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有感】初次当人民陪审员的心得体会
我是东宁市委党校的一名高级讲师,经过严格考察考核程序,于2018年03月21日被东宁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在成为人民陪审员之前,不要说去参加庭审,就是人民法院的门都没有进过。庭审的情景原来只是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过,因此对参加庭审既心生向往,又有几分忐忑不安,唯恐我有限的法律知识难以胜任人民陪审员的庄严使命。
2018年4月9日,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了审判庭,有生以来第一次坐在了法官的旁边——人民陪审员的位置上,庄严、神圣感油然而生。
第二次陪审的是有关林权证的案件,这个案件比较复杂,先后开了三次庭,历时两个半天和一个整天。
参加了庭审以后,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法官工作的辛苦。原来在电影、电视剧中所看到的庭审镜头,法官都是那么威严、掷地有声、不可侵犯,令人敬畏。但是现实中,我所看到的是,人民法官除了要有熟练的审判业务知识,秉公执法以外,有时还会被当事人无理指责。就连我,一个人民陪审员,在最后一次庭审结束时,也受到了指责。当时,原告的侄子就问我,“你们来陪审,法院给你们多少钱?”我笑了笑说,“不知道啊,不给钱吧。”然后他就恶狠狠地说:“不给钱,还每次都来得那么来劲!闲的难受啊,有病啊!”我真的感到很无辜。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人民法官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法规的知识功底,要有博大的胸襟,要坚持公平正义,还要有极好的身体素质。因为几乎每一起案件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审理完的,都需要两三个小时的举证、质证、陈述等法律程序,在法庭一坐就是整个上午或整个下午,一动不动,不喝一口水,不去一趟卫生间,我觉得这也是对身体素质的一个严峻考验。
原来对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的工作都不甚了解,参加了两个案件的庭审以后,对法官的敬意油然而生,也对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深深感到当好一名人民陪审员并不是一件简单又轻松的事情。现在有几点体会如下:
一、本职工作、陪审工作和家庭生活要统筹兼顾
二、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增强陪审能力
由于我是初次担任人民陪审员,根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审”。在庭审中,合议案件时也只能附和法官的意见。随着陪审工作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做好陪审工作单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才能做好陪审工作。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透明度,提高司法裁判的公信力。法律赋予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人民陪审员是不穿法袍的“法官”,职责神圣,责任重大。
三、认真履行陪审义务,积极参加审判工作
法律是神圣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是光荣的,为了这份荣誉我必须努力工作。每次接到开庭通知后,我都准时到庭。开庭时,我总是集中精力,认真分辨是非曲直;合议时,我坚持忠于事实和法律,在实践中认真履行着人民陪审员的职责。
四、做好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
通过参加陪审,我学习了不少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经常把陪审中的典型案例讲给同事、朋友、家人听,以达到法制宣传的目的。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方面,努力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代表人民参与法庭的审判工作,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人民把权利交给我们行使,我们就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就要向人民负责。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陪审能力,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积极作用,为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做出应有的贡献,做一名群众满意的人民陪审员!为我们东宁市和谐稳定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