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

“我国司法解释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存在着若干缺陷和不足。”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向大会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制定司法解释法的议案》。他认为,司法解释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将《司法解释法》列入立法规划加以推进。

司法解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处在无“法”可依状态

司法解释在我国属于广义的法律,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法律条款就其含义和运用所作出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有效解释,与立法解释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判案、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不仅可以依据法律进行,而且可以依据司法解释进行。”汤维建认为,司法解释作为我国规范性文件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进行普法宣传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系着司法机关对法律的正确运用和统一适用。

他认为,我国司法解释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却存在着若干缺陷和不足:一是缺乏一部用来规范和调整司法解释从制定形成到实际运用全过程、全流域的法律,司法解释的重要性与其立法空白之间形成极度反差,司法解释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二是“两高”通过司法解释本身来规范司法解释的行为和活动存在合法性不足的困境,制约了司法解释的权威性、科学性、合法性和协调性,不利于将司法解释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行调整,不利于将司法解释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其受到必要的约束和规制。三是司法解释完全根据“内部规定”进行制定和运用,缺乏社会公开度,形成了自我封闭性的“内部规则”,社会公众难以参与此一过程并对此实施必要的监督,致使司法解释的质量参差不齐。

汤维建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部分司法解释出现“未针对法律条文”或“不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的情形,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因司法解释之间相互抵触和抵牾而造成“同案不同判”的司法困境,有损于法律适用的严谨性和统一性,不利于败诉的当事人服判息诉。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因之一就是缺乏高位阶的法律调整。”基于此,汤维建在议案中建议制定《司法解释法》,以此克服司法解释所陷入的上述困境。

应尽快列入立法规划,建立司法解释公开听证机制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立法依据上,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正通过的《立法法》第119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遇有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情况的,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或者提出制定、修改有关法律的议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外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据他观察,截至2024年2月,司法解释类型的规范性文件的数据总计高达9007件。其中“司法解释”1165件,“司法解释性质文件”6009件,“两高工作文件”1831件。此外,部分地方司法机关为了贯彻实施好法律法规,也因地制宜、因时而易地制定了大量的司法准则性质的操作规程。

汤维建认为,“两高”在海量的司法解释文件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司法解释工作经验,积累了健全司法解释规则的素材,这为制定《司法解释法》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此,他建议立法机关应尽快将《司法解释法》列入立法规划加以推进,充分发挥“两高”在制定司法解释法中的作用。

三是建立司法解释的附带审查制度。地方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若认为所涉及的司法解释存在不当之处,应当层报最高司法机关审查确定是否存在所称问题,从而决定是否在个案中继续适用该司法解释。

THE END
1.2024视角下行政立法原则新探,深入剖析立法核心原则的当代价值行政立法的内涵解读 行政立法,亦称委任立法或授权立法,因不同学者对其理解各异,故其定义亦呈现多样性。 - 第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基于立法机关的授权,制定各类行政管理法规的活动,在此情形下,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执行,授权范围广泛,涵盖众多行政管理法规。 http://tonki-tpms.com/c155610de378.html
2.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 在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概念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整体认知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法律法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读者的理解。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408250.html
3.政策解读规定深入剖析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政策解读规定是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对确保法律条文的正确理解和执行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这些规定,政府能够向公众传达其立法意图,减少法律适用时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 二、政策解读规定如何制定 制定政策解读规定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的过程。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目的,然后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接着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26498.html
4.立法解释词语成语立法解释,是指由有权创制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对其所创制的法律、法规所作的解释。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国务院对其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等。立法解释同被解释的法律、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作出法律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7%AB%8B%E6%B3%95%E8%A7%A3%E9%87%8A
5.立法解释中的“四大问题”是什么?独家如前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真正称得上是立法解释的只有寥寥的不到20件。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重“制定法律”而轻“立法解释”的现象普遍存在。 以刑事方面的立法解释为例。自198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效施行至1997年3月14日全面修订期间,立法机关相继通过的对刑法的修改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346046
6.立法解释是什么(立法的解释)由有权创制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对其所创制的法律、法规所作的解释叫做立法解释。立法解释同被解释的法律、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税收立法解释特点:通常是事后解释 解释主体: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法律 ②国务院解释税收行政法规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解释地方税收法规 http://www.jwbk.com/qita/fb2d85328f12610e153b0603d510f7ec.html
7.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区别律师普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区别 普法内容 1、解释主体不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属于立法机关,其作出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而“两高”属于最高司法机关,其作出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 2、解释效力不同:作为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而“两高”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是工作层面的,其解释效力要低于立法解释,不https://www.110ask.com/tuwen/233926655475185290.html
8.立法意思立法解释立法意思解释: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机关ㄧ~程序。https://www.zuowenku.net/cidian/138053.shtml
9.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立法解释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因为作出立法解释的是立法机关,也是法律的制定机关,因此他们的效力是等同的。(立法机关解释)2、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是适用法律的时候,结合客观实际作出的解释,其运用于审判/检察等司法活动的实践中.在我们实际操作中,他的效力也是很高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司法解释效力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7b7d47595314f30cdd58a03985872c3.html
10.立法的解释和意思立法是什么解释?立法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与‘显正’同义。谓破除对于万法之迷妄见解后,即发露其真性,确立正理。(参阅‘显正’6921)更多:https://www.bmcx.com/https://foxue.bmcx.com/lifa__foxued/
11.立法法法条解释立法法宪法律知识立法法法条解释 1.89万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三十七条 立法法法条解释 3.2万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三十八条 立法法法条解释 4.06万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三十九条 立法法法条解释 1.13万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四十条 立法法法条解释 1.61万人浏览https://china.findlaw.cn/info/guojiafa/lifafajieshi
12.论司法解释的权力空间——我国《立法法》第104条第1款的法解释学最后,除外情形,即立法解释的保留范围,因其与司法解释“不构成真实区分”,本身就是需通过解释我国《立法法》第104条来解决的问题,若不加分析地直接纳入限制条件,亦难以起到限权的作用。 另有学者认为,我国《立法法》第104条第1款对司法解释提出了三方面的限定:第一,司法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第二,司法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758339&libid=040101
13.法律解释方法中的立法原意解释和目的解释两者有何区别?? 目录 收起 (一)立法者主观目的解释:立法者意志、资料 (二)客观目的解释:道德风俗+实际社会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07592/answer/276440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