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常识判断真题及答案参考(地市)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实行宪法宣誓的人员不包括:

A.各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B.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C.党的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机关的工作人员

D.各级人大及县级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这体现了法治政府建设中哪项要求?

A.职能科学

B.守法诚信

C.执法严明

D.权责法定

4.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甲带侄子外出游玩,遇地震,甲无需为侄子在城震中所受损害承担责任

B.甲用拳头殴打乙,乙将甲推倒后持刀持其扎死,乙无需为甲的死亡承担责任

C.甲、乙发生口角,对骂过程中甲欲讹诈乙而故意倒地,乙无需为甲因倒地所受损害承担责任

D.甲、乙因言语不和而厮打在一起,丙撞见后趁椯殴打与其素来不和的甲,乙无需为丙殴打甲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A.某公安局处长对本人被辞退的决定不服,当天即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某工商局科员拒不赡养父母,情节严重,单位给予其开除处分

C.某省商务厅厅长退休后第二年到商务厅下属商贸公司任职,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D.某税务局科长执行公务时,认为局长的决定有错误,向局长提出改正意见

6.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十四周岁的张某,贩卖冰毒0.2克

B.十五周岁的周某,因过失导致他伤残

C.二十周岁的周期,醉酒后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D.三十五周岁的聋哑人宋某,入户盗窃现金5000元

A.该厂无需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付费

B.该厂退休职工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C.该厂设备了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到该厂采集样品无需支付费用

8.关于我国农业国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大牧区的简称为新、藏、青、蒙和陇

B.南北方最主要的是糖料作物分别是甘蔗和甜菜

C.“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

D.红壤是一种粘性酸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9.下列人证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

10.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A.军事∶白起、李靖

B.经济∶桑弘羊、道元

C.天文∶张衡、郭守敬

D.艺术∶吴道子、顾恺之

11.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A.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B.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D.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1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后革之利

D.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13.下列作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A.《辛德勒名单》

B.《静静的顿河》

C.《智取威虎山》

D.《战争与和平》

14.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10颗粒浓度严重超标,PM2.5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城市决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①整改郊区水泥厂

②整改郊区造纸厂

③市区车辆限号行驶

④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根据合理的城市规划,图中①处最适合建:

A.化工厂

B.钢铁厂

C.造纸厂

D.自来水厂

16.京沪铁路没有经过下列哪一名胜所在省份?

A.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B.蓬莱阁风景区

C.承德避暑山庄

D.黄山风景区

17.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

A.辛亥革命发生时,希腊人在体育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

B.五四运动发生时,中国大学生利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

C.冷战时期,苏联某地电影院放映彩色电影

D.越战期间,美国人在家里用计算机访问互联网

18.下列关于恐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活跃在中生代时期

B.霸王龙和剑龙都是肉食性动物

C.属于脊椎亚门类动物中的哺乳纲

D.可通过某个DNA片段克隆出恐龙

19.图中a表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氧、硅、铝,b表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关于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冶金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B.其单质可以燃烧

C.是碱类物质必不可少的元素

D.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20.关于导体及其导电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B.人体导电,是因为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和矿物质

C.石墨导电,是因为石墨中含有碳元素

D.酸碱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内含有自由离子

【常识判断真题参考答案】

1.【答案】D。A项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B项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C项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D表述正确,故选D。

2.【答案】C。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故选C。

4.【答案】B。对于A选项甲对于侄子的损害不承担责任,因为侄子的损害不是甲造成的,甲没有故意和过失,侄子的损害是地震造成的,地震属于意外事件。对于B选项甲用拳头殴打乙,乙将甲推到是正当防卫行为,但是推到后持刀将甲砍死是故意杀人行为,即使不定故意杀人罪,也是防卫过当行为,也要对甲的死亡承担民事责任。对于C选项,甲的损害是自己造成的,乙不承担责任是正确的。对于D选项乙无需为丙殴打甲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因为乙和丙没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不是故意犯罪。故本题选择B选项。

5.【答案】A。对于A选项考的知识点是行政处分,根据行政法的规定对于行政处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进行申诉或者复核,本题中公安局长作为公务员人员对于处方不分的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CD的说法是正确的,《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开除即对现职公务员开除公职、予以除名,不再拥有公务员身份。开除是对公务员最严重的惩戒,适用于触犯刑律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公务员。所以B选项对于工商局科员拒不赡养父母严重的构成犯罪的可以予以开除,CD选项符合行政的的规定。故本题选项A选项。

6.【答案】B。A项中张某已满十四周岁,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贩卖毒品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四周岁,所以张某要负刑事责任。B项中的李某已经十五周岁,他的行为是过失致他人伤残,而必须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才是十四周岁,过失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六周岁以上,所以B项中的李某不负刑事责任,所以B错误。C项中周某已经二十周岁,虽醉酒,仍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所以对其所犯罪行要担责。D项中的宋某已三十五岁,是完全责任年龄阶段,虽然是聋哑人,但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聋哑人犯罪只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责任,所以不是一定不承担责任,故错误。所以本题选B。

7.【答案】D。《食品安全法》第17条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生产经营者收取费用,故A正确;1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B正确;33条规定: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C正确。第17条规定: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所以D错误。

8.【答案】C。中国牧区集中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及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通常称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为五大牧区。简称分别为蒙、陇、新、青、藏,故A选项说法正确;南方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北方的是甜菜,故B选项说法正确;“湖广熟,天下足”,描述的虽是江汉平原,但松嫩平原才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故C选项说法错误;红壤颜色呈红色,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故D选项说法正确。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0.【答案】B。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故A选项说法正确;桑弘羊,西汉法家人物、专长为财政。郦道元,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故B选项说法错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故C选项说法正确;吴道子,画史尊称“吴生”,中国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顾恺之,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故D选项说法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1.【答案】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A选项正确,出自《孟子?尽心上》,大意: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B选项正确,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大意: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C选项正确,出自梁启超。D选项错误,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故选择D项。

12.【答案】C。“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选项出自《韩非子?有度》,大意: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B选项出自道家学派代表作《老子》,大意: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C选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大意: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兵力。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出自兵家学派代表人孙武的《孙子兵法》,大意:军队作战,也可以胜利,但久就会造成攻击下降,精神受挫,攻城就会造成军队整体实力的下降,军队长久既急又猛的在外作战,就会造成国家财力不足,攻击力下降,精神受挫,军队整体实力下降。故C选项正确。

15.【答案】D。图中显示信息为:西北风、居民区位于风向下方、河流流进居民区。①所处位置为紧邻河流的上流,从城市环境保护和企业运营成本考虑的角度出发:(1)①所处位置不能是污染型企业,否则污染物质经西北风便吹入城区;(2)①所处位置临近河流,最好是需水量较大的企业。因此①处只能是自来水厂。故本题选D。

16.【答案】A。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京沪铁路北起“祖国的心脏”北京市,南至“东方明珠”上海市。全线自北向南分别经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四省三市。A属于江西省,B属于山东省,C属于河北省,D属于安徽省。故本题选择A。

17.【答案】C。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而第1届世界杯是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故A错误;B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而半导体收音机,最早出现在1946年。故B错误;C项冷战时期1947年-1991年12月,手工着色的彩色电影始于1894年,自然色彩的彩色电影诞生于1906年。故C正确;D项越南战争发生在1955年-1975年,而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最初只是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90年代初,独立的商业网络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局面才被打破。故D错误。因此本题选择C。

18.【答案】A。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所以A项正确;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史上最庞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所以B项说法错误;恐龙主要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并不是哺乳纲动物,所以C项错误;理论上只要将完整的基因序列提取出来,就可以进行克隆,但是只通过某个DNA片段是无法克隆的,所以D项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19.【答案】B。人体内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为碳氢氧,所以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为氧。冶金工业需要氧气,A正确;C项,碱类物质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包括氧元素,C正确;D项,大气中必然含有氧,所以D正确;B项,氧气本身并不能燃烧,氧气只是助燃,所以B项说法错误,当选。

20.【答案】C。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时,金属或溶液可以导电,所以A、D表述正确;B项,人体能导电是因为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矿物质、电解质,所以人体会导电,同时人体的导电率的高低还与皮肤的干湿程度有关;C项,石墨导电,并不是因为石墨中含有碳元素,而是因为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只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仍然保留1个自由电子来传输电荷,所以石墨能导电。故C项说法错误,当选。

THE END
1.普法知识竞赛题库考点5.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香港特区政府 C.香港特首 D.国务院 答案:A 解析:无 6.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监督 B.指导 C.领导 D.决定 答案:A 解析:无 https://www.jianshu.com/p/277bb372d7e0
2.法律常识判断题附答案.docx1法律常识判断110题附答案1.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表达在。A.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 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局部2.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A.法律体系B.法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2452280.html
3.法律常识(判断题)3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对错 35.某法院开庭审理小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期间,参与出庭作证的证人老李,故意将案件信息透露给了一些好友,最终造成该案件信息的公开传播。老李的行为构成https://www.wjx.cn/xz/216734271.aspx
4.普法分享10道法律常识判断题,做做看,你能对几道?【普法分享】10道法律常识判断题,做做看,你能对几道? 经过普法君亲自测试,十个人里有九个人没有把下面十个判断题全答对—— 唯一一个全对的就是我自己。还等什么,快来一起做做题,愉快地学习法律常识吧。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4/10/c363113.html
5.常识判断法律类题2024-03-16[真题]2024年3.16多省联考行测试题常识判断法律类题呈现三大特点 // 很抱歉!本词条没有更多信息 // 猜你喜欢 2024-12-09 [招聘信息]2024-2025河源农商银行社会招聘公告 2024-12-09 [招聘信息]2024珠海华润银行肇庆分行社会招聘公告 2024-12-09 [招聘信息]2024恒丰银行成都分行社会招聘启事(12月)https://www.offcn.com/tag/553813.html
6.常识判断法律常识100题附答案1上传人:zhouliyang9·上传时间:2014-09-25 1/17 0% 0% 0% 0% 0% 继续阅读 http://m.doc88.com/p-3806730855872.html
7.常识判断/法律分类直达:常识判断 下级分类: 法律 政治 其它 【法律】 2014安徽公务员法律知识习题精解(十八)2014-03-20 【法律】 2014安徽公务员法律知识习题精解(十七)2014-03-19 【法律】 2014安徽公务员法律知识习题精解(十六)2014-03-18 【法律】 2014安徽公务员法律知识习题精解(十五)2014-03-17 【法律】 2014安徽公务员http://www.anhuigwy.org/html/ggjczs/fl/51_15.html
8.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法律常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法律常识》..http://www.91exam.org/exam/87-4395/4395721.html
9.202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常识判断(考生回忆版)摘要2022年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面试技巧,下面是环球网校小编整理的“202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常识判断(考生回忆版)”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福各位考生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202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常识判断(考生回忆版)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1-9/1631877716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