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几天前,《人民的名义》再登热搜榜,不过这一次“剧情”却突然发生了反转:一则《人民的名义》被诉抄袭的消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小编和一众网友直接被砸懵。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后,小编决定好好梳理一下整个事件。
突如其来的诉讼
11月5日下午,原告刘三田宣称已交纳诉讼费,而周梅森听闻则表示“深感欣慰”。“可以好好较量一下,真正到法庭上把话说清楚。”周梅森如是说。
受到争议的情节
《人民的名义》相信绝大部分人已经看过。剧中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调查一个国家部委项目处长的千万受贿案件时,与之牵连甚紧的汉东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项目引发的一家汉东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的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尽事业,精明干练的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的职务。在汉东省政坛,以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为代表的“政法系”,以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为代表的“秘书帮”相争多年,不分轩轾。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的到来,注定将打破这种政治的平衡局面,为汉东省的改革大业带来新的气息。
《暗箱》大致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着50多年辉煌历史的国防厂被残留的氯气罐炸成一片瓦砾,省长刘云波万万没有想到他到南岭后启动的国企改制竟如此惨烈收场。国防厂的老工人拉出了“血债血还”的标语示威游行,政府、厂方工人和收购国防厂的资方展开了难以和解的谈判。此时,真正的幕后推手已经悄然无声地打扫干净门前雪。在女记者季子川的调查中,一幅官商交易的内幕正在一步步被揭开。然而,每接近真相一步,重要线索就会骤然中断,越往前走,越感恐慌。而更让季子川感到恐慌的是她不得不面临天理与情感的抉择……
这样两部著作,在内容上是否有相通之处?其中情节是否存在“雷同”呢?对此,原告刘三田称,从原告作品与被告作品情节整体比对看,故事的主线由记者调查、省长回忆、省长家人介绍等,替换成了检察官侦查破案,属于“换汤不换药”;同时,如“国企改制收购”“政府内部反腐”“腐败集团反击”“工厂爆炸”等情节也是高度相似,实质主线可以说是完全雷同;此外,《人民的名义》小说中官员主人公汉东省委副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和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这两个角色,其实是把小说《暗箱》中省长刘云波的角色一分为二,一正一邪,且高育良延用了刘云波从教入政的经历。
而在其他一些细节方面,原告认为,《人民的名义》中的“大风厂”一名的取法借鉴了《暗箱》中的“一石厂”,证据源于“大风起兮云飞扬”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句诗;再如两本书中同为小老板代表的蔡成功和吴胜利的名字很相近等。
两位作者的背景
周梅森,中国当代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人民的名义》等政治小说,这些小说均被其亲自改编成影视剧。
谈及涉案小说的创作过程,刘三田表示,《暗箱》中的桥段来自其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任职期间接触的企业和访民投诉。而早在今年4月,周梅森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过,《人民的名义》剧中大风厂股权纠纷事件的创作灵感并非凭空编造,而正是周梅森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场股权纠纷。周梅森介绍称,他隐名持有徐州当地一家银行的股权,被代持的民企朋友违规抵押了,他资金链断裂,银行要收股权,手持股权证自以为高枕无忧的周梅森,就此卷进了两年多的股权官司。
创作过程各有各的说法,抄袭一事尚无定论。不过不可否认,近期刘三田确实知名度大涨,很多人认识她便是从这场官司开始的。针对有网友质疑刘三田蓄意蹭热度、“碰瓷”的说法,刘三田坚决予以否认。根据其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自己今年53岁了,没必要蹭热度”。
法律人士如是说
而作为被告一方的律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杰曾表示,暂时还未收到法院有关此案的任何法律文书,也不清楚原告对于“抄袭”一事的诉讼细节,因而很难对其指控加以判断回应。不过,金杰也表示,被告方认为《暗箱》有抄袭周梅森《中国制造》和《绝对权力》之嫌,现在他们考虑着手另行起诉刘三田,或者反诉。
提到原创,周梅森则显得非常自信。此案一出,周梅森也公开表示:“我向社会宣布,我的作品均出于原创。欢迎全社会对我的作品进行举报。我的一切作品,只要是抄袭的,查实一部,我个人奖励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