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鸡蛋、开会送挂面、排队领铝盆……这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时常发生在老年人的身边……
以老年人为目标的“会销”骗局先施以小恩小惠,再通过表演让参会老年人上钩。老年人本想捡便宜,却花高价买了保健品等商品,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到手的商品不过是价值上百元或几十元的产品,不但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还可能延误病情,当被害人恍然大悟时,早已人去楼空。
“会销”骗局怎么破
来,先了解它的模式及特征
小编再对症下药
“会销”骗局模式
“健康讲座”模式
通过发放小礼品、抽奖卡等,以开展健康讲座为名吸引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其间,兜售人员对老人们嘘寒问暖,通过“晃货”、“插卡”(晃货即交一笔现金,第二天全额返还并附赠礼品;插卡即预交少额现金,能拿到一张卡片,第二天全额返还预交费用,然后再从卡片中抽奖)等手段拉近关系,博取老年人信任,多日重复操作,但在最后一天会高价兜售廉价保健品等商品,并在收款后立即消失。
“鸿门宴餐推”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分两步,首先组织一大批老年人以开健康养生、讲孝道之类的讲座来引诱老年人,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向他们介绍推销的保健产品。然后,从中挑选一批深陷其中且有消费能力的老人,邀请他们去会餐、旅游等,在此过程中推销产品,从中牟取高额利润。
“会销”骗局特征
针对老年人群体,拒绝鉴别能力强的中青年人
以传授保健知识为幌子
开始讲课只讲健康知识或生活小妙招,并不是直入主题的讲要卖的保健品、药品等商品。
赠送便宜物品吸引人群
每次会议结束,所有人都可以免费领取6-8个不等的鸡蛋,或一包挂面等便宜物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又带新人入会的,可以得到稍多的便宜物品。
“专家”忽悠,会托上阵
一些商家宣称邀请头衔较多的“专家”,虚构“专家”头衔,不是国家级就是世界级的“学者”,使听课者深信不疑。由“专家”向开会老人讲授健康知识,引出要卖的产品,大肆吹嘘产品的性能,宣称能包治百病等。会托在会上讲授购买后用的“神效”,现场大量购买,让听会老人信以为真。
反复洗脑,善用感情王牌
会托在会上反复讲授购买人用后“神效”的同时,再用反面事例告诫大家不用的后果,通常用癌症吓唬人。再加上一口一个“爸爸”“妈妈”叫着,使很多老年人难以招架,都心甘情愿的掏钱。
“会销”怎么破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会销”形式并不被法律所禁止,但在此过程中,大肆宣扬兜售商品的功效,夸大使用性能,虚构包治百病的说法都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目的是骗取钱财,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涉嫌诈骗犯罪。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及时举报
无论是参与的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发现此类活动,就及时向公安、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报警,不要以我没买,我没上当,不关我事的心态置之不理。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及时举报,一定没有不法商家的生存之地。
子女应多关爱家中老人
许多子女在外上班,一天难得见一次面,有些甚至一周、一个月都见不到,老人独自在家难免会产生孤独、寂寞情绪,这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空荡荡的房间和热闹的“会议营销”平台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很多老年人才乐意去。只要子女平时多关心家中老人,多互相沟通,很大程度上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骗局,防止老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