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属正式解释。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说明。对某一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所作的解释,只对该案件有效,没有普遍约束力。最高法院所作的解释,对下级法院通常具有约束力。违背宪法与法律的司法解释无效。

根据有关规定,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批复”、“决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制定了若干司法政策,其形式分为“指导意见”、“复函”、“通知”、“纪要”,其效力层次低于司法解释。虽然司法解释与司法政策对审判工作均具有规范、指导作用,但后者不得与前者相抵触,在审判实践中应加以区分对待。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司法解释是对法律的释明,具有普遍约束力,应当与被解释的法律同步发生效力。

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具体如下:

2、为法院内部“审判工作需要”而制定的司法解释,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部门规章”,各级法院必须遵照执行;

3、对解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比如合同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认定事实进行指导的司法解释,因其解释的对象不是法律,可视为最高人民法院为各级法院提供的办案方法、规则,供各级法院在审判中参考,以提高司法能力。

4、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没有法律、法令为依据的“立法性”司法解释,如符合习惯法的内部、外部条件的,则形成我国以司法解释为载体的习惯法,具有法律效力;

5、其他没有法律、法令为依据且不符合习惯治形成条件的司法解释,应视为司法政策,仅在一定时期内指导法院的司法活动。

该《规定》第二条规定,对于行为时没有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此规定可以简单总结为“从新”原则;第三条规定,对于具有新旧司法解释交替的情形,对于发生在新司法解释施行前的行为,在新司法解释施行后处理的,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第四条对于旧司法解释之前发生的行为,已经办结的,不再变动,也即“从旧”原则。可以总结:对于新司法解释施行之前的行为,在新司法解释之后处理,分为两种情形:如果无旧司法解释的,采取“从新”原则;如果存在新旧司法解释的,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THE END
1.法律解释中的“法律”The Issue of Law in Legal Interpretation CHEN Jinghui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2024, (4): 91 -107 . Copyright ?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10-62514768 62519633 62511499 E-mail: rdxb@263.netPowered by Beijing Magtech Co. Ltd http://xuebao.ruc.edu.cn/EN/lexeme/showArticleByLexeme.do?articleID=13415
2.法律法规意思解释二、法律解释的概念及分类 法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具有法律上约束力;非正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9ba5583fc20829001016
3.法律人大白话(民法篇)20、法律:每个国家给公民定的道德红线,低于这个是人渣! 21、无民事权利能力人:想啥干啥,都不悲法律承认的小baby。 2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思想健全的成年人,在不违法的前提情况下充分自由 23、利害关系人:跟他有利益关系的 24、诉讼时效:时间一过,权利虽然还在,但法律不保护了 25、除斥期间:时间一过,权利直https://zhuanlan.zhihu.com/p/612559918
4.王利明:法律解释之必要性中法评·5周年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不再是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是法律应当如何有效适用的问题。为此,需要有效解释法律、强化法律的适用。作者在文中讨论了法律解释的功能和价值,认为法律解释是发展和完善立法的必要途径,也是增进判决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有效方法。作者提出,法律解释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364933046039740928
5.法律逻辑学逻辑方法是达到认识目的的手段,是认识的工具。普通逻辑研究的简单逻辑方法包括: 定义、划分、限制、概括、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假说、论证等方法。 二、法律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1、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是研究 法律思维的主体在司法领域运用逻辑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主要包括:法律概念及其解释、法律判断、法律推理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6.宪法宣传周视频:宪法之光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czNTgzMw==&mid=2649433601&idx=1&sn=5360cd6dbac21d067305b60ce5a5abef&chksm=89d54ae5c9d6f076848471e98ce0a13584de7cedcf6b13db2cf3196885a16fecbcc2c1254f42&scene=27
7.音乐人必须知道的具有法律含义和效果的“名词解释”独家:即Exclusive License,独家授权,也称排他性授权(法律正确词语:专有使用许可),简单来说,是指排除他人,仅有被授权方独占使用的权利,除被授权方外,排除一切其他人使用的权利。举例,如上文提到的Lil Nas X通过在Beat平台购买了伴奏,授权为独家授权,除了Lil Nas X使用《Old Town Road》的伴奏外,其他人都不可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614150
8.第十一章第三节法律解释的方法本书将法律解释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文义解释、论理解释、社会学解释。其中论理解释还包括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和比较法解释。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文义解释 又称为文理解释、文法解释、字面解释和平义解释等,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以及通常使用方式https://www.jianshu.com/p/3581388253f8
9.法律解释(第6版)(豆瓣)阅读本书不需要任何的基础知识,这促使我不得不放弃初学者还不能理解的方法论的细节问题和实例。本书试图向人们介绍,即使作为初学者也必须了解的关于法律解释的知识。它也适宜于希望了解法律人的解释工作的非法律人。但是,读者还应当准备一本法律汇编,并且借助法律文本查阅所列举的实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302539/
10.自己整理史上最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38页)自己整理史上最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doc,《法律基础》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 国家强制力:所谓国家强制力就是指国家有组织的暴力,由军队、监狱、法庭等实施。法的实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 2. 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424/6041210203002155.shtm
11.法律的意义模糊及其救济方法【摘要】模糊不明,即法律词汇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是一切法律都可能存在的病灶之一,这是人类思维的固有缺陷造成的。法律的统一性、明确性和规范性,不能放任法律意义的模糊,因此,寻求法律意义的明晰和确定,是法律人必须完成的使命。法律解释的基本任务即通过语言、文字或行为的方式交代,明晰因法律意义模糊而产生的困惑,其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