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生被害案新进展!核准追诉是什么?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判?刑法

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就“邯郸市肥乡区一初中生被杀案”发布情况通报,其中提到,近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法律界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程序方面来看,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之后,案件将在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进入由检察院主导的审查起诉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数据,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也在上升,那么“核准追诉”到底意味着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又面临哪些刑责?

核准追诉背后的考量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3月21日,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

根据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案情通报,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3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河北省检察机关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近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核准追诉是指什么?据了解,“核准追诉”关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其在《刑法》第十七条新增第三款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任何法律的制定和修正、立改废释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实践需要。”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王文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多个案件中,犯罪的未成年人普遍存在“主观恶性特别大”“犯罪手段特别恶劣”的情形,但基于当时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我国刑法是无法对这些未成年人进行刑事追究的。因此,《刑法修正案(十一)》将12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主体附条件地纳入了刑事处罚范畴。

“之所以要在法条中确立‘最高检核准’的程序,主要是体现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政策。”王文华指出,案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从实体方面来看,意味着该案符合追诉的条件,即该案中行为人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符合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情节恶劣”;从程序方面来看,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之后,该案将在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进入由检察院主导的审查起诉阶段;按照刑事诉讼程序,有管辖权的检察机关将以“故意杀人罪”对该案三个涉案未成年人提起公诉。

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

崔彦彦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和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所以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也是以给未成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为目的的。”崔彦彦表示。

“对于未成年不适用死刑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死刑政策一直都贯彻‘保持死刑但是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的立场,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王文华表示,“我们既要有对同样的犯罪行为应当采用同样刑罚的‘行为刑法’观,同时也要有对不同于成年人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心智状况等进行充分考量的‘行为人刑法’观,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不枉不纵,更为妥当地处理此类案件。”

家长或需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也在上升。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5259人、8169人、8710人,分别占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9.57%、11.04%、11.1%。

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不少网友呼吁,未成年人犯罪,家长也应担责。关于该问题,崔彦彦介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家长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此类处理方式已有先例。例如,2021年,江苏扬州15岁少年吴某驾驶摩托车,将一停在斑马线上的电动三轮车撞出13米远,导致三轮车驾驶人陈某不治身亡。警方对吴某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后经法院审理,认定吴某承担全部责任,吴某的监护人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还要接受法院发出的《家庭教育令》,责令其履行监护义务。

THE END
1.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也称少年犯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应受到指控并加以惩处的行为总称,也可解释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泛指。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http://www.npc.gov.cn/zgrdw/npc/flsyywd/flwd/2000-12/17/content_13378.htm
2.未成年犯罪的概念是什么?未成年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导读: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的一些成长的动态一直是家长学校等关注的重点问题,家长以及学校一直致力于发展孩子的学习,还有身心思想的健康爽发展,所以大家要知道在身心精神https://www.64365.com/zs/921321.aspx
3.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01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定义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不良行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g2NjcxMA==&mid=2651025857&idx=2&sn=7d506375e2e5bb1df98a8a2eef602564&chksm=85f059cc3a5c03205d5f12fbe1d6387a235679e0c7bcf86d093e1b91812551f90b705de1d92e&scene=27
4.怎么理解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 2、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代不可忽视、应受高度重视的问题,未成年可塑性很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担着重任。 3、未成年犯罪,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纠正其错误行为,以防误入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235.html
5.罗翔性侵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如何量刑?性侵未成年人的刑法修改近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包括强奸罪、猥亵儿童罪以及强制猥亵、侮辱罪案件)不时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2017-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88万件,涉及4.34万人、其中2017年1.06万人,2018年1.34万人,2019年1.93万人,同比分别上升26.8%、24.9%。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18596362
6.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数量逐年增长专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觉得很威风”,是一些涉黑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切身感受。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犯罪组织成员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而且呈现出未成年人涉黑恶犯罪发案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在案发地社会影响较大的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聚众斗殴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竟大多出自那些看上去满脸稚气的孩子之手。 https://www.kids21.cn/xxez/zx/sh/202101/t20210129_1186364.htm
7.强奸未成年人量刑标准现实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比较多,是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那么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https://www.lawtime.cn/zs_97882/
8.未成年人杀人就不是犯罪吗?(交通警察)剧评理由就是未满14周岁外加品学兼优 小女孩家长唯一要求:依法处理 凭什么啊?电视剧传递的价值观就是14周岁以内杀人不需要承担责任吗?品学兼优过失杀人就该轻判吗? 难怪这样的烂电视剧没火起来,幸亏没火,这是教唆未成年人杀人要趁早啊。 垃圾!垃圾!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09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