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特点了解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界面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笔者认为,民法典编纂和审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彰显制度优势、坚持实践导向,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

特点之一: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文关怀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大民事权利保护力度,提升广大人民权利意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坚持人民立场要体现人民意志、彰显权利温度、展现法律情怀。编纂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特点之二:始终彰显制度优势坚持法治原则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民法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系列规范、准则并约束个体行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国在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坚持、巩固、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形成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民法典编纂始终坚持法治原则,通过优化立法体制、机制和程序,增强立法的民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现有民事法律进行全面、系统、有序地科学建构,对于健全法律体系,实现全覆盖、解决交叉点、保持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民法典还突出科学“编纂”形式,在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已颁行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协调、统一的原则,完成民法典其他部分的制定,实现现行民事法律的系统整合和科学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民法典编纂集聚立法智慧,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机制的建立,保证制度的连续、协调和稳定,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并推动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特点之三: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回应人民期盼

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规范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问题。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保持了我国民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时地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编纂一部符合新时代中国国情、民情和社情,科学、协调、统一的民法典,需要始终坚持实践导向。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多元利益诉求,法治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把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解决人民群众在民事实践活动时遇到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民法典通过对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定的界定,全面保护民事权利,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才能统一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

制度理性源自人类实践理性的长期发展,民法典发挥着规范自然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需要坚持实践导向,直面中国问题,展现时代特色,设计中国方案,解决中国问题。对于广大人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充分吸收;对于现行民事法律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规定要全面运用;对于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现行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坚持实践标准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情况,把法治实践理性与法学科学理性结合起来,把法律科学方法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确保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THE END
1.法律知识大师从小民之手到权威之口的奇妙变身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知识不仅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武器,更是社会和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法规体系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普通民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专业律师则仿佛拥有超凡脱俗的洞察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道上一路向前呢?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249.html
2.法规汇编法律体系的基石与智囊团法律法规全书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全书是指一部涵盖了国家所有现行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总体汇编。它是政府机关根据国家治理需要,对现行各项立法成果进行整理、更新和系统化的一种工作。这部全书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也对实务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25956.html
3.法界百科头条网法界百科头条网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法律新闻和资讯,以及深入、权威的法律知识解读。我们汇聚法律界的新动态,打造法律新闻的头条平台,同时提供丰富的法律知识百科,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法律、运用法律。在这里,您可以一站式获取法律新闻、法律知识和法https://www.zgzhhc.com/
4.法律法规全书我是如何从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中找回我的理智的我是如何从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中找回我的理智 在我刚步入法律界的初期,面对的是一个看似无边无际的海洋——法律法规全书。它不仅包含了每一个字都是金子的法律条文,还有着层出不穷的解释、注释和案例分析。在这个世界里,每一次翻动一页,都仿佛是在揭开新的神秘面纱。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01887.html
5.法律法规百科全书100条让你笑到停不下来法律法规百科全书100条让你笑到停不下来 在这个充满智慧与幽默的法律世界里,我们将带您一探究竟,揭开那些看似严肃但其实非常有趣的法律法规。从禁止吃东西跳水坑的古老命令,到规定洗澡时不能唱歌的现代规定,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不要犹豫,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关于“100条让你笑到停不下来”https://www.6vjxuc8a1.cn/gong-qiu-shi-chang/450419.html
6.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召开海军司令部李楚君指出,军事百科全书的再版修订要处理好综合性与专业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共同性与特色性三对关系,在修订中要注意抓住体例制订等关键环节,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同时还要转变观念、加强调研,改变编而不用、束之高阁的问题。(四)编纂机制要不断创新。总后司令部魏长青指出,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队伍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u922b38.html
7.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暂缺《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作者简介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法学 条目分类目录 附:彩图插页目录 正文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 附: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照表 条目外文索引(INDEX OF ARTICLES 内容索引 附: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一)、(二) 外国和国际组织机构译名对照表 外国法律和国际条约译名对照表 条目分类目录 法 法律https://www.dushu.com/book/10108988/
8.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测下你答对几道?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永乐大典》 B 、《四库全书》 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A、 元稹的《莺莺传》 B 、王实甫的《西厢记》 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3e4gt8t1
9.雷磊:法教义学:关于十组问题的思考//雷磊:关于“法理论”的几个它发端于历史法学时期,以19世纪的法学百科全书运动为其先声,而其作为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则经历了创始、成熟和多样化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分析法理论逐渐发展为包括多种进路在内的宽泛领域。法理论是一门从内部观察者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基本法律概念来致力于法律知识的一般化与体系化的关于实在法的规范学科,包括法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76243517_1076243517.html
10.全研究!大成金融法律学院要做“金融法律百科全书”律新社在现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发布后,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也进行了对相关国家文化、历史、地理等问题的研究,但法律方面的研究缺乏成体系的全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金融法律。 本次研究课题成果将在全部完成后,经进一步提升、审核和校对,于年内集结成册出版,可谓将打造一套“一带一路”沿途国家金融法律的“百科全书”。 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607190d-0c2c-4c2e-b02f-8fc04855ad6d
11.首席法官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第422页(404字)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负责人,亦指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的负责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https://www.suinian.com/book/1213/36659.html
12.法律法规的百科全书探索与理解国家规范体系法律法规的百科全书探索与理解国家规范体系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为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公民权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00条法律法规不仅是国家治理的一种方式,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人民权益的关键手段。 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zi-xun/439921.html
13.(精品)唐律疏议中国古代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pdf文档分类:法律/法学|页数:约10页 分享到: 1/10 分享到: 1/10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唐律疏议》一中国古代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 蒋晓伟 《唐律疏议》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中外法学界对之作 。、、 过大量的探讨但以往的探讨都是从法律法治法制史学的角度展开 https://www.taodocs.com/p-10741799.html
14.法律的道路在《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中把现实主义法学界定为: 现实主义法学,当代西方研究法律的一种方法和思潮。现实主义法学们把法律看成是一批事实而非一批规则体系,即是一种活的制度而非一套规范。 他们认为法官、律师、警察、狱官在实际上对法律案件的所作所谓,实质上就是法律本身。 霍姆斯把法律定义为对法院事实上将作https://m.douban.com/note/754737610/
15.开发大脑思维的书6比价网 > 省钱控 > 法律 > 百亿补贴:儿童好奇心大百科 开发大脑思维的书6-12岁 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小学生儿童趣味小百科少儿知识读物 儿童好奇心大百科 无规格 我要投稿 百亿补贴:儿童好奇心大百科 开发大脑思维的书6-12岁 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小学生儿童趣味小百科少儿知识读物 儿童好奇心大百科 无规格https://cu.manmanbuy.com/discuxiao_10726513.aspx
16.色版)/《赵丽宏艺品三部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十大好书(上)《读书》 20210225 《DK穿越时空的中国——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阿米巴经营》(精装双色版)/《赵丽宏艺品三部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十大好书(上)相关推荐 《普法栏目剧》 20160101 金牌律师·第一季(四) 《一线》 20241112 1号“女友” 《https://tv.cctv.com/v/v2/VIDE6bHpCkdPkGcejdPpP7Zn21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