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之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民法典将民事主体参与的民事法律活动的效力分为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和可撤销四种情况,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法律部分常常以案例的形式考察该考点,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识记四种效力的概念,更需要结合案例分析内在逻辑。

一、有效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发生法定效力,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与之相反,且自始不发生法定效力。分析一行为是否有效,从主体、意思表示和内容三方面对比来分析更为简便。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有效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意思表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有效,反之双方虚假的意思表示则无效。(注意:意思表示应为双方,才能决定有效无效,结合“阴阳合同”。)

内容:合法且合乎公序良俗的有效,反之无效(走私枪支弹药毒品的行为因违法所以无效)。注意:内容若为恶意串通亦无效:A和B公司签订合同,恶意串通打压C公司,该合同无效。

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从字面理解,效力待定不知是否有效,有待第三人来确定。

【考点点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不符合年龄和智力,则由其法定代理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确定效力。(初中生攒零花钱买手机,花钱给主播刷大额礼物等等行为。)

代理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该行为效力有待于被代理追认。(我托你给我买瓶可乐,你给我买了“雷碧”,我想喝“雷碧”尝鲜,该代理行为就有效,我就付钱给你,反之无效,不付钱)

三、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是指民事法律行为存在瑕疵(多为意思表示上的瑕疵),需要诉讼或者仲裁,行为撤销之后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分为重大误解、欺诈、显失公平和胁迫四种。

【考点点拨】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为有效,虚假的意思表示为无效,若一方真实一方虚假(误会、欺骗)即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商品卖错价格(重大误解)、趁人之危订立合同(显失公平)、威逼利诱(胁迫)等等行为均是意思表示存在瑕疵。而该瑕疵行为被撤销之后,自始至终都无效:A受B逼迫与之结婚,婚后去法院撤销婚姻,撤销之后,A档案上会显示“未婚”而非“离异”,即使带俩娃。

【试题练习】(单选)独自打工的小明16周岁,以1500元在明星义卖会上买该明星使用过的演出帽子,市价约300元,事后小明觉得帽子价值与价格不符,很是后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http://js.gzmtu.edu.cn/info/1042/1576.htm
2.每周一法丨民事行为能力什么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k4MjgwNg==&mid=2666426540&idx=2&sn=11d67c2e009f4993c33a65f1ccd751e6&chksm=8a63181ec18d268a0a332ef36e7666f30d8ba5290ebed10908c70f041dc7fdc5b9f1dfb6b592&scene=27
3.民法专题03:民事法律行为(01)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分为两类,行为与事件。 【民事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由谁决定。由当事人决定是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是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意定”,事实行为“法定” 【民法典】七编: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合同,第四编人格权,第五编婚姻家庭,第六编继承,第七编侵权责任。除最后一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466712/
4.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有哪一些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主要包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https://mip.64365.com/tuwen/gzopn/
5.民法典之农村常见法律知识100问袁州区政府网我国法律在保障男女婚姻自由的同时,对禁止结婚的条件亦作了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20.男女结婚应到哪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内地居民结婚, 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http://www.yzq.gov.cn/yzqrmzf/zcfgb1/202308/d36119cfd25143f885d8b2797b0f4e61.shtml
6.国家开放大学23春合同法形考作业满分答案B.若甲乙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则属于好意施惠关系,不得请求违约损害赔偿 C.双方自动形成合同关系,乙可以向甲请求违约损害赔偿 D.乙受有利益无法律上原因属于不当得利,甲可向乙请求违约损害赔偿 8.根据《民法典》规定,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 ? )。 http://www.aopen255.com/show/55862.html
7.《民法典》解读143: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一般有效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924/09/61238064_1049148099.shtml
8.民法典详解:民事权益保护与合同法实践13、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 )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A. 三个月 B. 六个月 C. 九个月 D. 一年 14、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827475
9.有什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律师普法有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规定办理。https://www.110ask.com/tuwen/16536396003291578008.html
10.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倾向性观点认为,其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履行与否全凭债务人的意愿,法律不加干涉。但是一旦履行,将不得请求债权人返还,债权人接受的履行将不是不当得利,法律承认其保持受领给付之权利。我国民事法律中只是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作了规定,而对于“自然债务”的概念、分类、效力并未规定。根据传统的民法理论,自然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