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

比较的和枚举的方法对法律解释的方法作

了一番细致而艰辛的研究。

最后得出结论:

所有的法律解释方法,

都可归结于文义解释的方

法、

黄金规则的方法、

历史解释的方法、

体系解释的方法和目的解释的方法这五种基本方法。

关键字:文义解释

黄金规则

历史解释

体系解释

目的解释

目录:

一、法律解释的方法的研究意义

二、有关法律解释的方法的研究概况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的定义

四、五种常见的法律解释方法

五、五种法律解释方法在审判活动中的应用

六、对有关法律解释的方法的研究概况的评价

正如学者胡土贵所说的:

法律解释是一项严肃、复杂的工作。为了正确地进行法律解释工

作,必须掌握和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

义。

笔者为了叙述方便,

在下文采用了历史的、

比较的和枚举的方法,

来对法律解释的方法

作一番细致而艰辛的研究。

首先,笔者从历史方法入手,介绍有关法律解释的方法的研究概况。

从世界范围来讲,

对法律解释的方法的学术研究,

应归功于西欧罗马法复兴运动。

早在中世

纪中后期的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就已开始。

11

世纪末出现的意大利注释法学派注重对罗马

法的文义解释,通过区别、扩张以及限定等方法来构筑罗马法解释体系,

12

世纪后半叶开

13

世纪

,则在先前罗马法解释的基础上融入

了逻辑推理思维。

16

世纪初,在西欧罗马法全面复兴的带动下,法国又出现了人文主义法

学派,

该学派又将哲学的、

文学的、

考古学的、

历史学的以及比较的方法融入法律解释研究

领域。

17

世纪,荷兰自然主义启蒙思想家格老秀斯在对条约解释时,又提出了

2

种解释方法:文

义解释和论理解释。他在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一书(见何勤华等中译本

230

页以下,上海

出版社

2005

5

月版)

第二编第十六章

条约的解释

部分写道:

恰当的条约解释规则应当

从最可能的迹象得出各方的真正意图。

有两种方法,

一为字面意思,

一为推测含义。

这两种

方法即可以分开考虑,也可以一并考虑

,除此之外,他还讨论了通常解释(习惯解释)

、学

理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字面解释和隐喻解释、限定解释(狭义解释)和

扩展解释(扩大解释)

、严格解释和随意解释等问题。

19

世纪早期,法国接着又出现注释法学派,这一学派强调,为了解决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现

象,就必须运用一些技术,如

类推解释

反对解释

拟制

等,通过扩张解释、限制解

释,来使矛盾和冲突的条文相互协调、一致。

1840

年,德国历史法学家萨维尼又在名著《现代罗马法的体系》第一卷第四章中详细阐述

了他的法律解释论,提出了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四种法律解释方法。

语法解释以将立法者的思考转变为我们的思维的媒介的用语为作为对象,

说明立法者使用的

语言规则;

逻辑解释存在于思想的组合,

以及由此而来的思想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逻

辑联系之中;

历史解释以由现行法律中关于法律关系的各种法规规定的状态为对象,

THE END
1.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在以往的法律解释分类中,国内学者通常以解释方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标准,现在有的教科书仍持这种分类观点。后来的发展则是强调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殊地位,把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法律解释的方法相区分,前者着眼于解释效力的不同,后者立足于解释方法的不同。 法律解释方法的分类有多种,在沈宗灵先生看来,民法法系的法官解释法律通常https://www.douban.com/note/811946150/
2.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从国家看,法律之解释可大别为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两种分类。(一)有权解释:有权解释又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三种。(二)学理解释:学理解释又分为文理解释和伦理解释两种。――李岱著:《法学绪论》,台湾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62-65页。 (1)机关解释。此种解释亦称法定解释,或有权解释,盖其解释之效力较https://edu.iask.sina.com.cn/jy/2EBAYQzpXhF.html
3.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 按照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两大类。 (1)法定解释 法定解释又称正式解释、有权解释,官方解释和有效解释,是指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法定解释的特点是:解释的主体是法定的,http://dqdebt.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941
4.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3)法律规范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生活却是不断发展的。要把相对稳定的法律规定适用于不断发展变化 的社会生活,就需要对法律规范作出必要的解释。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1.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种。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471.html
5.大陆法系法律解释方法分类考察法律解释方法分类研究,是研究法律方法的最基本性问题,对法律解释方法进行分类,也是研究法律解释的核心性问题,“分类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如果没有分类的能力,人类将无法生存和采取行动,某一行为恰当与否,往往取决于行为者是否符合社会承认或遵循的社会关系分类。事实上正是分类使我们每个人获得了秩序的感觉,把我们周围的https://www.pkulaw.com/specialtopic/067eb6acc2d612a237071355eed9e47dbdfb.html
6.简述刑法解释的分类法律硕士联考亲爱的法学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法硕联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刑法解释的分类。在刑法的广阔天地里,解释如同桥梁,连接着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让法律的适用更加精准与公正。 一、按解释效力分类 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顾名思义,是由立法机关(如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刑法条文进行https://blog.csdn.net/Corn1223/article/details/140792974
7.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律解释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Script> 中国政法大学2002级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姬晓红 前言 法律规则是以高度抽象、概括的规范和概念的形式出现的,而规范和概念又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因此许多法学家认为自从有了成文法,就有了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然对成文法的解释绝非一件易事。欲使成文法能够最大限度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71108001017_67325.html
8.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二)法律文化 (三)法律意识 1.法律意识的概念 2.法律意识的分类 3.法律意识的作用 第二部分 宪法学 一、导论 (一)宪法学概念 (二)宪法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二、宪法总论 (一)宪法的概念与本质 (二)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三)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 (四)宪法关系与宪法规范 (五)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三、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