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

4、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

5、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9、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0、“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1、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绿色表示提示。

13、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

14、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该往上风向转移。

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在括号呢打“√”,否定的打“×”。)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2、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可以警告、罚款或十日以下拘留。(√)

3、因醉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4、实行劳动保护就是保护劳动生产力。(√)

5、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火源有明火、摩擦、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点击火花等。(√)

6、进入生产厂区不准抽烟,不准闲杂人员入内。(√)

7、在有毒性气体存在的作业场所,可以用纱布替代过滤式防毒口罩(×)

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员工安全教育。(×)

9、进入容器设备时可以不佩戴防护用品。(×)

10、员工可以拒绝违章的不安全指挥。(√)

11、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很多毒物可以直接浸入血液。(√)

12、车间消防栓前可以堆放物品。(×)

13、火灾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窒息。(√)

14、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

15、企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要抓安全。

企业安全培训考试题

一、单选题:

1、(A)是我国新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成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D.“全民参与、预防为主”

2、(A)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A.《安全生产法》B.《刑法》C.《劳动法》D.《劳动合同法》

3、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且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B)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2B.3C.5D.6

4、接到事故报告后,单位负责人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B.2C.3D.4

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A)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接受B.拒绝C.随意对待D.不能接受

6、(B)什么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A.职工B.生产经营单位C.主要负责人D.安全管理人员

7、(A)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职工D.个人

8、企业法人(经理)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D)领导责任。

A.部分B.零C.一半D.全面

9、(C)什么是企业基层组织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A.职工B.个人C.班组长D.安全管理人员

10、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C)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三年以下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C.五年以下D.五年以上

1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将被处以(D)的罚款。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D.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12、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应当(A)处罚。

A.从重B.从轻C.接受一般D.接受其他

13、《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唯一设定(C)责任的法律。

A.刑事B.行政C.民事D.综合

14、从业人员超过(C)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200C.300D.500

15、生产经营单位(D)对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A.不必B.应当C.不强求D.必须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

17、禁止人们进入危险的环境用(C)表示。

A.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B.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

C.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D.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

18、(B)标志的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边框。

A.警告B.禁止C.指令D.提示

19、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时,应安设(B)。

A.保险装置B.警告标志C.定为装置D.隔音装置

20、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D)伏,并应符合专业标准规定。

A.100B.200C.500D.1000

21、特种作业人员须经(A)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B.领导审批C.文化考试

A.职业危害B.危险C.伤害

23、职工提请工伤认定应向(A)部门提出申请。

A.劳动与社会保障B.卫生行政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4、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C)实施的。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10月1日C.2007年6月1日

25、《安全生产法》要求,(C)以上地方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省级B.市级C.县级

A.责任追究B.重点打击C.追究责任D.责任处罚

27、生产经营单位(B)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应当B.必须C.应该D.根据实际情况

28、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A)。

A.应急预案B.防范措施C.处理方案D.应急措施

29、《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B)。

A.安全技术操作规程B.安全生产责任制

C.标准化操作D.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30、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A)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强化管理、消除危害D.预防为主、强化措施

31、安全工作上强调(D),就是要对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同时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A.定期体检B.工伤待遇C.工作环境D.以人为本

3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A)承担。

A.用人单位B.劳动者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

33、安全色不包括:(B)A.红B.黑C.黄D.绿

34、特种作业操作证每(C)年复审一次。

35、“三违”行为是指:违章(C)、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A.领导B.指使C.指挥D.指派

36、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B)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A.隐患治理效果评价B.隐患整改效果评价C.隐患治理D.隐患整改

二、多选题:

1、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A)和(B)的责任。

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B.其他直接责任人C.工人D.非雇主

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B)和(C)。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改造

3、以下各项中,属于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的有(A、B)。

A.《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C.《安全生产法》D.《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责任追究包括追究(A)、(B)和(C)。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其他责任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B)、(C)、(D)或隐瞒不报。

A.调查B.迟报C.漏报D.谎报

6、对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即(A、B、C、D)。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B.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收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责任者未收到处理不放过

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逸的,给予(A)、(B)处分。

A.降级B.撤职C.警告D.罚款

8、以下各项中,哪些属于综合安全管理制度(A、B、C、D)

A.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制度B.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C.伤亡事故管理制度D.安全奖惩管理制度

9、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A、B、C、D)

A.情绪B.气质C.性格D.社会知觉

10、根据安全行为激励的原理,激励的方法可分为(B、C、D)。

A.自我激励B.外部激励C.内部激励D.内外部激励

1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A、B、C)。

A.厂级B.车间级C.班组级D.职工

12、“四新”安全教育是指(A)、(B)、(C)和新材料。

A.新工艺B.新产品C.新设备D.新方法

13、哪些属于作业现场“6S”管理的内容(A、B、C、D)

14、清扫的要点包括(A、B、C、D)。

A.通道B.货架C.地面D.工作场所

15、安全色包括(A、B、C、D)。

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

16、哪些属于非机械性伤害与有害因素(A、B、C、D)

A.电击伤B.灼伤和冷冻危害C.振动危害D.噪音危害

17、在设备选购中,安全部门应重点审查内容包括(A、B、C、D)。

A.安全卫生技术措施B.安全卫生性能C.稳定性D.安全防护装置

18、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A、B、C、D)。

A.查思想B.查管理C.查隐患D.查落实

19、生产性毒物主要经(A)和(B)进入人体。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内脏

20、防治尘毒危害的措施组织管理有(A、B、C、D)。

A.加强领导B.加强宣传教育

C.建立、健全职业危害治理的规章制度D.开展经常性的防尘、防毒检查

2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中“综合治理”的意思:综合运用(A)、(B)、(D)等手段,人管、法制、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A.经济B.法律C.处罚D.行政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A、B、C、D)

A.有法必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23、下列哪些属于特种作业(A、B、C)

A.高处作业B.制冷与空调作业C.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

24、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B)、时限和(D)“五到位”。

A.要求B.资金C.投入D.预案

三、填空:

1、(2002年6月29日)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2、《安全生产法》共(7)章(97)条。

3、《安全生产法》指明了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三大对策体系:(事前预防)对策、(事中应急救援)对策、(事后处理)对策。

4、安全文化的.作用有:(凝聚性)、导向性、(规范性)、激励性、辐射性。

5、安全文化是本单位全体员工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6、(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因素。

7、传统企业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强制的)管理,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是(主动的)、(自愿的)。

8、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9、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0、“三级”安全教育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四、判断题:

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3、工伤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4、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7、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8、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9、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0、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11、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12、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13、在操作剪板机过程中,采用安全的手用工具清理边角料,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轧伤。(√)

14、辨识危害就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15、企业应在对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

16、职工个人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17、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不包括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18、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19、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0、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21、《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处罚。(×)

22、废弃危险化学品可以有自己的处置方法,可以不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处置。(×)

23、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4、《安全生产法》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指有工商执照的)及从业人员,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中介机构。(√)

25、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26、安全监管部门有现场调查取证权。(√)

27、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执行主体是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和相应的专门监管部门。(√)

28、职业病防治坚持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9、危化品的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

3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层次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4部分,连总要求含17个要素。(×)

五、简答题:

1、主要负责人有哪些安全生产职责

答: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七)提供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主要负责人要对必须投入的资金不足负责。

2、事故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3、策划应急预案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答:(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

(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

(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4、《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对我国安全生产具有责任的各方,包括哪几个责任对象

答:包括如下四个具有责任的方面:政府责任方,即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从业人员责任方;中介机构责任方。

5、如何理解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重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中的“综合治理”

答:“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制、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从业人员、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履行的消防职责是什么

答:(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7、设备操作新上岗人员培训主要内容

答:(1)各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2)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性能、结构、技术规范;(3)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4)设备维护保养知识;(5)异常情况处理常识。

8、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危害制度和操作规程。

THE END
1.全球法规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要求,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现予以发布。供各部门、各地区及有关机构在开展技术引进工作时参考使用。 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126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5条是怎样规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5条是怎样规定的?法律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草案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等扰民作业。” 为了不至于搞僵邻里关系,你可以向在施工的住户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12008492.html
3.邯郸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试行)邯郸物业邯郸物业服务网第一条为打造洁净、有序、靓丽、文明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居民生产、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管理活动。 http://www.hdwyfw.com/zhengcefagui/handanshiwuyexiangguanzhengce/2016/0203/55.html
4.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律师普法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普法内容 国家对声音区域做了划分,疗养院等地属于0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0分贝;普通的居民住宅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5分贝。所以如果疗养院周边白天的分贝超过50分贝就属于噪音,可以投诉其扰民,普通住宅白天的分贝超过55分贝https://www.110ask.com/tuwen/15489906682368760039.html
5.玲珑轮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并将在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情况下 10 个 1-1-2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 招股说明书 交易日内购回违规卖出的股票,且自购回完成之日起自 动延长持有全部股份的锁定期 3 个月。若玲珑集团、英 诚贸易因违反或未履行上述承诺而获得收入的,所得收 入归公司所有,玲珑集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100001897_87.shtml
6.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uangdongTapaiGroupCo.,Ltd(广东省蕉岭法旋窑,并对相关资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目前除1条产能8万吨(占公司水泥 熟料总产能的1.52%)的机立窑生产线列入相关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外,公司没有 国家或地方明令需要立即淘汰的落后水泥生产线,且目前公司新型干法旋窑熟料 产能占比达71.02%,远高于广东省32.43%的平均水平。但是,机立窑淘汰已是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504/23482194539.shtml
7.城市环境噪声范文11篇(全文)目前的环境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以及生活娱乐等方面,噪声污染一直是困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噪声污染状况比较的严重。在我国,影响城市环境的噪音主要是社会的生活噪声,大约在所有噪音中占47%,其次是交通噪声,大约在所有噪声中占30%,接着是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在我国的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pjkn3an.html
8.发明实审部分C.专利法第五条的审查应当以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公开的全部内容为依据,而不仅仅依据权利要求书。D.专利法第五条中所称的“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政党的象征和标志、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伤害人民https://www.wjx.cn/xz/278974875.aspx
9.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金铁建重庆渝遂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17、 估值日: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对外披露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日,估值日 包括自然年度的半年度和年度最后一日 18、 重大关联交易:指超过本基金净资产 5%的关联交易 二、 与本基金涉及的主体有关的定义 19、 基金合同当事人:指受基金合同约束,根据基金合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法律主 体,包括基金管理人、http://qcloud.fund.eastmoney.com/gonggao/508008,AN202306201591101118.html
10.公司简介我们目前遵守广泛的国家、州及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包括(其中包括)用水及排放、废气排放、化学品及回收材料的使用、能源、危险材料及废物的储存、处理、运输及处置、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整治。此外,我们可能投资的合资企业和其他业务,专注于氢生产和分销枢纽以及燃料供应中心,均受类似的环境和https://news.futunn.com/translate/1711113447/7712003/0
11.关于噪音扰民的法律法规关于噪音扰民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0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0分贝;1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5分贝,超过即属于噪声扰民行为,可以进行投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9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