.liuxue86.com/a/3349668.html
5.刑法全文2023全文故意伤害罪本篇文章给大家讲一讲刑法全文2023全文故意伤害罪相关内容解释以及对应的法律知识,希望会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就进行讲解,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具体请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故意伤害罪刑法二百三十四条 法律主观:故意伤害罪 刑法 相关如下;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 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https://www.fljg.com/xingfa/471673.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全文第37条规定原文内容?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规定原文内容? 咨询我 邓迪律师 专职律师 帮助人数:694169 地区:辽宁-鞍山 你都知道什么法多少条,就坚决不百度呗 因被对方追击,导致身体受伤,2021最新刑法全文内容有哪些 咨询我 兰州率诚专业律师团队律师 专职律师 帮助人数:5447 地区:甘肃-兰州 你好,一般以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12847675.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1997).doc文档分类:法律/法学|页数:约40页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1997)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40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分享精品 文件大小:0 KB 时间:2015-12-30https://www.taodocs.com/p-29966791.html
8.新闻英语翻译策略12篇(全文)所以在进行翻译时, 除了忠实于原文外,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反映人物、事件背景等信息, 即进行文化解释。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语言翻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文化背景的转换。在英语翻译过程中, 可适当引入一些谚语、典故等, 帮助人们减少理解障碍。如美国举行亚特兰大奥运会幸亏有Billy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kdnfudw.html
9.论语原文译文论语名句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原文】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http://yw.ychedu.com/YWJA/JNJA/595539.html
10.李庄案一审辩护词(全文)根据我们庭前的调查、认真听取李庄本人对全案真相的介绍和自我辩解,分析控方《起诉书》和指控证据,分析《刑法》306条的构成要件同本案的案情,再经过今天的公开开庭的庭审质证,我们认为本案被告不构成犯罪。李庄不但无罪,而且是一位非常优秀、负责任、敢于冒风险对当事人负责的中国刑事律师。因此,我们决定对本案进行https://www.douban.com/note/5595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