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运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楼13层走廊尽头,有一间尘封的办公室。

打开房门,只见办公桌上堆满各种文件和法律书籍。沙发背后的白墙上,悬挂着一帧草体书法,上书“澄心得妙观”。

“和书法作品写的一样,他就是一个心境豁达的人,一个有才情、有气度、有格局、有境界的好法官,尤其是面对‘疑难杂症’案件,他总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法律、法规中,找出一剂良方来。”谈起英年早逝的胡国运,其同事无不扼腕叹息。

2020年5月6日,江西省高院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胡国运在办公室突发疾病,因公殉职,将生命的年轮定格在55周岁。离去时,他的手边还摊开着准备5天后开庭的一本案卷。

心地纯粹,坦荡无私,是人们对他的一致评价。33年的司法生涯,胡国运坚守审判一线,敢于担当、勤勉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虽手握审判权,但始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办案逾千件,无一错案。

一个专业的人:“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

1987年7月,胡国运从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

自南昌红星垦殖场走出去的他本可以留在北京工作,但还是毅然回到了家乡这片红土地。

在江西高院工作期间,胡国运先后担任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等职务。“知识渊博,业务能力强,对法律条文、经典案例信手拈来。”多年来,其“北大才子”“法律专家”的美誉广为流传。

2016年年初,江西高院民一庭接手一起大气污染纠纷案,一审法院在环境侵权损失数额难以鉴定的情况下,酌情判决污染者赔偿,受损方因赔偿数额过低而选择上诉。

“对于新类型案件,要打开思路,敢想办法。”面对环资案件普遍存在的取证难问题,时任民一庭庭长的胡国运这样叮嘱承办法官。

打开厚厚的案卷,他找出林业部门记录的污染苗木受损情况,并指导合议庭据此展开市场调查,计算损失额度,作为判决依据。

“数据面前,双方服判。”合议庭成员陈幸欢回忆说,这起案件也被最高法评为典型参考案例。

同年,南丰县人民法院被列入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改革从何入手?大家一时都很迷茫。

“南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里,能不能把曾氏家风文化融合到家事审判中?”胡国运在经过细致调研后,创造性地提出以“和合”为理念、把感情修复列入家事审判的首位。

这套创新做法见效管用,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改革目标。如今,南丰家事审判已成为全国家事审判的“样板”。

一个纯粹的人:“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法律”

胡国运从事民商事审判多年,所办理的案件涉及金融、房地产等纠纷,法律关系复杂、标的额动辄以亿元计算,案件当事人常想方设法拉拢他或对其施压,甚至是人身威胁。

“他黑白分明,从不屈服任何外力。”律师何大年对此深有感触。

何大年曾代理一起涉及国有企业的担保纠纷案,标的额3亿多元,胡国运是主审法官。案件另一方斥巨资聘请了所谓“人脉深厚”的律师,并动用关系向胡国运施压。

“我对案子能否公正审理,心里是打鼓的。”让何大年大感意外的是,胡国运顶住压力,案件得到公正判决,当事人最终服判息诉。

“高院办的都是大案要案,来找关系的都不是一般人。”有人提醒他,太耿直,容易得罪人。对此,胡国运淡然一笑,“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法律。”

因屡次将前来打招呼、说情的人拒之门外,胡国运被一些人嘲讽为“油盐不进”,而得到他公正判决的当事人,却称赞他为“铁面法官”。

“他脑袋就一根筋,磨了30年,还没磨圆。”胡国运的妻子刘新明清晰地记得,一年中秋节前夕,两名当事人提着贵重物品前来拜访,胡国运知其来意,硬是僵持了半个小时没有开门,见送礼无望,对方悻悻而去。

对案件当事人上门“一概拒绝”,已成为他们家的“铁规”。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破例之举。

胡国运调任民一庭庭长后,第一次家庭聚会时就念起了“紧箍咒”:民一庭案子更多,家人亲属绝不能去接触当事人。他说,这是底线,底线没守住,这个大家庭也不会安宁。

但坚守正义,又谈何容易。曾有人发短信威胁胡国运:“别把事情办绝了!我知道你女儿在哪上学,老婆在哪上班!”因担心家人的人身安全,胡国运落泪了,但身披法袍,他别无选择。

为了让年轻同事不受人情世故干扰,胡国运经常对他们说:“所有案件按法律办,案外压力我来扛。”在同事看来,胡国运始终是那个挺在最前面、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人。

2012年,民一庭审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当事人因诉求依法得不到支持,就试图通过聚众闹访来施压。胡国运考虑到承办法官是位女同志,于是主动接访、释法析理。

然而,在接访过程中,胡国运被恶意围攻抓伤。当事人甚至闯进他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人身威胁,但胡国运正气凛然,毫不畏惧。“案件没判错,威胁没有用,如果我今天成了烈士,你就是罪犯!”

一个温暖的人:“用司法力量激活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在众人眼里精通法理、“不近人情”的胡国运却始终有着一颗柔软的心。

2014年,民一庭法官吴玉萍办理了一起建筑工程纠纷案。该案有主债权人和担保人,但在对担保人的一审送达程序上存有瑕疵,承办法官的意见是发回重审。

当时,胡国运并不是此案的审判长,只是作为庭长听取案情汇报。

在他的建议下,承办法官按照“一部分先行判决、一部分发回重审”的思路,依法对部分事实先行判决,帮助农民工提前拿到了工资款。

“我们的每一次审判都连接着社会的神经,关系着法治的进步。”胡国运时常告诫身边同事,“法官不仅要做好个案的裁判,更要用司法的力量去激活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直至去世时,胡国运手边还放着一本翻开的即将开庭询问的案卷。披着一生挚爱的法袍,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胡国运生前在家中经常坐在此看书

30多年来,胡国运把司法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一心为民,秉公办案,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初心和诺言,坚守着法治最纯粹的精神,书写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时代篇章。

斯人已去,法魂长存。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决定,追授胡国运“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THE END
1.法律法规全书规范社会行为的基石法律法规全书是国家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文本的汇总。它不仅包括了最高层次的宪法,还包括了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定,涵盖了从人权保障到市场监管,从环境保护到文化传承等众多方面。这些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界定行为规范,提供标准化解决冲突的手段,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运行环境。https://www.wemvhjgm.cn/mei-ti-bao-dao/335513.html
2.法规汇编法律体系的基石与智囊团法律法规全书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全书是指一部涵盖了国家所有现行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总体汇编。它是政府机关根据国家治理需要,对现行各项立法成果进行整理、更新和系统化的一种工作。这部全书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也对实务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25956.html
3.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桔子视觉–金融财经分享平台《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一本全面介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面的书籍,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环境等,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读者的社会素养和综合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社会生活概述 http://jzyqby.com/post/36787.html
4.法典之窗解读法律法规的奥秘简介一、法典之窗:法律法规全书的重要性 法律法规全书,是国家对于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记录和体现,它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文件堆砌,而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承诺。 二、立法原则:法律法规全书的基础 在构建法律法规全书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https://www.rvxnxpann.cn/jun-lei-wen-hua/388462.html
5.法律法规全书从不让你无所适从的权威指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法律法规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汇总、解读和指导我们如何遵循这些法律法规的工具——《法律法规全书》。 1. 法律法规全书:您的贴心助手 在忙碌而又充满挑战的人生旅途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家庭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60877.html
6.法律法规全书背后的历史演变是什么在探索法律法规全书背后历史的长河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法律法规全书”这一概念。它通常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所有有效的、已发布的法律和规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立法体系。这些文本不仅是现实生活中规范行为、维护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研究者了解过去、分析现在以及预见未来的重要资料。 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2764.html
7.2024年第20期书单(总第33期)宪法宣传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一部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宪法研究著作,基于中国宪法(尤其是“八二宪法”)的自身实践基础上,展现中国宪法和制度的自身逻辑与发展道路。全书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基础之上,还深入探讨了相关概念、范畴、方法和理论。通过批判性分析对比美国宪法,试图打破西方理论的普世神话和话语霸权,提出立足中国实际的研究方法。同https://www.hnwlxy.edu.cn/tsg/info/1090/8178.htm
8.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 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 A.宪法 B.立法法 C.民法典 D.刑法 正确答案:C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 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华图题 库微信公众号。 ②关注回复“刷题”获取更多试题和资料。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91524.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础知识(一)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非常广泛,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则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http://jytyj.ordos.gov.cn/ZTZL/yhyshj/202305/t20230516_3392183.html
10.为什么说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律师普法民法典共7编1260条,调整如下四个生活领域:市场经济领域、其他社会领域、婚姻家庭领域、私人生活领域。这四个领域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使民法典成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说,遵循民法典的生活,是一种良善的生活,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一切法律都是为了规范人类生活而制定的,所以都与人们的生活相关。在所有https://www.110ask.com/tuwen/3004676686619983814.html
11.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几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自2021年1月2日起施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法律废止。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2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35666.html
12.2022年中考政治热点时事:社会百科全书《民法典》中考政治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政治热点时事:社会百科全书《民法典》,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社会百科全书《民法典》 热点时事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http://www.zhongkao.com/e/20211229/61cc12714794f.shtml
13.《民法典》: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作为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又一座里程http://hprc.cssn.cn/gsyj/zzs/shzyfz/202009/t20200904_517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