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公职律师,对于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民警辛素来说,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辛素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本科期间就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加入公安队伍后,她先后经历了一线侦查部门、刑事案件监督部门岗位,如今在法制总队一支队任中队长,主要从事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是北京警方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法律达人”服务一线执法工作
公职律师选聘工作一开始,辛素就报了名。“如果能成功入选,我会觉得特别光荣。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大家服务,是每个民警的心愿,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辛素告诉记者,公职律师选拔条件严格,除了要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还要从政治素养、专业岗位经历、实务操作、工作绩效等方面对民警进行综合考量。
“真刀真枪开展对抗式检查,排查疫情防控风险点,梳理各单位工作漏洞。一轮之后,我们出台了内部规范,各单位整改后,我们再进行一轮巡查。就这样‘连轴转’,转了三轮。”辛素说,作为总队的公职律师,她还先后参与起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深化侦审一体化改革工作意见等制度规范,为依法防疫和执法办案提供了行动指南。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职律师管理规定(试行)》,公职律师承担着为公安执法决策建言献策、参与立法草案及执法规范性文件起草审议修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究、涉法信访事项办理、代理行政复议应诉及国家赔偿案件、维护民警合法权益、执法培训、普法宣传等9项职责。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一支队支队长刘彦告诉记者,公职律师是全局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100名公职律师以法制民警为主,兼顾刑侦、治安、交管、经侦、派出所及新闻舆情等岗位,下一步还将扩大至150人,所涉及的岗位也会相应增加,“突出了队伍专业化的分工,坚持动态管理,有效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公职律师队伍法律智库和参谋助手的作用。”刘彦说。
“智慧大脑”指导疑难案件办理
“立足本职工作,指导办案单位精准把握违法犯罪案件定性、法律适用和取证标准,掌握好宽严相济的执法尺度,这是公职律师的力量所在。”刘彦告诉记者,对于公安队伍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以专业化推动规范化,公职律师的选任,在兼顾警种的同时,还要进行能力考核,“把一批能干事、想干事的民警选拔出来,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顺义公安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任强锋来说,公职律师的敏锐度和专业性是融入在日常工作中的,潜移默化指导自己开展工作。
任强锋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首都公安队伍,一直在法制部门。十几年的工作历练,他被同事们誉为“案件狂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到案子,他就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在办理杨某宝等人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中,作为专案组组长的任强锋带领成员们不分昼夜搞侦查,开案情分析会,指导大家办案。“这起案件影响恶劣,我们必须要把它办成铁案。首先要定方向,取到关键证据。”任强锋指导专案组成员,取证外围口供,列询问提纲和鉴定内容,事无巨细。历时数月,按照标准和要求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案件最终被顺利移交至检察院。法院最终以敲诈勒索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杨某宝有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10万元。
据悉,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作为全局公职律师工作的管理单位,在组织局属单位积极推动公职律师常态化履职的基础上,还从市局层面推出“三个一”工作措施,即每名公职律师每年必须参与一次立法草案、执法规范性文件审议研究或一次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究;参与一次信访事项办理、民警维权或参与一次行政复议、诉讼及国家赔偿案件办理工作;承担一次规范执法授课或参与一次社会普法工作。同时,按照公职律师工作岗位、业务特长,将公职律师按专业分成刑事办案、行政执法、执法监督、执法政策研究等十个工作组,分专业、分领域、有重点的开展履职工作。公职律师在履职期间,享有依法、客观、公正、独立发表意见的权利,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法制百科”开展规范执法培训
李双峰所在的收案审核中队负责对全分局案件进行证据材料审核,要作出行政裁决或刑事拘留的判断,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权益,也关系着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责任重大。在这个岗位上工作10多年的他,对待每起案件始终做到严谨细致,要求自己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考验和推敲。成为公职律师后,他更是扛起责任和义务,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做课件,给民警们讲法制课。
公职律师承担着执法培训、法治调研和普法宣传的职责,李双峰因此获得“法制百科全书”的称号。今年疫情期间,他走上全局法制教育大讲堂,就依法打击涉疫虚假信息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线上专题授课,有效指导一线执法,收效良好。
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公职律师队伍积极参与执法工作顶层设计,其中,参加地方立法及公安执法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190余件,参与研究办理重大疑难案件880余件、行政复议诉讼及国家赔偿案件940余件、信访案件1700余件,助力日常执法监督管理及普法宣传、执法培训3700余次,最大限度发挥了服务保障首都法治公安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