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10.《名人传》罗曼罗兰
2初一必读书目
1.《红岩》罗广斌、扬益言
3.《童年》高尔基
4.《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著,范希衡译
5.《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
3初二必读书目
1.《青春之歌》杨沫
2.《骆驼祥子》老舍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4.《佛尔摩丝探案集》柯南道尔
5.《居里夫人传》埃里居里
4初三必读书目
1.《家》巴金
2.《牛虻》伏尼契
3.《高老头》巴尔扎克
4.《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5.《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5初高中必读书目
3.《三国演义》罗贯中
4.《红楼梦》
5.《唐诗三百首》
6.《宋词选》
7.《阿Q正传》鲁迅
9.《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中学生每天坚持阅读的好处
1刺激精神
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终生受益的。因为研究表明,保持精神亢奋可以减缓(甚至可能避免)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错乱。因为保持你大脑的活跃和忙碌可以防止它失去能力。就像身体的其他肌肉一样,大脑也需要通过锻炼来保持它的强壮和健康,因此那句话“不用就没用”特别适用于你的大脑。
2减轻压力
3增加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4增加知识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5让我们明白自身的不足
有句话叫:知道的越多,就会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也有句古话这样讲到:满瓶子不晃半瓶子晃。说的多半也是这个道理。真正沉下心来读书的人,永远都会觉得自己懂得很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进而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
6阅读让自己尊重他人的看法
尽管人们认为阅读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已有调查显示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不仅是创造更多的有教养的人,使人更愿意、更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还可以加强人们的移情心理,更多地尊重和包容他人的看法,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
格式要求:
形音义
2、作品的内容概要
3、佳句
(1)┉┉
点评:┉
(2)┉
4、精彩语段
1、好词(可以是成语、形容词或生字词,若无则取消该项):
2、佳句
——《书名》(作者)
3、精彩语段
注:(1)以上两种格式中“原句”和“点评”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便于区分.
(2)比较法: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让学生用心去体味语言的精妙,其中一个途径是通过比较阅读.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等等.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由学生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
(3)联想法:由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此时即可一并诉诸笔端.
(4)批判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生应该批判性的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要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5)旁征博引法:同学们尽可以将自己平时阅读所积累的美词佳句、他人的情感体验,在读书笔记中尽情挥洒.
5、写一篇“读书笔记前言”、一篇“读书笔记后语”.
6、将这些笔记整理好,有可能的话请家长成为你的读书笔记的读者,也为此说上几句,即“家长寄语”.
7、把你的“读书笔记前言”、读书笔记、“家长寄语”(可有可无)、“寒假读书笔记后语”装订成册,最后再设计个封面,这就是你的“小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