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法律知识不该错过的十本书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壹
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反思与案例研究
杨巍编
推荐语:《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反思与案例研究》对民法时效的现有理论学说进行梳理、反思和检讨。具体涉及诉讼时效的价值、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诉讼时效的效力等理论学说,此外,还对取得时效制度存废的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和检讨。在分析研究过过程中,注重司法实务意见与学理研究的结合和互动,对有关时效制度的法律条文的立法理由及内容演变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并参酌司法实务界主流意见对各条文的解读;对有关典型案例的判决理由进行分析解读,明确有关理论争议问题的司法实务意见。相信本书对民法时效制度以后的研究会有所裨益。
贰
专利法重点问题专题研究
罗东川著
推荐语: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重中之重,通过给予发明人一定的法律保护来激励发明人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保障产业在国内市场上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产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中美专利法律制度比较、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与奖酬诉讼实务、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评估适用以及美国专利司法最新进展四个方面展开专题研究,基本上涵盖了当前专利法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完善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参考。
叁
商事合同法律规制与风险防范
孙晓洁著
肆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裁判思路与裁判规则
王林清著
推荐语:本书通过研究实践中大量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进而整理出裁判实务问题,并进行评析、归纳、整理,形成解决该问题的裁判思路,对法官在同类案件中适用法律具有启发、引导、规范和参考作用,亦能为当事人、律师等法律工作者进行房屋买卖合同诉讼提供一种诉讼指引。
伍
继承法修订入典之重点问题
杨立新著
陆
永远的父母:家庭法中亲子关系的持续性
帕克森著
推荐语:在西方世界很少有其他公共政策领域像家庭法领域那样充满动荡。家庭领域的许多纠纷通常被看做是两性之间无休止的争战。回顾过去四十年北美国家、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发展,作者认为,家庭法领域的冲突不仅仅是两性问题,而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基于婚姻破裂模式所做的离婚改革。经验表明,虽然婚姻可以自由的解除,但父母身份却会持续存在。在处理家庭法领域最棘手的问题方面,本著作为家庭法改革提供了一条路径,即承认尽管父母分离了,但原有家庭仍然持续。只要此种情况需为已分手的人们开始新的生活留有余地,并在做出子女抚养决定时将子女及另一方父母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柒
特殊残障者法律人格的民法保护
张莉著
捌
工伤赔偿法律指引实用全书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著
玖
最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实务操作指南
王旭东著
推荐语:本书着力研究企业各个用工环节的风险及应对策略,结合大量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践经验,经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对企业各个用工环节可能会出现的不合法风险进行仔细的梳理,并针对每个风险节点设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增强劳动法律风险意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增强用工管理的书面化意识,了解企业用工各个环节的常见法律风险,获得专为企业设计的重要劳动用工示范文本,最终实现掌握解决常见劳动法律风险方法的目的。
拾
建筑施工企业及人员刑事风险认知
张国印著
推荐语:《高处可攀》为墨锦鸟系列图书中的一本,汇总了十多位来自国内外律所的业务骨干律师或者知名公司内部律师执业多年的非诉从业经验和心得,一方面希望为法学院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希望针对性的为那些在就业之初就立志成为专业非诉律师者提供技能方面的指导,以使他们在律师执业道路上少走弯路。相信在前人不断总结经验并传承的基础上,中国非诉律师的行业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也才能培养出更多在国际化进程中为中国企业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的中国高端优秀律师。
拓展: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
由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著写的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该书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谥着伟大的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立即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被译为多种文字,它对地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该书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别在异乡哭泣》
《别在异乡哭泣:一个律师的成长手记》内容的是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作者把这些成长的历程记录下来,希望对远离故土、追逐梦想的年轻朋友,特别是刚走上法律道路的朋友们,能有一些启发。
《寻找法律的印迹》余定宇
法律是什么这是本书作者一直在追问的问题。他循着法律的印迹,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精神之旅:通过尼罗河俾格米人对于自己发现的食物香蕉的一种先占观念,证实了人类法律最原始的足迹---"权利"的足迹;通过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基于人性的审判,宣示了古希腊人天然的神学情怀和宗教感受;通过手持天平利剑、蒙眼闭目的正义女神,宣示了古罗马人对法律"成熟稳重"、"公平正义"的期求。
《洞穴奇案》萨伯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这是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公案后来成了西方法学院学生的必读文本。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写出了的判决意见……本书兼收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