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法令)的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的补充规定。司法解释称为;有权解释和正式解释。

司法解释分为四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

3、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司法解释。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只能由有权机关做出。司法解释,具有普遍的司法效力,有关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应当遵照执行。应该严格依法进行。没有法律具体明确规定的,也要严格依照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原则作出解释,供审判工作中具体适用。这就是我们对司法解释的一般理解。

二、司法解释在法律渊源中的地位

司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属正式解释。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说明。但是在国内,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可以与其上位法即宪法和法律相冲突,法院判决时可以直接引用司法解释。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THE END
1.2024备考法学综合重要知识点解析(39)《法理学》法律解释有多种方法,大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儿种: 1、文理解释 文理解释又称语法解释或文义解释,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这种解释以规则为中心,有利于防止出现意解释等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UwOTE5OQ==&mid=2247494522&idx=4&sn=4ca5a2e736f66265c1e7dcc15312074f&chksm=e839085adf4e814c858a03c55d80ec66b507fc66d6c37eb84614f57327c6e620cbca6c8bb83b&scene=27
2.“无死角”背《分析》第8天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这种资格是由法律赋予的,不能转让或者放弃,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任何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受限制和剥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事权利是一种依法可以获得的实际权利,主体可以依法根据自己的意志确定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并且可以转让、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https://zhuanlan.zhihu.com/p/77160981
3.法理学(2018)法律解释的概念与方法扩大解释案例《于欢案中的法理学(2018) 法律解释的概念与方法 扩大解释案例《于欢案中的正当防卫》.docx,NUMPAGES1 扩大解释——于欢案中的正当防卫 案例 山东聊城的青年于欢在面对讨债人员辱骂、非法拘禁等不法侵害时,用一把水果刀刺向了对方,4人受伤,其中一人死亡。一审判决中,于欢以故意伤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19/6112202112003052.shtm
4.描述性的法律概念和解释性的法律概念——哈特和德沃金的法律概念"无论从法律理论还是从法律实践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极为重要的。当代西方法律哲学中哈特与德沃金之争,便是围绕着这些法理学的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哈特以分析哲学和实证方法为基础,提出了描述性的(descriptive)法律概念,德沃金以现代阐释学方法为根据,提出解释惟的(interpretive)法律概念。他们的争论,反映或揭示了法理学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FXZ199204003.htm
5.无权解释是指什么法律解释使人们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含义及所无权解释是指什么法律解释使人们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含义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必要的说明。法律解释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无权解释即学理解释或非正式解释,无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1530ecfdd0079217a9bc66dd15ea29f7.html
6.法律概念解释续造与逻辑(前四章总结(法学思维小学堂)书评法律概念、解释、续造与逻辑(前四章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律人为什么要为概念争执?只有描述事实的语句才有对错之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概念描述同一个事实,这就是定义上的任意性,因此定义上的任意性适用于描述性的科学、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定义具有无创造性。在伦理学范畴,事实是确定的,只是概念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69313/
7.舒国滢:《法学的知识谱系(全三册)》法学院三、当代法律论证理论的进展 (一)罗伯特?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 (二)亚历山大?佩策尼克的法律转化与法律证成理论 (三)奥利斯?阿尔尼奥的法律解释之证成理论 第十七章 法学的知识性质之再认识 二、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法理”:概念与词义辨正 二、“法理”的认知:法学知识的形成(生产)方式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98.htm
8.律学家张斐对二十个法律概念作了精确解释。其中,他将"戏"解释为《晋书·刑法志》记载,律学家张斐对二十个法律概念作了精确解释。其中,他将"戏"解释为(。A."两讼相趣"B."两和相害"C."不意误犯"D."知而犯之"https://www.koolearn.com/shiti/dx-st-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