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6月10日,中国国际法学会发表《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一文。该文内容概要如下:

菲律宾于2013年1月22日单方面就中菲有关南海问题提起仲裁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不接受、不参与的严正立场,并明确指出仲裁庭对该案明显没有管辖权。

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裁决》,裁定其对菲律宾所提部分诉求拥有管辖权,并将其余诉求的管辖权问题保留至案件实体阶段一并审理。这是一项从认定事实到适用法律都充满错误的裁决。

一、仲裁庭错误认定菲律宾所提诉求构成中菲两国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仲裁庭仅对“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具有管辖权。本案中,仲裁庭要确立管辖权,必须证明中菲之间就有关仲裁事项存在争端,而且该争端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

国际实践表明,要认定争端的存在,首先必须证明提起诉讼或仲裁程序时当事方之间存在具体的分歧事项,还须证明当事方是就“同一”事项或主张存在有针对性的分歧或争点。

菲律宾第3项诉求提出,黄岩岛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第4项诉求提出,美济礁、仁爱礁和渚碧礁是低潮高地,不能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第6项诉求提出,南薰礁和西门礁(包括东门礁)是低潮高地,不能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第7项诉求提出,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礁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要认定上述诉求构成中菲之间的争端,仲裁庭必须基于事实证明,菲律宾在提起仲裁前曾向中国提出过上述主张,而中国就此表示过反对。但是仲裁庭未能做到。

事实上,中菲两国就菲律宾上述诉求根本不存在真实的“争点”。中国历来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整个中沙群岛和包括美济礁等8个岛礁在内的整个南沙群岛主张并享有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而菲律宾是就单个岛礁的地位及其海洋权利提出诉求。两国从未就菲律宾诉求所涉事项交换过意见。这些事实表明,中菲两国的主张涉及不同问题,并非针对同一事项,也不存在有针对性的反对。菲律宾有关诉求不构成中菲两国之间的争端。仲裁庭曲解中国观点,错误认定中菲两国就菲律宾有关诉求存在争端。

即使有关诉求构成争端,如果该争端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仲裁庭也无权管辖。仲裁庭在论及菲律宾第1和第2项诉求时指出,中菲之间的争端是有关《公约》框架下“历史性权利”的争端。然而,“历史性权利”在《公约》缔结前久已存在,它建立在包括习惯国际法在内的一般国际法的基础上并由其规范,与《公约》并行,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同时,仲裁庭未指出菲律宾上述诉求涉及《公约》哪些具体条款,更未论述其与具体条款之间是否存在实质联系,只是笼统地认定这些诉求属于《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这在法律上显然站不住脚。

菲律宾所提各项诉求,本质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处理这些诉求须先行确定领土主权归属,这些诉求的真实目的和实际效果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菲两国的领土主权主张产生重大影响。仲裁庭裁定菲律宾的所有诉求都不涉及主权问题,违反国际法上的“陆地统治海洋”原则,也不符合《公约》有关海洋权利的规定。

从客观联系看,判定南海部分岛礁领土主权归属是处理菲律宾所提诉求的前提,仲裁庭却错误地将二者割裂。

菲律宾第1和第2项诉求提出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利超出《公约》允许的范围。但实际上,如果不确定中国对南海岛礁的领土主权,就无法确定中国在南海享有何种海洋权利,也就无法确定中国依据《公约》在南海可以主张的海洋权利范围,更无从判断中国所主张的海洋权利是否超出《公约》规定。

从真实目的和实际效果看,菲律宾提起仲裁都是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仲裁庭却对此选择性失察。

大量证据表明,菲律宾提起仲裁案的真实目的是要否定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例如,菲律宾外交部于2013年1月22日发布仲裁程序问答文件宣称,提起仲裁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领土和海域”,强调不要“放弃我们的国家主权”。

仲裁庭也没有客观评估其处理菲律宾诉求对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中国历来对整个南沙群岛享有领土主权。南沙群岛包括众多岛礁,其中的岛、礁、滩、沙等,作为南沙群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均属于中国领土。南沙群岛作为整体,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菲律宾请求裁定南沙群岛中的美济礁、仁爱礁和渚碧礁等属于低潮高地,不应被据为领土,还请求裁定中国南沙群岛中少数单个岛礁的地位和海洋权利。仲裁庭如果认可菲律宾的诉求,就等于企图否定中国对南沙群岛作为整体享有的领土主权。

三、仲裁庭罔顾中菲之间存在海域划界的事实,曲解《公约》第298条规定,越权管辖与海域划界有关的事项

《公约》第298条所称“关于划定海洋边界的争端”包括但不限于“划定海洋边界本身的争端”。仲裁庭却将这一规定狭义地解释为“划定海洋边界本身的争端”,企图割裂岛礁地位及其海洋权利与海域划界之间的客观联系,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也有悖《公约》第298条旨在限制强制程序适用的立法原意。

仲裁庭行使管辖必须符合《公约》第281条规定的前提条件。该条规定,如争端各方已协议用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来谋求解决争端,则只有在诉诸这种方法而仍未得到解决以及争端各方间的协议并不排除任何其他程序的情形下,才适用《公约》规定的争端解决程序。

《公约》第281条仅提及“协议”一词,没有对其形式作出任何限制性规定。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有关按条约文字通常含义解释的规定,该条中的“协议”是指意思表示一致或合意,强调合意行为本身,而非体现这种合意的形式或载体。

一系列中菲双边文件和中菲均参加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确认了双方通过谈判解决有关南海争端的共识,构成《公约》第281条规定的“协议”,并排除了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

五、仲裁庭错误裁定菲律宾就所提仲裁事项的争端解决方式履行了“交换意见”的义务

仲裁庭行使管辖权必须符合《公约》第283条规定的前提条件,即当事方在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发生后,应迅速就以谈判或其他方式解决争端一事交换意见。

本案中,仲裁庭混淆中菲交换意见的事项,将两国围绕南海岛礁领土主权问题进行的磋商和往来照会,作为两国就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进行交换意见的证据。仲裁庭颠倒事实,将所谓“争端”产生前的事实作为该“争端”交换意见的证据。仲裁庭刻意降低履行交换意见义务的标准,使得《公约》第283条的规定形同虚设。

六、仲裁庭有违客观公正,背离了《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目的和宗旨,损害了《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仲裁庭竭力扩权、滥权,开启恶劣先例,可能引发有关海洋争端的“滥诉潮”,不仅损害中国的重大合法权益,而且损害所有缔约国依照《公约》和平解决争端的重大利益,特别是各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还将危害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危害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争端解决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和平解决争端。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善意、全面、完整地解释和适用《公约》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依法审慎查明事实和认定证据。本案仲裁庭却未尽上述职责,越权管辖,致使中菲之间有关南海问题的矛盾不仅没有化解,反而更加突出;南海局势不是趋向缓和,而是更加紧张。这些做法与《公约》和平解决争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仲裁庭对菲律宾所提诉求确立管辖权是完全错误的。仲裁庭所作管辖权裁决完全是一项政治性裁决。已有不少中国和外国国际法学者对仲裁庭越权管辖提出质疑。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无论仲裁庭最终就案件实体问题作出何种裁决,当然也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THE END
1.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网上诉服 网上阅卷 网上信访 投诉 帮助 信息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叉执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确定强制拆除行政诉讼案件被告及起诉期限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 https://www.bjcourt.gov.cn/
2.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index.shtml
3.openlaw裁判文书网账号密码 记住我 忘记密码 登录中国律师身份核验登录 看不清?刷新试试 获取手机验证码 注册 关于OpenLaw OpenLaw 开放法律联盟,2014年成立于上海。 是一个面向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教师、学者、学生以及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开放型组织,OpenLaw 的用户被视为法律技术和知识的源泉,共同分享法律专业知识以及智慧和https://openlaw.cn/
4.中国裁判文书网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依据该办法,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般均应在互联网公布。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明确,最高法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https://lib.cpu.edu.cn/8e/e7/c1154a102119/page.htm
5.中国审判2024-08-20“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4-08-1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2024-08-1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十周年成果 2024-08-14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滥伐林木典型案例 2024-08-05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聘用制http://www.chinatrial.net.cn/category/8-2.html
6.司法公正人民法律维权网,人民法律维权网系维护公民及企业合法权益且报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绿色环保、质量监督、土地税务方面新闻的综合性公益网站。http://rmwqw.cn/gzsp/
7.中国法学网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13 2024-11 香港廉政公署丘树春副专员一行来访法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求是网 人民网 光明网 民主理论研究国际网络 法治网 中国法学会 中国法学创新网 中国普法网 http://www.iolaw.org.cn/
8.巴黎法院对“雅虎案”裁定的法律思考但在技术上,法院决定等待由法庭指定的三名计算机专家为法庭提供法律裁决可行性的证词。最近由三名计算机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提供了有利于法院裁定的证词。根据特别研发的“过滤”技术,有一种可以查明用户国籍的系统,加上使用口令,可以阻挡90%试图进入纳粹纪念品网站的来自法国的互联网用户。这一证词在技术上支持了法庭裁定https://www.tangwai.com/sitehtml/news/gj/2000/5079.htm
9.裁判判决文书app电脑版下载2024裁判判决文书appPC端最新版裁判判决文书app,一般又称裁判文书app,中国裁决文书网app。收录了海量文书网判决文书,包含90000多条推荐案例、裁判、判决、庭审、案例公开,判决书,文书网司法案例。 包含17000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2000多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6000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全部中国法院网裁判文书网。 https://www.liqucn.com/pc/173791.shtml
10.网贷法院实行裁定书,网贷纠纷落幕:法院实行裁定书公布,案件得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平台也逐渐成为人们借贷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是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风控不完善等疑问,网贷逾期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法院可以依法发布网贷逾期财产保全裁定书。 二、保全裁定书的法律依据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225450.html
11.第2页德国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法律法规第21条适用法律 1.仲裁庭应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法律规定裁决。当事人对某个国家国内法的提及而无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被理解为对该国实体法的直接提及而不是其冲突法规则。 2.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所适用的法律,仲裁庭应按照它认为适用的冲突法规则的法律规定来决定。 https://code.fabao365.com/law_30082_2.html
12.“恶意诉讼”侵权行为之规制110网律师据此,笔者针对法律和司法者的疏漏,借鉴一些国外立法和学者有益观点,结合审判实践作如下修缮建议:1、允许就恶意诉讼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诉讼。2、赋予案外人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与正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事后申请撤销生效裁决的程序权。3、鉴于存在当事人串通调解损害案外人权益的事实,应将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全面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