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法治小品剧本:普法辩论会

现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台词,台词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你知道的经典台词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人法治小品剧本:普法辩论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事梗概: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似是而非问题的不同理解,你来我往的辩论,最后由法律条文来“断案”从而达到学法普法的目的。辩论会高潮迭起,幽默滑稽,入生活、接地气,给人以警示和启迪。

人物设定:4人表演。张三(主持人)、李四、王五、赵六。

舞台道具:两张桌子一并、4把椅子,以座谈会形式围坐一圈儿。

情节展开:

四人依次上台每人一句台词(站定了再说)

张三:依法治国正在深入开展;

李四:普及法律知识刻不容缓;

王五:社会需要用法的正能量;

赵六:用辩论会的形式来宣传。

合:好主意!普法大家谈,人人都相连。(说完各自坐下)

张三:既然开会搞辩论,就得有个主持人,这个重担我来挑,你们看行不行?(说着起身亮相)

合:凭啥?

李四:是呀!主持人大小也算是个官儿,哪有自己给自己授军衔?

王五:我看这样吧,他执意要当主持人,多多少少有原因,让他把情况说一说,条件符合就让他过过这官瘾…怎么样?

赵六:对,主持人就是辩论会的大裁判,对与不对都由他来作决断,说说你都具备啥条件?竞敢在台上毛遂自荐。(冲着张三说)

张三:得得,(起身)你们别嚷嚷也别吵,听我简单作介绍…

合:快说我们听听。(迫不及待)

张三:(起身自我介绍)我大学学的是法律,我当主持有底气,知法懂法兼普法,还经过了不少的案例。…(稍停片刻)就凭我的这水平,当个主持你们还不服气?(趾高气扬)

合:喔!服气、服气。

张三:(拱手致谢)感谢大家支持,我不辱使命。…哼、哼(清清嗓子),本主持人正式上任了…

李四:快开始吧,你就别端着枪哼小曲儿…

王五:怎么讲?

李四:拿腔拿调儿的。

合:哈哈。

张三:今天的普法辩论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法的过程,由我举出一个案例,大家根据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进行判断,讲出你自己的`观点,可以争可以辩,但不能上纲上线,最后由我根据法律条文作出正确答案。听清楚没有?(问大家)

李四:就是说你是裁判长,我们只能服从加欣赏…

王五:就是说生杀大权你掌握,是对是错我们只能唱赞歌?

赵六:我们争得脸红脖子粗,你说打X就打X打勾就打勾?这未免有点…

张三:嗨!你们想哪去了?我也是用相应的法律条文来回答所说的案例,不是我说了算,是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赵六:哦,明白了,就是以法律为准绳,不是由你来乱捆人?

张三:呃,这就对了。

赵六:那就,闲言碎语不要讲,快说案例供鉴赏。(用山东快书的腔调)

张三:好嘛,说上山东快书了…请听第一题:违法就是犯罪,对不对?

李四:这个问题太简单,问个难的辩一辩。谁都知道啊,违法了你还不犯罪?犯人犯人,犯了法就是罪人…

王五:李四纯属瞎冒泡,违法犯罪不能划等号…犯法了不一定有罪,他们是递进关系…

李四:说法律你把语法修辞常识搬出来显摆个啥?你是耗子尾巴生疮…

张三:怎么讲?

李四:你能挤出多少能水(脓水)?

张三:哎哎!我们是通过案例辩论明法理,可不要搞人身攻击。

赵六:王五说的我有点认同,违法与犯罪应该是程度不同,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肯定违法。

张三:刚才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儿媳妇听了没脾气…,但都没说出违法与犯罪的准确定义…

合:法律咋说的?

张三:法律规定: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都是违法。

合:犯罪呢?

张三:《刑法》规定:只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通俗的说,就是违法行为能够被判处拘役以上徒刑的才认定为犯罪…《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李四:哦,这就是说我把王五打两拳还算不上是犯罪?(说完笑着冲王五比划几下)

王五:你干嘛,竟敢法庭行凶?

张三:那也违法呀!

赵六:你们大闹法庭,带下去!(大声喝斥)

张三:普法教育严肃点啊!你们搞什么搞?(发火儿)

张三:下面听第二个案例。罗老汉五年前因家务事与儿子发生激烈争执,罗老汉一气之下提出断绝父子关系,不认这个亲生儿子,儿子在气头上也撂下绝话:从此我们两不相干。五年后罗老汉体弱多病经济拮据,无钱治病。万般无奈又去求助儿子,儿子说:我们不是父子关系了,找不着我。请回答:罗老汉的的父子关系还成不成立?为什么?

李四:一口一个罗老汉罗老汉,我看干脆简称“罗汉”得了…

张三:别打岔,个人谈个人的看法。

赵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双方同意断绝父子关系那现在就没有关系了。就像两个国家建交、断交一样,双方同意就行,不需要联合国批准。现在罗老汉的儿子对罗老汉的困难可管可不管…这是我的看法。

王五:你这纯属鸡股屁栓线---扯蛋,我要是罗汉叔,听我儿子这么讲不寒心死了…

赵六:哎哎?你这是占我便宜(指着王五)。

王五:养猪吃肉,养儿防老,父子关系哪能说断就断了?我认为不行,罗老汉的儿子应该承担起赡养义务。

李四:我感到有点拿不准,心里有点小疑问…

张三:什么疑问?

李四:罗老汉当初那么坚决要断绝父子关系,他的儿子也完全同意,这…这算不算是一种口头合同关系呀?应该有效吧?因为我上次参加一次合同法讲座听人讲过口头合同的问题。

王五:那是双方说的气话,算什么合同?我看你像饭桶…

李四:我这是麻子照镜子…

李四:个人观点。

赵六:嗨!你把研究俏皮话的精力用来学法律多好啊!

张三: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罗老汉体弱多病无钱医治,儿子该不该管?

赵六:不该管。

王五:应该管。

李四:可管可不管。

张三:父子关系断没断?儿子该不该管?大家各执一词。

合:法官,你断案啊!(一起冲张三)

张三:法锤一响、听我讲(猛敲一下桌子,提高嗓门儿)。

合:嚯!(大家吃一惊)

张三:首先要明确的是,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罗老汉儿子对罗老汉有法定赡养义务,毫无疑问。

合:那父子关系呢?

张三:父子属血亲关系,就是平常说的亲生父子关系,没有哪部法律有解除父子关系的规定。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是不能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方式人为地解除的,只能因父母子女一方的死亡而终止。这就是说,不是你口头说一下解除就解除得了的。

李四:那就是说生就的萝卜长就的坑儿。

王五:那就是说亲爹是不能随便换的,不认也不行。

赵六:这…这法律也太霸道了吧!

张三:怎么?你想不认你爹呀?

王五:从他刚才发言看,好像有换爹的苗头…听主持人宣读法律后他凉了半截…他可能想认盖茨为爹。

赵六:去你的,你想认巴菲特为爹。

李四:行了,拿爹开玩笑,有点不礼貌。还是听主持人的吧!

张三:请听第三个案例:姚女士边走边吃西瓜,随手将西瓜皮一扔,被路人孙女士踩着滑倒摔伤,花去医疗费近万元。孙女士将姚女士告到法院要求赔偿,姚女士说摔伤是她自己不小心,责任自负,索赔是敲诈。谁对谁错法律自有评说,还是先请你们评说吧!

李四:我认为乱扔杂物肯定不对,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至于还要告到法院要求赔偿我觉得有点过份,尽管算不上是敲诈,也是想乘机弄点钱花花。

王五:她乱扔西瓜皮固然不对,但没让你去踩呀,还是自个不小心所致,我认为责任自负。再说了,哪部法律还管西瓜皮伤人啊!(学法官口气)现在开庭,带西瓜皮…嘿嘿(说完自己笑了)

赵六:这个我认为要赔,法院肯定判赔。

张三:那你的理由呢?

赵六:乱扔西瓜皮和摔伤构成因果关系,我走路尽管不小心,你不乱扔就不会发生。如果都乱扔杂物,即使脚上长眼也会踩着摔倒。

王五:脚上长眼那也是鸡眼。

李四:如果踩西瓜皮摔伤的是正在逃跑的小偷或歹徒,那姚女士不就立功了吗?这么一想,我感到姚女士没什么责任。

王五:你这个想法很奇葩,尽想那些犄角旮旯。你的思维就象是盲人出行…

李四:怎么讲?

王五:不走中间。

人物设定:

甲:普法宣传员,性格热情,善于引导话题。

乙:普通市民,对法律有一定了解,但仍有不少疑惑。

丙:法律专家,知识渊博,言辞犀利。

丁:旁听者,代表观众发声,时不时提出自己的观点。

场景布置:

一个模拟法庭或社区活动室的场景,中间放一张桌子,四人围坐。

故事梗概:

在辩论过程中,四人围绕不同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如“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正确维权”、“普法教育的重要性”等。通过幽默诙谐的对话和生动的案例分析,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最后

甲对本次辩论会进行总结,强调法律在维护社会公正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普法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角色:

主持人(张)

法学专家(李)

市民代表甲(王)

市民代表乙(赵)

场景:

一个会议室,台上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分别是主持人和法学专家的座位。台下则是一排排的观众席。

(灯光亮起,主持人走上台)

张: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普法辩论会。今天,我们将邀请法学专家李博士和两位市民代表,就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论。

(法学专家李博士走上台,坐在主持人的旁边)

张:李博士,您好!

李:您好,张主持人。

张: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法治社会,人人有责”。那么,李博士,您认为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李:我认为,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同时也要了解法律。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公正、公平、和谐。

(市民代表甲走上台,坐在法学专家的另一边)

王:我认为,法治社会不仅仅是法律的问题,更是道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那么即使法律再完善,也无法阻止他做出违法的事情。

(市民代表乙走上台,站在市民代表甲的对面)

赵:我不同意王先生的看法。我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法律才能制约那些没有道德的人。如果没有法律,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法学专家李博士开始发言)

李:两位市民代表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把法律和道德完全分开。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则是法律的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主持人张进行总结)

张:非常感谢各位的发言和讨论。今天的辩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治社会中每个人的责任。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积极地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同时也要注重道德修养,共同为我们的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灯光熄灭,结束)

这是一个简单的四人法治小品剧本,主题是“法治社会,人人有责”。通过法学专家和两位市民代表的辩论,展示了法律和道德在法治社会中的关系和作用。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积极地参与法治建设,共同为我们的社会贡献力量。

主持人(M)

法律专家(L)

普通市民甲(A)

普通市民乙(B)

内容:

(舞台布置为一个会议室,台上有一张大桌子,四把椅子。主持人坐在中间,法律专家坐在主持人右边,普通市民甲和乙分别坐在左边和右边。)

(音乐起,主持人走上台)

M: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普法辩论会。我是主持人XXX。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但很多人对法律的了解却并不深入。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关于法治的辩论,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心灵。

(掌声)

M:今天我们的辩论主题是:“法治社会,人人有责”。我们的嘉宾有法律专家XXX先生,以及两位普通市民甲和乙。现在,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辩论吧!

(法律专家首先发言)

L:尊敬的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认为法治社会,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秩序。法律不仅是对我们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我们权利的保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普通市民甲发言)

A:我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普通人很难接触到。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法律对我们并不公平,比如一些案例判决结果让我们无法接受。所以,我认为法治社会并不是人人有责,而是政府和法律专家们的责任。

(法律专家反驳)

(普通市民乙发言)

(主持人总结)

(音乐起,主持人宣布辩论会结束)

M:今天的普法辩论会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的参与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掌声,音乐渐弱,灯光熄灭)

这个小品通过一场关于法治的辩论,让观众了解到法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法治社会中的责任。同时,通过法律专家和普通市民的对话,也消除了观众对法律的误解和偏见,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整个小品紧凑有趣,既有教育意义又不失娱乐性,非常适合作为普法宣传的载体。

THE END
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重点笔记和试题大全保障域: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信息与配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目的和意义:是一个把项目可交付物和项目工作逐步分解为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项目单元的过程,它组织https://blog.csdn.net/cshmai/article/details/88393637
2.法律案例大全法学案例合集.doc法律案例大全、法学案例合集 目 录一、 公 司 法 案 例 1 1、经理以公司名义为他人贷款担保――公司是否担责 1 2、股东私自抽取公司注册资金行为如何定性 1 3、由股东会决定的法人代表还是工商登记的法人代表具有公司诉讼代表权 2 4、股权转让纠纷如何解决? 3 二、 合 同 法 案 例 4 1、房价变动引发乌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16/161748122.shtm
3.医疗事故案件法律案例大全医疗事故律师典型成功案例华律网医疗事故案例栏目将为您提供该类法律纠纷案例,包括最高院公布典型案例以及律师成功案例,若有疑问也可在线咨询医疗事故律师。https://m.66law.cn/laws/yiliaoshigu/anli/
4.高利网贷起诉案例大全最新,最新高利网贷起诉案例大全解析高利网贷起诉案例大全 1. 案例一:王某对某高利网贷公司起诉 王某在紧急需求资金的造成情况下,通过某高利网贷公司借款。该公司对借款的结果利率远远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记录限制,且未向借款人充分告知相关信息。 王某对该高利网贷公司起诉,请求退还不合理的分享利息和违法所得。法院判决支持了王某的败诉起诉,并请求该公司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445521.html
5.案例法律(精选十篇)案例法律 篇1 陈某只有小学文化, 其顶替父亲进入某机械厂工作, 工作每月2000元, 工作满3年时, 机械厂设备更新为世界先进生产设备, 并对包括陈某在内的200名员工进行了3个月技术培训, 但由于新设备标识均为英文, 陈某无法适应, 造成多次操作失误, 因此机械厂即书面通知陈某解除劳动合同, 陈某不服。 引出的问题: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1cmrb7.html
6.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内容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必须牢固树立禁毒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抵制毒品,增强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二、教学构思: 运用电教手段,展示毒品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宣传国家关于禁毒的有关法律条文,采取教学互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https://gq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7577
7.法律规定刑事案件最低判几个月?专家导读 法律规定刑事案件最低的是拘役一般判一个月到六个月就可以刑满释放,最高的就是无期,刑事案件的类型有很多种,我国也是专门的制定了条款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处理好每一个案件,让犯罪人员受到应有的处罚。 法律规定刑事案件最低判几个月 (一),刑事案件最低可以叛多长时间 ,最少。刑事案件法院判决最短是https://mip.64365.com/zs/1062949.aspx
8.干货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适用问答大全(20012014)(上)dfang浦东法院提出,在婚姻法修正案颁布前审结的离婚案件,现一方以离婚时对方隐藏财产等理由,要求分割当时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的,实践中有两种做法:一种意见认为应当适用离婚时的法律、政策,因为现在提出的分割财产请求是当时离婚案的延续;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最高法院规定2001年4月28日以后审理案件一律适用婚姻法修正案,那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304252.html
9.30个法律小案例30个法律小案例 案例1: 2001年8月的一天晚上,某中学三位同学趁门卫不注意,悄悄溜进学校,直奔某班教室。一名同学对着教室门先踹了几脚,然后另两名同学接着踹,将教室门板踢下一块,三人乘此钻进教室,又开始毁坏其他东西,然后扬长而去。 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2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https://www.51zlaw.com/xingfa/8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