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升初必练文学知识100题

小升初考试文学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一些自然科学类,文学知识类等综合性题目,主要考察孩子们视野的宽度。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100道小升初文学知识题,方便家长为学生收藏保留。

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B、戍C、戌

A、早上B、中午C、傍晚

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

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B、十二个

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B、圆明园

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B、表意字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B、元宵节

C、端午节D、七夕节

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

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

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

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A、干B、戈

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A、花旦B、青衣

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A、上古B、崇尚C、官名

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A、阴文印B、阳文印

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A、鼓B、锣

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挂香包B、插艾蒿

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A、十五岁B、二十岁

30、河姆渡遗址位于:(B)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A、能B、不能

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

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A、晚春B、仲夏

34、“四书五经”的“五经”中,不包括以下的哪部(C)

A、《诗经》B、《尚书》

C、《乐经》D、《春秋》

35、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

A、秦始皇B、武则天

3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C)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3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A、《金陵记》B、《石头记》

3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A、黄河B、长江C、淮河

3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A、扁鹊B、华佗

C、孙思邈D、李时珍

40、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A、八条B、二十二条

41、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

A、都江堰B、秦始皇陵

4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A、令爱B、令正

43、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A、有关B、无关

44、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A、汉口镇B、景德镇

C、朱仙镇D、佛山镇

45、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A、压轴戏B、大轴戏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47、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A、静脉B、动脉

48、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49、“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B、医学界

5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B、《史记》

C、《三国志》D、《左传》

51、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A、东B、西C、南D、北

52、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A、子路B、子张C、子贡D、颜回

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

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A、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56、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他“好自度曲”,以下哪个不是姜夔自创的词牌(D)

A、扬州慢B、翠楼吟

C、凄凉犯D、望海潮

5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

58、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A、丝B、竹

59、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

6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61、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

62、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

63、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A、期颐B、耄耋

6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A、南狮B、北狮

6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居无松B、居无竹

C、居无梅D、居无菊

6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6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A、除夕B、正月初一

C、立春D、春分

70、《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7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

7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A、秦朝B、清朝

7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

74、“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7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B、《论语》C、《庄子》

7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7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A、狮子B、金钱豹

C、河马D、长颈鹿

7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

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B、孟子

8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A、咫B、尺

8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

8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

8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A、青铜器B、药材

C、墓碑D、竹筒

84、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A、玄B、皂C、青D、苍

85、《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A、赵云B、张飞C、周瑜D、鲁肃

86、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A、孔子B、诸葛亮C、班固D、程顾

87、“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88、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

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

90、《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A、忠义B、孝悌

9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92、“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

A、《左传》B、《战国策》

C、《史记》D、《汉书》

9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94、宣纸得名于它的:(C)

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

95、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

A、农耕B、军政C、养马D、水利

97、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

A、左襟压右襟;B、右襟压左襟

98、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A、菊B、梅C、竹

99、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THE END
1.世界百科全书人类知识的宝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变得更加迫切。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诞生了“世界百科全书”,它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集结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宝库。 "世界百科全书"通常由一群专家和学者共同编写,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总结,将各种领域的最新进展汇集在一起。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精心挑选,并附有大量参考资料,https://www.gntpr.com/ke-yan-cheng-guo/80963.html
2.法律法规百科全书详解中国大陆的100条重要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百科全书详解中国大陆的100条重要法律法规 什么是法律法规?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行政规定,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法规。它们不仅规范了公民之间的关系,也为企业经营、市场活动提供了依据。在中国大陆,有超过100条具有重要意义的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huo-dong/349658.html
3.法律法规全书从不让你无所适从的权威指南2. 法律知识与智慧 《法律法规全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目录,它更是一个学习平台。里面包含了大量关于不同领域(如刑事、民事、行政等)的案例分析和解释,使得读者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称之为“活生生的教科书”。 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60877.html
4.法律法规全书背后的历史演变是什么法律法规全书:从古代到现代 古代与中世纪时期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大约在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北部)出现了最早的一些编纂成文的法律代码,如《汉谟拉比法典》。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原始之作逐渐被更为完善和详细的法律集所取代。在罗马帝国时期,尤其是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期间(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2764.html
5.法律常识知识库解锁法律世界的秘密门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与法律打交道,无论是购买商品、签订合同,还是处理纠纷和争议。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法律知识往往是一片未知的领域。《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们对法律世界的理解的大门,让我们逐步走进这个充满神秘感的领域。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270923.html
6.图书荐读丨宪法宣传周图书荐读第2期广州新华学院《宪法研究》由莫纪弘、翟国强主编,是一部深入探究宪法领域的专业书籍。它汇聚众多宪法学前沿研究成果,围绕宪法基本理论、宪法制度构建、宪法实施保障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剖析,对宪法的历史演进、原则内涵、公民权利体系、国家权力架构等关键要素进行严谨论述,运用丰富的学术资料与深入的分析方法,为宪法学研究人员、法律专业学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517/4143.htm
7.为人类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法律知识大全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良法保障善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通过确立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http://fw.mwfw.cn/fw/234591.html
8.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测下你答对几道?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永乐大典》 B 、《四库全书》 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A、 元稹的《莺莺传》 B 、王实甫的《西厢记》 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3e4gt8t1
9.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https://www.shuashuati.com/ti/c8442519d81146278ec8abce08278ce2.html?fm=bd7dd21058c176e0e7f83a982d76b8554e
10.西方文化概论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源头?() A、克里特岛 B、埃及 C、罗马 D、以上都对 4、【判断题】爱琴文明不是最早的希腊文明。() 5、【判断题】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希腊文明。() 1.2迈锡尼文明 1、【单选题】被称为“英雄时代”,是希腊文明中的()。 http://xuzhou.ehqc.cn/html/94_1.html
11.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和“权利宣言”七编加上附则、84章、1260条、字数超过10万,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于它涵盖的领域非常丰富,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与每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密切相关,这是其他法律所不具备的特点。”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www.xinminweekly.com.cn/shizheng/2020/05/27/14245.html
12.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 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 A.宪法 B.立法法 C.民法典 D.刑法 正确答案:C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 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华图题 库微信公众号。 ②关注回复“刷题”获取更多试题和资料。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91524.html
13.高考最常考的文学常识,都在这里!附100道文化常识题(含答案)高中A 、子路 B 、子张 C 、子贡 D 、颜回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 B 、《四库全书》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元稹的《莺莺传》 B 、王实甫的《西厢记》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A、 土地之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3981_917459004.html
14.信息检索上机实验报告6篇(全文)9、.二次文献又称为检索工具,主要有()等。A 期刊、目录 B 题录、文摘 C 百科全书、词典 D 目录、年鉴 10、要获得四大名著电子图书全书,应利用的检索工具是: 图书馆 A CNKI B 维普咨讯网 C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D 超星数字? ? 息? ? ?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sergesk.html
15.搞笑的脑筋急转弯以及答案最新三篇综合文档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 B 、孟子 C、荀子 D、孔子 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6669432.html
16.中华传统文化知识100题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 A .《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A) A . 元稹的《莺莺传》 B .王实甫的《西厢记》 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 (A) https://www.jianshu.com/p/c66f1bfed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