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包括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一)物证、书证

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这些物品和痕迹包括作案的工具、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行为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与物品,以及其他能够揭露和证明案件发生的物品和痕迹等等。物证在整个证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谓举足轻重。由于其客观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同各种言词证据相比,特别是同可变性较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相比,其证明力更强于各种言词证据。

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这些物品大致可包括:用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情况的书证,以符号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及用数字、图画、印章或其他表露的内容或意图证明案情的书证。

物证、书证的收集是指执法人员或者律师发现、提取、固定、保管和保全物证的专门活动。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收集调查证据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勘验、检查;第二,搜查;第三,扣押;第四,提供与调取。

(二)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

证人证言同刑事诉讼中的其他证据相比,特别是同案件的其他言词证据相比较,其客观性更强。因为证人不像案件中的当事人那样,与案件结果的利害关系那样密切。证人证言同物证、书证等事物证据相比,它更为生动、具体、形象,对案件事实真相揭露得更为深入。

证人的条件,刑事诉讼法第48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收集证人证言就是对证人进行询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询问证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第97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第98条规定: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99条规定:本法第95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

第95条规定: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

(三)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所作的陈述。

由于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的特殊性,即他是犯罪的直接受害者,又与犯罪嫌疑人有着直接或者见解的接触,因此,被害人陈述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协助侦破案件,确认犯罪事实,在诉讼证明中,可以鉴别真伪,排除矛盾,使案件的证据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同时,它对控诉犯罪,教育群众,具有更为生动、具体深刻的作用。

收集被害人陈述的刑事诉讼活动被称为询问被害人,与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对证人进行询问的规则完全一致。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者罪轻的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揭发同案其他认罪行为的陈述。

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中心人物,他对犯罪行为是有是无,是轻是重最了解、最清楚。因此按照法定的程序正确地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收集其供述和辩解,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刑事诉讼法对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了如下规定:

第91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第92条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第93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94条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

第95条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

(五)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的结论性的判断。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4、化学鉴定

5、会计鉴定

6、文件书法鉴定

鉴定结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独立的证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鉴定结论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案件的重要根据之一;鉴定结论是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明确责任的重要根据;鉴定结论是审查判断其他证据的重要手段。

(六)勘验、检查笔录

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并由勘验、检查人员和在场见证人签名的一种书面文件。包括:现场勘查笔录;物证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人身检查笔录;侦查实验笔录。

刑事诉讼法对勘验、检查活动的规定如下:

第101条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第102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第103条侦查人员执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有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第104条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第105条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

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第106条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107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且可以派检察人员参加。

第108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七)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可以重现案件原始声响、形象的录音录像资料和储存与电子计算机的有关资料及其他科技设备提供的信息,用来作为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证据。包括: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运用专门技术设备得到的信息资料。

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内容,律霸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到此。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多样性,而且必须谨慎的审核,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如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可咨询律霸网站的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解忧。

刑事诉讼的直接证据是怎么划分的

新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包括哪些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石家庄专业律师

专业律师快速响应

累计服务用户745W+次

发布咨询

多位律师解答

及时追问律师

执业证号:

11311201810042323

河北讯诺律师事务所

简介:

向TA咨询

我国法律中是如何规定诬告陷害罪的

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张离职赔偿金

合并债权债务包括资产吗

债权优先于物权的情形有什么

货车是否年检影响交通责任吗

合伙协议的内容包含哪些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会产生什么后果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遗嘱继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非法使用外国劳工如何处罚

意外险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复赔偿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计提标准是怎样的

我所主任作为大连律协连任的金融保险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组织召开本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

THE END
1.法律之门刑事常识探秘在现代社会中,刑事法律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石。了解刑事法律常识对于法治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公众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法律监督和法制建设中去。 二、犯罪与惩罚之关系浅析 在刑事法律体系中,犯罪与惩罚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犯罪行为违反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31825.html
2.观点集成041317: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决定对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采取不公开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的,审判人员应当在开庭前核实其身份,对证人、鉴定人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不得公开,在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中可以使用化名等代替其个人信息。 审判期间,证人、鉴定人、被害人提出保护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审查,确有必要的,应当及时决定采取相应的http://www.bjjbls.com/NewsDetail.aspx?ID=6191
3.搜查令是什么部门发的法律分析 搜查令,即搜查证,是由人民检察院发出,公安机关执行的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https://v.66law.cn/wenda/2006991.aspx
4.由哪个部门签发的搜查令律师普法搜查证应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签发。搜查令是司法机关为执行搜查而依法制作的法律文书凭证。在中国,进行搜查必须持有搜查令并向被搜查人出示。但执行逮捕拘留时,遇有紧急情况的除外。主要内容包括:搜查原因、被搜https://www.110ask.com/tuwen/10982699088567059243.html
5.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1最高人民法院法律法规【法规编号】 49275什么是编号? 【正 文】 一、总则 第一条人民法院的各类诉讼文书,是国家重要的专业文书之一,它所形成的诉讼档案,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人民法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情况以及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又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https://code.fabao365.com/law_49275.html
6.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规范与法律依据(新版)二、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文书 9.提供法律援助通知书 10.会见犯罪嫌疑人申请表 11.准予会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通知书 12.不准予会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 三、强制措施文书 13.拘传证 14.传讯通知书 15.取保候审决定书、执行通知书 16.被取保候审人义务告知书 17.取保候审保证书 18.收取保证金通知书 https://www.yuntaigo.com/book.action?recordid=bmFubGJibmM5Nzg3NTIxNjIxNTk0
7.搜查令是什么部门发的搜查令是什么部门发的 陈婵娟 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搜查令就是指搜查证,是由检察院发出,公安机关执行的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345902.html
8.16第十三章刑事诉讼法律监督高检规则第一百八十条 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需要派员到本辖区以外进行搜查,调取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或者查封、扣押财物和文件的,应当持相关法律文书和证明文件等与当地人民检察院联系,当地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协助。 需要到本辖区以外调取证据材料的,必要时,可以向证据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发函调取证据。调取证据的函件应当注明具体https://baike.sogou.com/v7655498.htm
9.公安机关法律文书(全文)└─────────┘└──────────┘└─────────┘ 说明:该文书是公安机关为查明案情,传唤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案接受讯问的文书。刑事诉讼法第92条第1款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https://www.99xueshu.com/w/avzeygwezkwt.html
10.案卷装订顺序(精选12篇)一案有多人并分别制作了上述文书的,以一案对待。 篇4:林政案卷装订顺序(模版) 卷宗材料装订的内容和顺序: 一,卷宗封面 二,卷内目录 三,卷内材料 1,2,调查报告、听证报告。法律文书部分: 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 责令通知书; 林业行政处罚罚没实物清单; 林业行政处罚送达回证; 案件移送函、证据清单; 林业行政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54njwxk.html
1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2.侦查机关出具的搜查证、扣押决定书、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查封通知书等证明: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冻结公司及个人股权53个;冻结公司及个人证券账户7个;冻结第三方支付账户6个,共计0.85亿余元;冻结银行账户476个,共计14.23亿余元;查封房产196套;扣押及查封车辆50辆;员工及犯罪嫌疑人退赃共计0.2亿余元;查封5块土地。 https://www.hshfy.sh.cn/shfy/web/flws_view.jsp?pa=adGFoPaOoMjAxOaOpu6YwMdDMs/UyNrrFJndzeGg9MTMxODk4MgPdcssPdcssz
12.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港、澳、台同胞告诉的,应当出示港、澳、台居民身份证、回乡证或者其他能证明本人身份的证明。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http://www.110.com/fagui/law_2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