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关键词】逮捕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刑事强制措施

一、现行逮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实质层面:现行法规定的逮捕条件难以有效控制逮捕率

(二)程序层面:羁押审查制度与救济制度缺失

二、进一步规范、改革逮捕制度之必要性

(一)有利于践行无罪推定的诉讼理念无罪推定与调查假说对立统一。逮捕等强制措施基于侦查行为特性而存在,这种从无到有的事实建构逻辑不可避免地带有有罪推定的风险。因此,措施的启动更应慎重遵行比例原则和嫌疑人权利保障,才可落实审前假定无罪与审判假定无罪,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对任何人确定有罪”与“疑罪从无”这两大重要原则。

(二)有利于充分落实嫌疑人人权保障无论是以自然权利为基础的天赋人权学说、中国古代“天地之性,人为贵”的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及的“人的发展”理论,都肯定了“人拥有权利”这一基本命题。逮捕措施作为审前强制力度最大的措施,必须配备严格适用条件与有效变更制度,同时在实践中谨慎把握要件、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公权力才不至于成为“洪水猛兽”,随意侵犯公民的安定生活。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办案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愈发注重司法对整个社会的塑造作用,刑事司法的教育、感化、纠纷解决功能凸显,对初犯、偶犯、从犯、胁从犯、中止犯等主观恶性较小的嫌疑人,以及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嫌疑人,采取非羁押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其矫正恶习,顺利回归社会,深层次实现社会矛盾的消解和关系的修复。

三、我国逮捕制度的优化路径

(二)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卫跃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何昕禧: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万毅:《解读逮捕制度三个关键词——“社会危险性”“逮捕必要性”与“羁押必要性”》,《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4期。

②张兆松:《逮捕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38页。

③张剑锋:《逮捕制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54页。

④李光林、陶维俊:《严格落实社会危险性评估全面贯彻少捕司法政策》,《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2期。

⑤孙谦:《司法改革背景下逮捕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7,年第3期。

⑥陈卫东:《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试点研究报告》,《法学研究》2018年第2期。

⑧张琳:《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诉讼化构建——以某省检察系统为实证样本的考察和分析》,《学术交流》2018年第7期。

⑨谢小剑:《审前未决羁押率下降:基本特点与成因解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4期。

⑩庄永廉,孙长永,苗生明等:《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功能及其落实》,《人民检察》2021年第15期。

THE END
1.调查令法律规定律师普法调查令法律规定 一、什么是调查令 调查令是在诉讼中一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己不能拿到所必须的证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获得的文件,其会赋予申请方向相关的单位或跟人采纳其必须证据的权限。要申请调查令首先该证据是我国保存且人民法院具有权限调取的,或者该证据会涉及到国家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最后如果该证据是当https://www.110ask.com/answer/14764653379094711591.html
2.是否可以随意搜查,如果没有搜查令?根据国家规定但是侦查人员“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法律依据::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4683289.html
3.进行搜查时,除法律特别规定的紧急情况外,侦查人员必须向被搜查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进行搜查时,除法律特别规定的紧急情况外,侦查人员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___。A.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B.工作证C.侦查证D.搜查证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https://www.shuashuati.com/ti/b786b93480b94731921fcd98997e5c60.html?fm=bdbdsbae4b6d1ff776a6eab81045fbc88f602
4.刘广三李艳霞:美国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莱利和伍瑞案件的这一判决,确立了原则上对手机必须持证搜查的规则,是科技发展推动法律按照利益权衡原则调整限制权力运行边界的产物,但这一判决亦带来了实践中的新问题——有搜查令的手机解锁面临困境。 (一)科技发展推动法律调整限权边界 http://cacpl.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5312/cid/20.html
5.警察在对人搜身时,依据的是哪条法律法规?法律分析:按相关法律规定,警察并不是可以随便搜身的。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不能随便搜身,但是对法律规定的情形有权搜身。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2416823.html
6.公安公共法律基础知识(通用6篇)6.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规定。考点精讲二:搜查 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7buy0d4.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法律法规专业刑事辩护律师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https://lfhxs.com/content/503.html
8.2024年调查权限涵盖哪些具体内容?图片新闻法律资讯2. 第54条:在侦查活动中,如果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处进行搜查,应当持有搜查证。 3. 第67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存在非法取证行为的,可以要求侦查机关进行说明或者补充调查。 安全事故预防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法律体系中有多个层面的规定,旨在确保公共安全和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企业有责任建https://www.maxlaw.cn/n/20240403/11038107310542.shtml
9.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38]在古老的法律中,住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在习惯法中,即使是债权人也不得闯入债务人的房屋讨债,而只能守候在屋外要债。《汉漠拉比法典》第21条也有禁止他人非法闯入住宅的规定。[39]在现代社会,私人住宅不仅仅具有财产法上的属性,同时也是个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实践中曾经出现过警察进入他人房屋搜查黄碟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2/07/id/537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