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未成年人保护、过多校外培训加重未成年人负担、专门学校教育矫治等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针对校外培训过多、不当加重未成年人负担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认为,一些少年儿童学习负担过重,被家长逼迫参加各种校外培训,这看似是教育问题,实际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据介绍,初次审议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1个月内,共收到未成年人提出的意见22629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学习负担,二是防治校园欺凌。
针对校外培训泛滥,加剧家长焦虑和负担,使孩子们周末、节假日困于校外培训机构,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认为,目前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庞大,影响力很大,使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一定程度受到了冲击。他认为校外培训乱象有必要治理,也必须治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我们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有了一条规定“学校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有偿的教学活动”,还有“不能利用节假日加重学生的负担”,这就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找到了一条法律依据。然后校外培训机构该不该治理?我认为应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介绍,即将施行的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改革完善了原来的收容教养制度。该法规定,未成年人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这一方面与今年3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相衔接,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法院追诉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这一规定也让收容教养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介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所说的专门学校发展于原来的工读学校,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规定,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专门教育发展和专门学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专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