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从民事单行法时代迈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学习民法典,使社会各界全面、准确地理解民法典内容,保障民法典顺利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同志组织编写了民法典释解与适用丛书。
本套丛书共分五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解与适用·总则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解与适用·物权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解与适用·合同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解与适用·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解与适用·婚姻家庭编继承编》
各卷对民法典逐条提炼条文主旨,详尽、深入阐释立法原意、立法价值考量,并重点提示民法典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读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所帮助。丛书导读如下:
一、
关于总则编
民法典总则编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民法典总则编基本保持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同时,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以使民法典各编的表述整体统一。民法典总则编共10章、204条,规定了民法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基本民事制度。
二、
关于物权编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民法典物权编在物权法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物权编共5个分编、20章、258条。
三、
关于合同编
合同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民法典合同编设3个分编,共29章、526条,规定了合同的调整范围、合同解释等一般性规定,修改完善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以及违约责任等合同基本制度;在合同法规定的十五类典型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合伙合同四类典型合同,共规定了十九类典型合同。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实施后,担保法将不再适用,担保法中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已被民法典物权编所取代,而担保法关于定金和保证的规定为民法典合同编所吸收,其中定金规则吸收进合同编第八章违约责任中,保证规则吸收进合同编第十三章保证合同中。
民法典没有设置债法总则。考虑到合同法总则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债的一般性规则,合同编通则在合同法总则基础上作了相应调整,使合同编通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债法总则的作用,以更好规范各类债权债务关系。这些调整主要有:
一是补充完善了债法的一般性规则。例如,增加了多数人之债的有关内容,第515条至第521条共七个条文,对选择之债、按份之债、连带之债的基本规则作了规定;增加了债务加入规则,第552条对债务加入规则作了原则性规定;等等。
二是增加指引性规范,明确了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规则。第468条明确规定:非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适用有关该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合同编通则的有关规定,但是根据其性质不能适用的除外。
此外,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也属于传统民法中债法的一般性规则,基于此,合同编单设第三分编准合同,对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两种非合同之债的基本规则作了规定。
四、
关于人格权编
本编分为6章,共51条,规定了自然人所享有的人格权和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的人格权,包括人格权的一般规定(第一章)以及各项人格权的具体规定(第二至六章)。
五、
关于婚姻家庭编
家庭生活关系在民法上称作婚姻家庭关系或亲属关系,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或亲属关系的民法规范称作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属于身份法。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规范的婚姻家庭关系是基于两性关系、血缘关系和扶养关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血缘关系也包括法律拟制血缘关系,这是家庭生活中自然血缘关系的必要补充。
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立法作为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涉及家家户户的利益。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的婚姻法,2001年作了修改。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收养法,1998年作了修改。婚姻法、收养法实施以来,对于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婚姻观念、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为进一步弘扬夫妻互敬、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婚姻家庭编以婚姻法和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则和特别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婚姻家庭编共5章、79条。
六、
关于继承编
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制度。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继承法。继承法制定实施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日益增多,因继承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根据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继承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继承编在原继承法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我国的继承制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处理遗产的现实需要。继承编共4章、45条,对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等制度作了规定。
七、
关于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在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和制裁侵权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在总结侵权责任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侵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借鉴司法解释的有益做法,体现法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侵权责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侵权责任编共10章、95条。
丛书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作者权威
参与民法典编纂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工作人员撰写,并由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担任主编,作者权威,释义精准。
二、内容精炼
逐条提炼条文主旨,便于查询、阅读;简要梳理域外立法例、学术观点,着重阐释立法原意、条文内涵,内容精炼,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