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吗?

你了解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吗?_河北农网

你了解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吗?

兴隆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刘淇

近年来,由于社会处于转型加速期,人们之间的婚姻和两性关系出现问题的频率逐步提高,随着人们在情感方面危机意识的加强和法律意识的提高,选择以签订“忠诚协议”的方式来维护彼此情感和财产利益的现象越来越多。然而,对此种“忠诚协议”本身的性质和法律效力,我国目前实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导致各地有关“忠诚协议”案件的判决出现矛盾,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的公平公正,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增多。理论界有关“忠诚协议”的性质和法律效力问题的论战也由此展开,各执一词,争议不断。

一、全国首例“忠诚协议”案件引发的法律争议

(一)案情介绍

2002年,上海市的闵行区人民法院做出了对全国首例夫妻间“忠诚协议”案件的判决,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忠诚协议”案件。

(二)法律争议

闵行区法院的判决依据主要如下:第一、婚姻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夫妻之间互负忠诚义务,“忠诚协议”的签订是对抽象的忠实义务的具体化,不违背婚姻法的原则与精神;第二、忠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三、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权约定婚姻期间财产的处理权,并规定因一方犯重婚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时,对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判决作出后,一场轩然大波由此掀起,理论和实务中,学者们对此类案件中“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争议不断。新婚姻法中第四条有关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再次引发争议性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此项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只是一项倡导性的规定,忠诚协议的内容也只能归于道德约束的范畴,不应具有法律效力,而有的学者认为第四条的规定是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法定义务,忠诚协议的签订符合法律精神,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二、夫妻忠诚协议理论概述

(一)夫妻忠诚协议的含义及出现背景

所谓夫妻间忠诚协议,即男女双方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以及自身在婚姻期间的精神和财产性利益,于婚姻关系开始之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自愿平等及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以彼此互负婚姻法所规定的忠实义务为核心内容的关系夫妻权利义务的协议。协议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双方约定的在婚姻期间彼此存在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对彼此的抚养责任、对子女及父母的赡养责任等;二是有关违反协议后需承担的违约责任,主要是过错方要在经济上赔付无过错方违约金、精神损失费等。

如今,男女双方选择以签订协议的方式维护婚姻关系的现象越来越多,此类案件的发生也愈发频繁。实践中,还有以保证书、认罪书、“空床费”协议等各种形式存在的约定双方在婚姻期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情况,形式不同,本质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如下:首先,近些年,社会的加速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家庭理念,“婚外情”现象屡屡发生,道德危机出现,人们对婚姻的信仰和想法也随着改变,对婚姻和情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其次,在经济社会中人们在习惯于规范化操作的同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逐步提高,在认为仅仅依靠道德不足以保障自身情感权益的时候,选择了签订协议的方式,希望为夫妻关系的稳定加上一道保护的屏障。

(二)有关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学说争议

理论界有关夫妻间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存在两种主流观点的学说,一种是认定为有效,一种是认为无效。

1、有效学说,认为忠诚协议存在法律效力,应当受法律保护与支持,主要的理由如下:

(1)从民法角度看,民法为私法,奉行意思自治的原则,民事主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身的自由意志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在不违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一般都认定该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有效论学者认为签订忠诚协议的行为属于民事行为,夫妻双方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忠诚协议,并未违法民法的意思自治精神也不属于民法条文中有关民事法律行为中无效或者可变更可撤销的情形之一,应当认定其合法有效且能够在夫妻双方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2)《婚姻法》中有关夫妻间相互忠实义务的规定。我国婚姻法中有明确规定,男女双方可以在婚姻期间约定财产的归属及处置方法,拥有对财产的自由处理权利。其中,第四条更是规定:“夫妻双方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有效论者认为,对婚姻关系而言,夫妻间的彼此忠诚是关键所在,忠诚协议只是对婚姻法本质精神的具体化,其有效执行具有很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理应得到法律的保障。

2、无效学说,反对忠诚协议被赋予法律效力。分析如下:

(1)忠诚协议只能归于道德范围,只能产生道德醒和舆论上的约束力,不能以法律手段过度干涉婚姻的忠诚问题,不应具有法律的强制力。婚姻关系问题终究是情感性问题,它的存在以爱情为根基,男女双方在婚姻期间所负的更多是道德和情感上的义务与责任,过错方在违反忠实义务时,会受到道德与舆论层次的谴责,但不应受到法律的强制性惩罚。

(2)以《婚姻法》第四条作为法律依据的说法不成立。无效论者认为,《婚姻法》第四条中有关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只能理解为一种倡导性规定,夫妻二人应当在婚姻期内彼此忠诚,彼此尊重,但这只是一种道德和情感性质上的指引,而不是必须忠实,更不会涉及法律上的强制性义务。

(三)实践中国内外关于夫妻间忠诚协议问题的不同做法

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法律都会涉及夫妻间忠实义务的条文规定,但具体的做法和内容细则又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西方国家的法律认为,一方面,婚姻的基石是男女双方的情感,婚姻关系的建立是由夫妻双方的自由态度和彼此信任所保障的,法律止步于卧室之外,面对家庭生活亲密的内部关系,法律过多的干涉反而会侵犯公民的自由和隐私,也会影响夫妻间关系的自然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夫妻双方愿意让法律介入和调整他们的婚姻关系,希望通过签订明确的条约、彼此履行一定义务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情感和婚姻的话,法律也可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比如,英国的《契约法》就有这样的条文:“在商业契约中,法院假设存在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而在社会及家庭内部的契约则相反。”这表明,面对婚姻关系中形成的协议或契约,法院会先认定夫妻双方并没有建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但如果一方得以证明这种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确实存在时,法律应当认定夫妻双方签订协议的行为有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大部分国家还是承认忠诚协议有效的。

三、忠诚协议的效力分析

综合上述观点,在借鉴国内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夫妻间忠诚协议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和混乱局面,我认为法律限制性得承认忠诚协议的效力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忠诚协议存在的问题,解决其在法律和内容上存在的弊端,使其充分发挥出实际效用。

(一)忠诚协议有效的理由分析

1、实现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

2、弥补救济途径的立法缺陷

3、有效体现契约性法律精神

虽然婚姻关系的建立是以男女双方的情感和信任为基础,但是在婚姻关系中往往会涉及很多的复杂因素,经济和伦理上的要求,双方于婚姻存续期间享有的权益、需要履行的义务等均是夫妻双方需要考虑和约定的内容,更是二人在建立婚姻关系之初许下的承诺,这种契约式的承诺体现了婚姻关系的本质,而夫妻双方对承诺的遵守,尤其是彼此间忠实义务的履行更是维持婚姻关系稳定的关键所在。因此,夫妻间忠诚协议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性的契约,而且是对婚姻关系中权益义务的具体化以及形式化的强调,它不仅符合婚姻法上对夫妻间忠实义务的规定,而且使得忠实义务由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让忠实义务在实践中具有了可操作性,真正实现了婚姻法对婚姻关系的本质性调整要求,符合立法的原始精神和原则。

(二)夫妻忠诚协议应当有限制的发挥效力

目前实践中有关忠诚协议的订立情况还是比较混乱的,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形式更是五花八门,忠诚协议的具体履行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只有在赋予忠诚协议法律效力的同时,对其作出合理的限制性规范,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实际效用,否则会导致协议变质,成为婚姻某方当事人牟取利益的手段,侵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不利于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总的来说,夫妻双方在签订忠诚协议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协议内容应规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夫妻双方在签订忠诚协议时,往往会以较为高额金钱的赔付作为违反约定义务的后果,这种金钱的额度往往超出过错方得承受范围,也超过了无过错方的实际受损程度,不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也会侵害到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因此,这就要求法院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实际案件,在承认忠诚协议效力的基础上,有限认定协议内容,以实际受损程度,对过错方做出合理性惩罚,而不能完全按照协议的内容去执行。

2、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协议无效

3、要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

4、订立忠诚协议要遵循良好的规范

(1)忠诚协议形式的规范

夫妻双方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订立的忠诚协议并非签订即生效,也并非任何一种形式的忠诚协议都可以产生效力,而是要建立一种机制或公正机构去专门审查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为忠诚协议的内容、形式等问题作出公正的界定,审查通过后经过规范化的流程和形式操作,使其正式产生效力,对双方产生效力,这样不仅明确了协议的效力,方便受害方以协议维护自身权益,更避免了协议制定过程混乱无序的局面。

(2)对“忠诚”内容的规范化界定

由于我国法律对忠实义务或忠诚并没有明确的定性,而实践中人们对于忠诚的期望和要求更是千差万别,“精神出轨”能否算做违反义务,个人认为,在当下举证责任较为困难,忠诚协议适用初期,以出现婚外性行为的情况作为认定标准较为合适。

总而言之,忠诚协议当前在内容和法律适用依据上依旧存在着很多弊端,而且其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很多障碍,公证制度的建立、举证责任的归属、忠诚标准的认定等等都需要一步步的解决,但承认忠诚协议的有效性且限制性得发挥其实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包静雅、王英秀:《论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2]陈保君:《忠诚协议的合同性质及效力》,《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3]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4]李霞:《浅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2期。

[5]刘继华:《夫妻忠实义务的界定及违反之法律救济途径》,《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6]杨晋玲:《夫妻忠实协议-不该成为问题的法律话题》,《云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7]曲晶、高玲飞、玄璇、容琰:《浅析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法治时空》2010年第7期。

[8]孙书灵、高魁、潘龙峰:《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人民司法案例》2009年第10期。

[9]隋彭生:《夫妻忠诚协议分析》,《法学杂志》2011年第2期。

[10]田岚、何俊萍:《论离婚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

[11]王旭东:《忠诚协议引发的法律思考》,《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THE END
1.民法典案例分析笑料满堂的法律漫步民法典案例分析:笑料满堂的法律漫步 一、引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市中心的一家律师事务所里,一位年轻律师正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法律挑战。他的名字叫李明,是一名热情且对法律充满好奇心的新人。他刚刚接到了一个案件,这个案件涉及到民法典中的婚姻关系相关条款。李明决定亲自去现场调查,了解一下双方的情况。 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62150.html
2.婚姻家庭法案例分析题6篇(全文)婚姻家庭法案例分析题 第1篇 案例一: 罗某与刘某两人青梅竹马,1993年12月两人未到结婚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生下一个男孩,当时两人均以达到法定年龄,后来因为生活琐事和家庭经济问题发生纠纷于2002年1月大吵一场,刘某跑回娘家,罗某去接刘某回家,刘某不肯并且说:咱们的婚姻没有登记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q4bal7s.html
3.婚姻家庭法案例分析..docx法律/法规/法学 婚姻法婚姻家庭法案例分析..docx 26页内容提供方:sa1fs5g1xc1I 大小:92.26 KB 字数:约5.2万字 发布时间:2017-01-20发布于重庆 浏览人气:40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婚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20/85639376.shtm
4.法律案例事件及分析法构网法律案例频道收录全面的法律案例分析,最新的法律案例法律知识,包含法律案例,法律案例分析,最新法律案例等内容,内容涵盖民事、刑事、执行、知识产权、海商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十几大类几十小类的法律案例与您分享。https://www.fljg.com/anli/77/
5.抚养权变更裁判案例分析抚养权变更裁判案例分析 上海通润律师事务所内部设立家族财富保护与传承法律服务中心、国内婚姻家庭法律服务中心、涉外婚姻家庭事务中心,业务范围涉及国内婚姻协议、婚姻诉讼;涉外的婚姻家庭案件、各种文书公证认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争议,企业家事财富纠纷、财富管理,私人财富管理等等。http://www.51-lihun.com/h-nd-3225.html
6.《法律适用法》涉外夫妻财产关系法律适用的立法漏洞——对海南省18王艺;《法律适用法》第29条司法问题探因——基于法语言学的实务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19郭燕明;我国涉外法人法律适用的司法分歧与解决思路——《法律适用法》第14条实施的实证研究[J];国际法研究;2017年02期 20胥家信;浅析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之定性问题——以案例角度分析《法律适用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GLX201806033.htm
7.2022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结果的通报法信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自2016年开展以来,至今年已成功举办7届,成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大法官钻研业务、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各级人民法院精心组织,广大法官踊跃参加,参选稿件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2022年共收到参评稿https://www.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324729
8.案例分析中国大型法律案例分析与研究平台找法网案例分析旨在为您提供一个最全面的法律案例分析平台。内容涵盖民事、刑事、执行、知识产权、海商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十几大类几十小类的法律案例与您分享。https://china.findlaw.cn/info/case/
9.活动回顾《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的典型案例分析最后,王康教授分析了民法典中的“天伦之乐”——家庭关系。针对婚姻、家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王康教授将社会新闻、法律案例及影视话题相结合,深度剖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审判结果。 民法典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深入地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刘士国教授主编、王康教授参与撰写的《民法典必修http://www.shsjcb.cn/sjcb/bkview.aspx?bkid=283202&cid=84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