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科全书,不管看没看过、看没看全,都肯定听说过。
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全球风靡英国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当时的中国,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
于是,1978年由国务院牵头,专门成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耗时15年,先后组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
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上市,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斩获多项重磅大奖:
☉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2006年被列入“国家重大出版工程”
☉2022年入选“中国出版好书”年度榜单
编纂作者阵容,也相当强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贝时璋;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严济慈;
中国法学家、新闻学家,张友渔;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
上千位院士、专家、学者,耗尽毕生所学,方成此书。这套书,还被当做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土库曼斯坦国家图书馆等等。
有读者留言,1993年出版的第一版,至今还完整保留在书柜。
截止至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几乎家喻户晓。光在豆瓣上,每一个版本的评分都高达9.8!
但30多年前的第一版,7.8万个条目,1.26亿字。太过卷轶浩繁、内容艰深了。经过多方努力,青少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再次上市了:
《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全新青少年版
10万+知识点,拓展孩子眼界和格局
上千名院士参与编撰,确保准确权威
全套礼盒装20册书,虽然叫《中国大百科全书》校园版,但内容涵盖了世界的方方面面:文学、历史、艺术、诗词、哲学、战争、自然科学、太空宇宙、神话传说等。
课本上有的:数理化,生物,中国通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本上没有的人文常识、自然科普等知识也能学到,比如:
虽然是严谨、专业的科普书,但内容编排也超级有趣、好读。比如《名将大观》《世遗明珠》《多彩中国》:可以带孩子“穿越古代”,了解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和生活美学。
《格物简史》,用简明的方式,给孩子讲了一遍中国5000年文明史、天文学史、物理化生史......
从1993年出版以来,读者评价也都是满满感动:
相比原版,这套2024年版本,内容迭代最新,全彩内页,品质、性价比都超高:专门为青少年设计,内容跟课本强关联。
整套书每一字句、数据、图片都可考。内容权威和专业度,妥妥放心。
△光审核,这套书出版社就出动了百余名专家团队审校
内容涵盖历史人文、地理、艺术、文学、自然、社会科学......小学到高中13个学科,共6万+个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
从人类起源、中华5000年历史,到世界大战、《巴黎合约》、苏联解体......
孩子在这套书里,一览世界演变。
《名将大观》,细数从春秋到明清,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50人。
《照亮文明的火光》,世界天文学史、医学史、生物学史.......全部覆盖。
地理。
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埃及金字塔,到故宫、黄河、南非草原迁徙、南北极冰川河流.....
认识全球7大洲,148个国家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地理地貌、人文风貌、科考成果......
数理化。
光是怎么来的?牛顿运动定律,冰箱、照相机的形成原理......
——读懂了基础的常识,才会对枯燥的物理、化学、数学产生兴趣。
同时也拓展艺术、生物、书法、音乐、天文、人物小传等等知识点。
从黑洞、八大行星,探索宇宙的奥秘;鲁班、蔡伦、祖冲之、伽利略、牛顿、爱迪生等人物小传;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习性;气象学中的温室效应是什么......
每一章的内容都经过精挑细选,科学编排,能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体系。
这套青校园版,也很好地继承了前两版的精华所在:从每册书的目录就能看出来,简明易懂,可以像查字典一样阅读。
20本书,400+个主题,涵盖数理化、语文、历史、地理、生物、艺术等13门学科,与课本衔接的同时,帮助孩子梳理庞杂的知识脉络。
天文学。
不仅有哥白尼、哈勃,也有中国的张衡: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1955年,中国特别发行了纪念邮票,并题词“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雨水从哪来儿来?荒漠是怎么形成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孩子读懂了基础的常识,真正了解脚下所属的每一寸土地、曾经发生了怎样精彩的故事、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才会对知识产生兴趣,建立起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
全书收录3000+古今中外插图、名画、实拍图,
翻开《文明遗迹》,凯旋门、圣保罗教堂、文艺复兴壁画......一览无遗。
还能读到西方艺术家达·芬奇、毕加索、莫奈等人的人物小传、生平故事。
在孩子身心和智能发展的黄金期,一套通俗易懂的百科全书,足以改变他的一生,以图说知识的方式,一扫百科知识的枯燥感,让孩子沉浸当中,爱不释手。
20本分册,孩子随时捧读无压力
内容还紧贴课本,清华、北大附中的很多老师,都拿它当教材。